|共28篇|

碳排放上升,魚更難適應環境?

通過嗅覺,我們可以聞到食物新鮮或腐壞,乃至他人的費洛蒙,找到人生伴侶。嗅覺更是部分物種賴以存活的重要感官。不過其中,魚類的嗅覺功能正受威脅,甚至可能消失。英國科學家近日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警告假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魚類將在本世紀末,開始失去辨別氣味的能力。

為何龍魚整容會成為時尚?

凸顯個人身家地位的方式有很多種,養貴價龍魚(香港又稱龍吐珠)是其中一種。深受權貴歡迎的亞洲龍魚,身價尊貴,人稱觀賞魚中的王族。若問身價為何,價碼大概可分兩種:買一條龍魚,可能花你幾千到百萬港元,另外「維修保養」每次又需要 500 至 700 港元不等 —— 說的是牠們的整容花費。是的,龍魚整容有價有市,應運而生的還有一眾龍魚界整容名醫。

魚說 —— 沒有愁眉,但我會憂鬱

半個世紀前已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證實魚是有記憶力的,並且可以長達 3 個月。那麼,魚會記得痛楚,亦會記得不開心的往事,魚會不會感到憂鬱?或者魚類跟人類一樣,都會有情緒問題。這聯想並非無的放矢,一半詩意,另一半是有科學根據。魚和憂鬱,或許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繫。而人類其實是察覺到的,當一個人憂鬱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另一個人、另一種生物的憂鬱。

青口——最健康、最環保的海鮮

吃牛不環保,因為養牛碳排放量堪比汽車。環保人士會說吃魚比禽畜環保,至少牠們不會排放如此大量溫室氣體,然而我們日益倚重養漁業也使它開始顯露其環境可持續性問題,而且人工養魚也引伸出魚糧供應問題。那麼吃甚麼魚才夠環保?美國最近一條記錄片給出了一個意外的答案: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