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同地方解封,全球各地旅遊業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數碼遊牧民族」這個概念亦必然會乘勢再起。
印尼
|共70篇|
印尼通脹指標:營多麵
氣候變化加上戰爭及疫情令全球糧食成本上升。像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自 1979 年面世以來,售價一直維持不變,終在今年由 10 日元加價至 12 日元。便宜美味的食品加價,切實地反映出當地通脹問題,在印尼亦有類似的物價指標 ——「營多麵」(Indomie),面對小麥供應中斷,原本物美價廉的即食麵未來或不再是「省錢之選」。
糧食民族主義:禁止作物出口,反而害人害己?
烏克蘭戰爭持續,通脹飆升及貨物短缺成為常態,部分食物出口大國相繼「落閘」。先是印尼停止輸出棕櫚油三週,接著印度及馬來西亞分別禁止出口小麥及活雞。有農業專家憂慮,「糧食民族主義」(food nationalism)或從此興起。「經濟學人」分析更指,這類政策推高了全球食品價格,卻可能無助於穩定本地市場。
印尼新首都:為何未搬遷已「失敗」?
世人熟悉的印尼首都雅加達,人口超過 1,000 萬,是東南亞其中一個規模最龐大的城市。惟現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任內一直致力推動遷都大計,打算在東加里曼丹島興建全新城市「努山塔拉」(Nusantara),並以此為新首都。努山塔拉原訂在 2024 年落成,但計劃一直不得民心,抗議聲音不斷,學術平台「東亞論壇」的評論就形容,或許新首都未落成,就注定失敗。
【俄烏離婚論】印尼網民為何撐普京?
有香港資深傳媒人月前以離婚夫婦比喻俄烏關係,指控烏克蘭「勾搭」歐美,以此欺負「前夫」俄羅斯。這些源自微博的荒唐比喻,輾轉也流傳到印尼,意外引起大批印尼網民共鳴。有專家分析,背後與印尼保守派反美傾向,以及俄羅斯長期在印尼宣傳滲透有關。
東南亞的家天下現象
談及政治上的家族世襲繼承,不免令人聯想君主專制國家,但其實共和或君主立憲制國家亦能找到家族「王朝」的例子。在菲律賓,兩大政治家族後人 —— 獨裁者前總統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之子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總統杜特爾特之女薩拉(Sara Duterte-Carpio)就聯手競逐來屆正副總統。「華爾街日報」報道形容,目前東南亞國家的家族政治趨勢,不止於菲律賓,印尼、柬埔寨亦如是。
拯救發出惡臭的屍花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嘗試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以外種植又名「屍花」的大花草屬(Rafflesia)植物,但因其生長模式極為獨特,人工養殖一直未能成功。近十年,一位印尼植物學家經反復鑽研,終在植物園的花圃培植出這種會發出惡臭的大花,但長遠來說,臭花要存續仍然困難重重。
飽歷獨裁酷劫:印尼「小香港」山口洋
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最大族群是爪哇人。華人只佔人口 1.2%,但在某些印尼地區,華人卻佔大多數,山口洋(Singkawang)就常被稱為「婆羅洲的香港」。當地沒有像香港般繁華的城市面貌,卻在飽歷獨裁酷劫、排華浪潮之後,仍然屹立不倒,保留了獨特的身份認同。
7 年過去,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執政成績如何?
印尼人口達 2.7 億,且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要治理如此複雜和多元的背景並不容易。許多人仍認為印尼是落後和混亂的發展中國家,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Kishore Mahbubani 日前就在國際媒體 Project Syndicate 撰文,力陳印尼近年在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7 年執政下,推行多項法例改革及經濟措施,印尼的經濟和營商環境已耳目一新。
選擇做中國人,最後卻落難香港的印尼華人
最近很多人選擇做中國人,但正如網民所言,中國可不是你想來就來的收容所。上世紀,數十萬華人為逃離印尼排華浪潮,投入新中國建設,但無論如何貢獻都被視作「歸僑」,未完全被接納為中國人,「不純正」的出身更是文革批鬥的把柄,推使他們逃難香港。Born in Beijing 的黎明,父親便是 50 年代就讀北京大學的印尼華人之一。現任英國西敏寺大學教授王蒼柏,曾經在著作「活在別處:香港印尼華人口述歷史」整理他們的經歷。
與奧運抗衡:冷戰時期的新興力量運動會
1964 年的東京奧運,象徵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對日本而言,至今仍別具意義。可是,該屆東奧舉行的前一年,其實曾經發生一段小插曲:印尼和共產中國合力牽頭,舉行「新興力量運動會」(GANEFO),希望與國際奧委會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分庭抗禮,印尼學者 Retno Mustikawati 就稱之為「左翼奧林匹克」。
不論宗教 —— 印尼校園強迫女學生戴頭巾
印尼的國家格言「異中求同」(Bhinneka Tunggal Ika),反映了她多元的一面 —— 號稱「千島之國」的印尼,以爪哇人、伊斯蘭教為主要人口及宗教,另外還有數百個種族與宗教團體。不過近年有報告指,印尼的宗教少數群體正面臨歧視。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指,當地有女學生在校受壓,被迫穿上伊斯蘭教服飾。
【中國製造】印尼能否搶先得到疫苗?
印尼現為東南亞第二大疫國,超過 24 萬人確診感染,直到 8 月底,單日確診個案仍每週創新高。當局還預期,疫症將令貧窮人口再增 490 萬。因此上至政府下至人民,均強烈擁護疫苗的可行性,甚至主動參與臨床試驗。但這正好提供一個機會,展望如此巨大的期望,如何加速全球武肺疫苗接種,以及其潛在陷阱。
全球排華浪潮:印尼篇
武漢肺炎加劇世界各地的排華浪潮,包括南非、贊比亞等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印尼是「21 世紀海上絲路」的重要一站,中印兩地人民往來頻繁,但在現代史裡,當地同時是排華問題最嚴重的國家,而這股仇華情緒亦有復燃的跡象。
醫療軍事化:是鎮壓還是抗疫?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各國均採取非常手段以控制疫情。即使民主國家如英國,都動用大量警察來實行封城令;在一些專制國家如菲律賓,軍隊和警察權力就更大,抗疫手段來得更強硬暴力,甚至乘機打壓異見者。在印尼,很多學者就以「軍事化」來形容印尼強硬的抗疫手段,並擔憂疫情後當地的政治發展。
旅客不來了,峇里島怎麼辦?
武漢肺炎令全球旅遊業停擺,以此作為最大產業的地區要怎麼辦?據「紐約時報」報道,在印尼峇里島的度假勝地,許多工人被迫停工,他們選擇回到故里,以傳統漁業及農業維生。
【玩火行為】印尼仍開放野生動物市場
近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的研究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能感染蝙蝠及人類的腸道細胞,認為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但印尼托莫洪的肉販仍於野生動物市場上聚集,為當地人提供野生蝙蝠、老鼠、蛇及蜥蜴,情況猶如引火自焚。
約會有罪:不見即婚興起
印尼的新刑法修正草案本應於去年通過,條例當中一項為禁止婚前性行為,最終卻因爭議太大而延後表決。但即使沒有明確法律禁止,印尼卻興起類似盲婚啞嫁的風潮,婚前不曾親身接觸,就決定廝守終生。
武漢肺炎,滋長東南亞反中情緒
武漢肺炎疫情未受控,部分與中國聯繫緊密的東南亞國家先後封關,但仍未能平息公眾的恐慌,疫情成了民間對中國積怨的大爆發。菲律賓人眼見大批口罩送予中國抗疫,卻無分發予國民,令總統杜特爾特長年的親中政策惹來反彈;印尼網絡謠言四起,盛傳「小米手機能散播新冠病毒」,抵制中國貨和針對華人的流言此起彼落,其擴散速度似乎遠比病毒來得更快更廣。
印尼女性鞭刑執行者
印尼亞齊省,因過去獲中央特別授權行使伊斯蘭教法,一直以來都是這個世俗主義國家中特別的存在。伊斯蘭教法規管包括諸如賭博、通姦、飲酒、同性戀及婚前性行為等教義所不容許的「道德」罪行。而在亞齊省,這些罪行最常見的懲罰便是公開鞭打。儘管不少人士呼籲結束鞭刑,但省當局拒絕之餘,更鑑於女性犯罪者人數增加,加招女性處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