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矢志要發展成綠色金融中心,喜歡把綠色債券的發行量和集資額當成績效指標(KPI),但在過去好一段時間,坊間對這款投資產品的興趣不算太高,主要當然是收益率及不上傳統債券,投資者不願意收取更低回報,大規模付上「綠色溢價」(Greenium),但隨著全球綠色溢價也在收窄,到底這是否替香港政府解決問題?
KPI
|共3篇|
綠色和平:百日 KPI 不能缺少的棕地政策
特首李家超剛上任,他會如何處理房屋問題這個「燙手山芋」,坊間已有不少討論。他在 4 月公佈政綱時,已提出設立「百日 KPI(關鍵績效指標)」,即上任 100 日內,為各範疇的政策制訂目標;乃至近日他接受訪問時,稱有決心處理棕地發展,並計劃由司長級領導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共同研究棕地如何達至短期效益,盡快釋放土地價值。
蘇二:林鄭半遮臉 有淚無謀
如習近平感嘆,今天官場充斥著高位低能的人才,沒有成就的人不可能是真天才。要知道在網絡透明,網絡敲打的年代,在高位工作的人,比 90% 的人更加努力是從政者最低基本功,用會計的語言——累積經年的「付出」,沒多太大的「可回收」應計價值。在民情洶湧的新常態,長期的政策要用「逐日盯市」的角度和方法和市民推銷交流凝聚共識,而不是發瘋式派錢買短期成效 KPI。林鄭過去在政府的崗位、掌管的部門,所交的成績,正是「梁狼」口中「前朝政府」的遺留問題,她又有甚麼值得驕傲自滿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