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角色不討好的地方,總是那麼似曾相識,是自己不想承認的某些寫照。
人生
|共39篇|
紅眼:「JOJO 的奇妙冒險.飆馬野郎」—— 喬尼的失敗人生成長之旅
要數「JOJO 的奇妙冒險」問世以來最被 Underrated 的一部作品,沒有之一,必然是第 7 代「飆馬野郎(Steel Ball Run)」。
鄭立:幸福人 —— 人類的幸福就是建立在摧毀別人的夢想上
「幸福人」的遊戲玩法有點像「大富翁」,就是在桌上擲骰,然後走格子發生事件。不過大富翁是邪惡的遊戲,目標是玩到其他人破產;而幸福人則相反,它是個善良的遊戲,目標不是毀滅他人,而是完成自己。
需求層次理論騙了你:人生不是一座金字塔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時下管理學及通識課程相當普及,以金字塔比喻人生不同層次的追求。有最新研究卻指出,這套理論不但過時落伍,廣泛流傳的金字塔圖表,更扭曲為企業管理所用。
鄭立:生命之旅 —— 人生的意義就是賺錢,沒有其他
一切都是為了賺錢,錢錢錢錢錢。在這遊戲裡,你的人生意義就只有錢,這遊戲唯一有意義的行為,只是賺錢,而這遊戲最後誰勝誰負,是看你退休時擁有多少錢來決定的。你退休時擁有的銀碼,就是你條命的價值,最多錢的人就是人生勝利組。
又到萬聖節:與其扮鬼,不如談死
你知道今天是萬聖節,但恐怕你不知道它的起源,也對此毫不在乎,反正如今就只是個「小孩討糖吃、成人鬧著玩」的狂歡日子。甚麼鬼怪幽靈,純粹噱頭而已。一批遠在紐約的義工卻不這樣想,他們在這星期舉行名為「反思生命盡頭(Reimagine End of Life)」的活動,為參加者提供一個機會,探索生與死這個大問題。
6 項人生最大憾事
英國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 Emma Freud 日前在 Twitter 發問,請各方網友說出各人最大憾事。她本以為所謂遺憾不外乎「太專注工作,沒有好好陪過家人」之類,結果收到超過 300 個回覆,無一談及這些。經過整理,她發現所謂人生憾事,來去大多不出以下 6 類。
沒有工作的世界,人生還有甚麼意義?
科技進步,機械人及人工智能最終將取代人類大量工作,很多人失業。有人失業,政府應該人人派錢度日,但全民基本收入不是輕易能爭取得到。而失業除了沒有收入,還需考慮一件事,這班無工做的人,將來如何度日?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講師 Yuval Noah Harari,同時為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and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作者,日前在衛報撰文,探討沒有工作的世界,人生該有甚麼意義。
9 個人生巔峰時刻
人生總有各種巔峰時刻,往往過後回顧才會察覺,無奈經已不復當年,追悔莫及。歷來有不少研究試圖找出各種身心表現的頂峰年齡,固然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但自然科學及統計學仍可提供一個參考:
掌握自己人生
“You take your life in your own hands, and what happens? A terrible thing: no one to blame.”
– Erica Jong, American author
你有嗎?10 個「青年危機」徵兆
「危機」這回事,從不限於中年。西方學者提出「quarter-life crisis」的概念,意指一些二三十歲的青年,人生不過走了四分一,但踏入社會幾年後,就已經心生困頓,迷茫徬徨,如同永在青春期。近年,失業、病痛、恐襲、婚姻、不育等問題,困擾全球新人類。「青年危機」一詞,由無病呻吟變成切膚之痛。想知道自己是否其中一員?英國「獨立報」列出 10 種「青年危機」的徵兆,讓你驗證自己是否屬於這個困惑世代。
日薪 50 円的東大處男,你有興趣租用嗎?
你覺得自己值多少錢?日本一位無病無痛、學歷甚高的廿歲男生,自認每日僅值 3.3 港元。就讀東京大學的高野 Ryosuke 留級一年內,開始一個另類實驗計劃,名為「你會用 50 日元來買東大生的一天嗎?」 他仿照「出租大叔」和「出租女友」的形式,以 50 日元(約 3.3 港元)的超低廉價格,把自己的 24 小時公開出租,看看甚麼人會對此感興趣,又會想租用他來幹甚麼。
救世軍:不可就是不可,沒有或者
聖誕佳節開派對,固然令人興奮,但亦要當心不法份子趁機引誘年輕人接觸毒品。過來人阿城受毒品困擾多年,還差點賠上性命,幾經艱辛才重獲自由。他告誡其他年輕人:「要戰勝心魔,不要想著試一次。『不可』就是不可,沒有『或者』,要有底線!」
江皓昕:A Man Called Ove——選擇死亡,還是努力繼續活著?
改編自瑞典作家 Fredrik Backman 的 2013 年暢銷小說的同名電影 A Man Called Ove,故事講述這樣一個老頭,在他追不上世界的節奏,準備了結自己生命去見亡妻的時候,社區裡總有一些人事,在電光火石間出現,在屋外「扣扣」敲門,一而再地把老人的死期推遲,卻無論如何,敲門的總不是死神。
七項習慣,使你更快樂
根據聯合國報告,香港的快樂指數持續下降,處於全球的中游位置,不上不下。一個人是否快樂,取決於城市環境、生活質素各方面,很多時不由自主,但縱使諸多不快,個人還是要盡量維持正面的人生觀,因為這會令你延年益壽、身體健康。如何常抱樂觀心態?從平日正能量的朋友身上,可學到七項令自己心境開朗習慣。
尼爾:然後,或許就可以
你是否信任你此刻的生活?想像生活如同一場旅程:從哪裡出發?正朝著甚麼目的地前進?頗停下來,環顧四周,你已經有答案了?或是很多事情都是模糊不確定的?
葉朗程:選擇白手興家的富 X+1 代
白手興家的英雄,當然應該受萬人敬仰。累積財富,最難不是由一百萬變一億,最難是由零變一百萬。赤手空拳打出一個天下來,這些人實實在在地做了一件能人所不能的事。
尼爾:現在,換你來選擇了
Hero 一字,追溯至古希臘,含有 demi-god,即半神之意。我們可能以為,英雄必然是身懷絕技、能力非凡,打不死的嗎?會否純粹由於,我們看了太多的超能力英雄漫畫電影?
人生八大苦:帶病返工最慘
即使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擁有智能電話與互聯網,得現代科技文明之助,也不見得能消除人生的痛苦。由 George MacKerron 博士帶領,抽樣調查訪問 10,000 人的研究所得,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