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今天的中國富二代留學生,Crazy Rich Asians 有一套「標準配備」:Off-white 的鞋,Gucci 的 T 恤,還有 Supreme 的聯乘商品。一式一樣的衣著穿搭,照片鋪滿整個社交網絡。當品味的彰顯已被遺忘,今日興盛的正是一種跟訂造校服差不多,按著「標準配備」而花錢的達標式消費。朝著標配圓滿自身,有沒有品味我不知道,畢竟在今日,追得上潮流,一直更新那張標配清單,可能已是種品味。但某程度上,達標式消費比起上一代的炫耀式消費卑微和軟弱得多,買個奢侈品都無法讓你離地三尺,但需要繼續收集下去,因為標配清單上還有很多空格未打剔。買得不夠興奮,不夠多,甚至不夠錢,要挺而走險將視線由官網移到淘寶網,品味以外,他們還有著上流階層的犯賤味。
時尚
|共54篇|
與其買衫,不如租衫?
人靠衣裝,不過人人都買衫,產生的浪費驚人。即使回收、轉售,仍不能完全避免銷毀、丟棄的情況。假如在共享熱潮下,人們能否共享衣服?這個想法先在歐美萌芽及實現,近年中國亦有人認為時尚也可租賃,推出共享時裝平台。
唐明:傲慢令人懶惰 —— 6,500 美元的鞋帶
惡搞圖最成功的諷刺,不是瘋狂的定價,而是這款腰帶的所謂「設計」:並無任何從鞋帶加工變身的手藝,無非是加長加粗,再印上品牌標誌,由於這種「國王新衣」的招數屢見不鮮,果然一下子引起大家共鳴,即使明知是惡搞,其實弦外之音很明顯:(他們)還有甚麼做不出來?
紅眼:如果花樣年華只是一張貼紙
年華不美,花樣則一直記住心中。成長的轉捩點,反叛期的開端,都源於朋輩在路上的無心嘲諷。兜了一個大圈,你才發現大家都沒有很時尚,母親沒有,同學沒有,我更加沒有。有的只是年輕時不知天高地厚,牙癢癢的恨。
時裝也要心理學家?
有人穿時裝是災難,有人穿時裝卻是時尚,除了是個人品味問題,與心態不無關係。近年就出現時裝心理學家一職,結合時裝設計及心理學,了解穿衣者背後想法,以及所牽涉的倫理道德問題。
劇毒、殘忍、趣怪的古代煉色術
在現代的印刷技術下,只需要一個顏色編號,都能夠以電腦程式進行計算和生產打印。但在過去的日子,煉製顏料殊不容易,尤其罕見而鮮艷的顏色,其來歷都大有學問,並且一直與諸多傳說和駭人奇事扯上關係。稀有而鮮艷的顏料,不但價格昂貴以及有著來歷不明的身世,其神秘色彩背後,往往也是附帶劇毒的。而人類一直無法抗拒鮮艷獨特的顏色,儘管在今日看來,所有顏色都可以化約成一組編碼,但不同顏色背後曾對人類造成的誘惑和傷害,最終還是會成為印在歷史文獻上的一頁。
唐明:穿衣這件事最好不要民主
因為許多人本身就長得不太體面,上了點年紀更是獐頭鼠目的底細暴露無遺,穿得美一點,不但是給他們自己幫個忙,也是給其他看客做個好心 —— 各位大哥大姐,人民投票給你是聽你發言,據理力爭,不是看你每天個人時裝秀。
保命也要靚 —— 一戰時的睡衣小革命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的結局是為了成全白流蘇及范柳原二人的開花結果,所以二戰時香港淪陷了,流蘇也顧不得戰亂,只慶幸戰亂造就了自己的戀情。但別說這是虛構故事,戰亂確能令女性有奇特想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逃難成了女士們睡前所穿戴衣飾的展台,德軍對英國平民空襲,有人卻希望恐慌可令自己展示一身瑰麗衣著。
安室要引退,她掀起的長靴熱潮也退了
說到 90 年代的日本,就是安室奈美惠的歌舞,以及她引領的時裝熱潮 —— 穿條迷你裙或短褲,再配搭及膝長靴。從此以後,長靴成為日本女性的冬裝必備配置。到了 2010 年,再由 UGG 等品牌帶起羊皮靴熱賣。可惜年月過去,不只安室要引退了,就連靴子熱潮也要退了。有鞋店高層承認:「潮流減退,靴的銷量持續下降。」以往長靴佔據舖面一半, 如今卻只剩店內一角。那麼現在短裙之下,東瀛女子又是穿甚麼?
馬甲、長裙、寬肩……女性衣服的演變
甚麼是理想的女性身型?纖瘦、肉感、肌肉…… 一百個人可能會給出一百個答案。在沒有統一審美準則的現代,每人都可自由追求,自己認為的「美」。但對 18 世紀的女性來說,則不那麼幸運。時人對理想女性身型的審視,沒有百花齊放的尺度,只有一件窄小的束腰馬甲 —— 綁緊纖腰成為主流、時尚。往後年代,衣服樣式的變化,亦代表當下的理想女性形象。紐約時裝學院舉辦的新展覽,展示自 18 世紀以來,服裝如何展示和塑造不同時期女性的身型。
唐明:人醜衣服更醜
因為羽絨服平白造成了個人空間的突然膨脹,穿羽絨的人有沒有想過擠地鐵、搭電梯的問題?就是因為自私的你們穿了羽絨服,本來可以站 15 個人的空間,現在只能打個七折?如果冬天的時候經常造成地鐵慢駛,路面擠塞,上班遲到等經濟效益損失,別忘了,羽絨服其實難逃干係。
英女皇穿搭搶眼的道理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晚年得道,衣著品味漸趨花俏奪目。盛祝 90 大壽之時,便曾公開穿上一襲螢光綠色套裝,撼動了全英國。其實英女王用心良苦,穿得如此搶眼奪目,是為了讓民眾在人頭湧湧之中更易看到自己,能夠歡呼「我見到英女王了!」從童年一直優雅到老去,儘管衣著出眾,但做人從不失禮。一個人能高調而不惹憎厭,只因背後藏著不動聲色的體貼,搶眼得來還是有點道理。
紅眼:三十年後的「跳舞街」
如果以 YouTube 點擊率計算,登美丘高中應該是 2017 年最受歡迎的日本高中。在今年暑假舉行的日本高中舞蹈錦標賽中,來自大阪的登美丘高中雖然只是奪得亞軍,但比賽片段不斷在 YouTube 和社交網站瘋傳,較冠軍得主同志社香里高中更為矚目。學界級別,國際賽規格,不但跳得投入忘我,連梳化服都似模似樣,一絲不苟。孔雀綠眼影,濃妝豔抹,窄身裙配一件大墊肩閃閃發亮的外套,還有一個雞乸竇爆炸頭(台灣叫半屏山頭 ),標準 Disco 風,向 80 年代致敬,簡直是我阿媽「做女去威嗰陣」的打扮。
紅眼:無知與裝逼的大中華中產
就在潮童們有錢都未必買到一雙 Yeezy Boost 之際,全球第一間 Yeezy 專門店在中國浙江省溫州市開幕了。所有一鞋難覓的限量版,在裝潢佈置潮味十足的專門店裡都全部齊全,而且價格頗為實惠,比 adidas 官方定價要便宜一半。據聞專門店吸引到不少潮童搶購,甚至供不應求,令部份鞋款賣到斷碼。當然,溫州 Yeezy 專門店只是新興案例,在中國內地最為源遠流長的經典爭議,莫過於 Nike 旗下 Jordan Brand
與「喬丹體育」的侵權角力。如今「喬丹體育」甚至是內地近日開幕的第 13 屆全運會官方合作夥伴,更反饋提告,要求 Michael Jordan 及其中國代表律師停止誹謗和惡意中傷。
黑 —— 美麗與恐懼
「黑」從來都具有爭議性,也具有不同的含意。英文 Black 一詞可解作黑色,亦帶有沒希望、邪惡等意思, Dark 則除了解作昏暗及黑暗,亦有陰險、具威脅、傷心絕望、哀愁、秘密、隱秘之義。許多文化都認為黑色象徵厄運,代表不孕、憎恨,還有死亡。
160 歲 Burberry,靠開放創新,席捲網絡新世代
Burberry 的數碼化起步相當早,在高消費產業對網絡都還嗤之以鼻的 2006 年,前任行政總裁 Angela Ahrendts 就計劃成為「第一個完全數碼化的精品公司」。Burberry 的創舉,對精品業而言是一個賭注。
「爛牛」爛在骨子裡
今天的爛牛和過去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製造手法。今天使用的布料比過去強韌得多,80 年代的牛仔褲可以自然磨損穿洞,但是今天若想要同樣自然磨損的效果,只能通過刻意加工,消費者沒可能穿爛一條牛仔褲,必須特地購買經過加工的「爛牛」—— 聽來是不是很諷刺?
都是維多利亞時代之過?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熱愛攝影,也跟今天一樣喜歡弄虛作假,甚麼無頭人、仙女、鬼魂之類的照片,都是 P 圖的產物。最出名的譬如 Cottingley 小仙女照片,其實是兩個小女孩將故事書的插圖和花園的照片混合製成,居然騙過了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
古代奇稅:鬍鬚、窗戶、尿
身處古代歐洲,蓄鬍要交稅,戴假髮要納稅,裝個窗戶亦會墮入稅網,甚至連尿液也要上繳政府。天下奇稅何其多,問你避得幾多個?
紳士風在伊拉克:危難時也要儀容端莊
我們說人靠衣裝,經常有點不以為然的意思,但衣裝的力量,不只是讓你變得突然體面尊貴,人見人愛,有時還有帶人拋開眼前煩憂,將你帶往另一個時空的作用,對於那些正身陷苦難的人,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