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

|共30篇|

每天一點,正確發放負能量方法

常將「Don’t worry,be happy」這類說話掛在嘴邊,強打精神硬要將負面情緒化為正面,有沒有想過其實發愁有益,而且非常重要?加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Kate Sweeny 指:「事事擔心的人對於壞消息的承受能力更高,而且遇到好事時更開心。」所以說,強求凡事樂觀來維持心理健康實在捉錯用神,憂愁擔心無害,你需要的只是正確的發愁方法。

少年焦慮:被低估的情緒災難

少年年輕,本應不識愁滋味,但香港近兩年卻發生 74 宗學生自殺個案,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堪憂,而當中最令人渾然不覺的就是焦慮,總以為青少年那種無以名狀的擔心是「想多了」。但過去 10 年來,美國焦慮症患者已經超過了抑鬱症人數,也是大學生尋求輔導服務的最常見原因,「紐約時報雜誌」最近就此作出了深度調查,探討青少年焦慮問題急增的原因。正確做法是要保護他們,或是推動他們面對自己的恐懼?

魚說 —— 沒有愁眉,但我會憂鬱

半個世紀前已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證實魚是有記憶力的,並且可以長達 3 個月。那麼,魚會記得痛楚,亦會記得不開心的往事,魚會不會感到憂鬱?或者魚類跟人類一樣,都會有情緒問題。這聯想並非無的放矢,一半詩意,另一半是有科學根據。魚和憂鬱,或許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繫。而人類其實是察覺到的,當一個人憂鬱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另一個人、另一種生物的憂鬱。

心情差的好處

現在我們身處的社會總是強調「正向」、「正面」又或「正能量」,好像負面情感都是「不必要」的。然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心理學教授 Joseph Paul Forgas 撰文表示,負面情感亦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負面情感絕非一無事處,其實如傷感、憤怒、羞恥等情感,只要不要過分沉溺,實對心理有益。

哭吧不是罪,還有益身心

人見世間慘劇,面對悲歡離合,又或看看煽情感傷電影,少不免會眼淚難忍,靜靜啜泣。流淚雖然看似軟弱,但其實人們不必太過介意,除了像莎士比亞所說「哭泣讓深度憂傷減輕」(“to weep is to make less the depth of grief”)外,不少研究也證實,流淚其實也對身心健康有益。

走出死胡同:5 招擺脫負面情緒

能夠嚴以律己,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沉溺於憂慮,那只是作繭自縛。神經學家 Alex Korb 就形容,一個完整的思想,就像「雪地上的滑雪道,你愈是順著滑下去,你愈會走下坡而去不到別處。」起初,純粹自我質疑,但其後「病情」加劇,結果別人還沒批評你,就率先否定自己。想破除杞人憂天的詛咒?關鍵就在你自己手中。

「自戀」的人比你更可憐

Drama Queen、公主病、自我中心…… 坊間再多形容詞,說的也是同一類人—— 自戀鬼。勢要搏盡全場焦點、想全世界都繞著自己來轉,這種心態自然神憎鬼厭,但多項研究竟指,對著虛榮的 attention seeker,我們應該可憐他們才對,甚至如本地高官所言:多包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