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徑賽場上,牙買加、美國、肯雅等國的選手傳統上會被看高一線,但今年奧運的田徑場,卻由意大利奪得男子跳高、男子 4×100 米接力及 100 米金牌,結果令人意外。觀眾對意大利跑手 Lamont Marcell Jacobs 奪金更是大惑不解,一則因為他並非出身自傳統田徑強國,二則他並非著名跑手,3 年前才開始由跳遠重投短跑運動,而且到今年較早時候才跑過 10 秒大關。BBC 新聞近日就有專文分析,為何這些被看低一線的運動員,最後能得勝。
奧運
|共116篇|
曾詩敏:別被「睇死」,不要善忘
我們未必能於一時三刻在大政策或配套上作出貢獻,但絕對可以從小處開始改變香港的體育文化和氣候。香港人,請繼續相信體育,千萬別被「睇死」。我們可以不善忘。另,東京殘奧 8 月 24 日展開,要繼續支持香港隊啊。
不能回家的白羅斯選手
奧運跑手 Krystsina Tsimanouskaya,因在社交網站上公開批評白羅斯國家隊教練安排失當,而被強行帶至機場準備返國,幸好她最後尋得日本警方協助,又得到波蘭提供人道簽證,成功脫險,但仍被白羅斯官方指控患有精神疾病。她受訪時指出:「即使你沒有參與反對活動,也從未參加過任何示威活動,仍會因為不同意某些行為而被視為對政權不忠,繼而遭受攻擊。」Tsimanouskaya 不是唯一一位被迫流亡的白羅斯奧運選手。「德國之聲」(DW)近日訪問了流亡德國的運動員夫婦,他們坦言得知此事,加上人在異鄉觀看奧運,心情極為複雜。
Moyashi:凱撒的歸凱撒
運動是否與政治有關,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事實是香港人逃不掉。日常生活中所有東西,包括你最私密的想法,都染上了政治的顏色。更何況「是否有關」不是由賤民來決定,而是由手握權力的人說了算。
程總裁:奧運獎牌榜與經濟實力掛鈎?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東京奧運落幕,獎牌榜塵埃落定。體育不時被視為炫耀國力的「軟實力」手段,今日正好看一看究竟經濟實力與獎牌榜是否有絕對關係。
失敗的東京奧運吉祥物
賽事舉辦期間,奧運吉祥物理應有不少曝光時間。不過今屆吉祥物,除了化身獲獎選手花束上的小玩偶,場內似乎未見蹤影。「紐約時報」報道形容,似乎連本國民眾也沒有留意到奧運和殘奧的吉祥物 —— 未來永遠郎和染井吉。
【東奧 2020】哪些項目的壟斷被打破了?
疫情陰霾下,今屆東京奧運一拖再拖,但總算順利完成。這場體育盛宴,總共 33 個大項,共 339 個小項。近幾屆奧運,中美等資源充足的體育大國高踞獎牌榜前列;有些國家就專門挑戰幾個細項,意圖壟斷獎牌。
【劉慕裳奪銅】武術還是運動?空手道數百年流變之路
香港代表劉慕裳在女子空手道個人形賽事中勇奪銅牌,亦是香港在今屆東京奧運的第五面獎牌,破盡歷年紀錄。空手道是世界知名的武術技藝,在 80 年代甚至成為多部荷里活電影的題材。可是不同於一樣來自於日本的柔道,空手道於今年才踏上奧運舞台,而且到下屆巴黎奧運又會再被剔出,中間經歷漫長的演變過程,以及到武術和體育哲學的爭辯。
最緊要人……捲入慕尼黑慘案的香港代表團
東奧在 7 月 23 日開幕,港人在這十數天中,有幸見證健兒們在賽場上穿金戴銀,為港爭光。不過,奧運歷史亦曾出現過驚心動魄旳一幕,1972 年「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黑色九月」劫持選手及教練,香港代表團亦被捲入其中,最終逃出生天。他們或者不是金牌選手,卻真正是「人沒有事才是世界冠軍」。
無客才正常:奧運場上的冷門項目
今屆奧運史無前例地閉門作賽,令人憂慮寧靜的異常環境,會影響各國健兒的發揮。但對於數百名出戰冷門項目、每隔 4 年才受注目的選手來說,沒有觀眾也沒關係,因為無客才是常態。一些運動比賽,有時甚至連看台也欠奉。
Moyashi:運動場上,個人與國家的距離
東京奧運終於來到尾聲,獎牌花落誰家差不多都已經有結論。雖然說奧運精神在於參與,不在於勝負,但大家都知道這句是廢話,否則運動員贏得獎牌的時候就不會歡喜雀躍,所屬國的觀眾也不會感到與有榮焉。
唐明:柴可夫斯基也為奧運增光
當然從國際奧委會的角度,聼柴可夫斯基,實在是賞心悅耳得太多了,俄羅斯不但沒有損失,而現場所有人的耳朵過了一把癮,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足夠為俄羅斯臉上貼金了吧。
奧運滑板賽,正撼動世界
過往在街上玩滑板,會被不少人視作公眾滋擾。但當日本選手在滑板項目上奪得多面獎牌後,當地人開始為年青運動員感到驕傲,同時沉迷於運動員之間友愛的互動及周邊新聞。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對這項運動的看法開始改變。
【李慧詩爭勝賽】競輪與凱林:助日本戰後復甦的賭博運動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奧運凱林賽復活戰中,以驚人爆發力首名衝線,直踩入半準決賽。作為當今最矚目奧運單車項目的凱林賽,其實源於 1948 年日本九州的小倉市,市政府為求戰後重建,以稱為「競輪賽」的單車賭博運動增加收益,其他城鎮隨即仿傚而流行至今,每年博彩收益逾 1.15 萬億日元。由競輪賽演化的凱林賽,卻到 2000 年才正式納入奧運項目。
以「俄羅斯奧委會」名義作賽,有多侮辱?
今屆東京奧運禁止俄羅斯選手以國家身份出賽,以作為禁藥問題的懲罰,過往的俄羅斯隊成了俄羅斯奧委會(ROC)代表隊。不過,俄國民眾並不「玻璃心」,他們不太在乎運動員是否以國家名義出賽,因即使沒有國旗、國歌加持,祖國運動員仍能在賽場上收獲多面獎牌。
曾詩敏:香港體育界的一場洗禮
所以我說這屆奧運,彷彿是我們體育人、體育界,甚至是全香港有關注的市民們的一場洗禮。
無觀眾、減傳媒,如何作奧運直播?
今屆奧運賽事中,看台上再沒有擁躉,場地能容納的傳媒也銳減,只能靠轉播技術及運用巧思,觀眾才能感受到賽事的緊張刺激,及知道選手得獎背後的小故事。
曾詩敏:高頓的神奇之旅
雖然神奇之旅的結局,始終未能以更童話的方式寫上句號,不過,高頓亦肯定在東京奧運寫上傳奇一章,甚至為危地馬拉的羽毛球翻開了新一頁。
體操天后對蘇聯侵略的無聲抗議
國際奧委會向來嚴禁在運動場上示威,但歷來都有選手不惜犧牲前途,在舉世矚目的頒獎台表達政治訊息。1968 年墨西哥奧運前夕,蘇聯大軍輾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捷克體操天后恰斯拉夫斯卡(Věra Čáslavská)便在奧運頒獎台上無聲抗議 —— 蘇聯國旗升起、國歌起奏,恰斯拉夫斯卡別過臉以作蔑視,成功引起國際關注,但她的體育事業也戛然而止,直至共產政權垮台才再度活躍。
澳洲奧運選手靠家鄉咖啡放鬆
澳洲隊在 2020 東京奧運舉行首星期奪得 9 面金牌,已超越 5 年前里約奧運的總成績。好成績除歸因於個人表現、運氣、國家提供充足資源之外,選手可在選手村享用家鄉地道咖啡,及在緊張時刻享受難得的「咖啡 Break」,也成了致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