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

|共29篇|

距離廣告商跟電視業分手還有多久?

常有本地民調表示,如今 90、00 後的新生代,對電視媒介相當抗拒,認為是老一輩的人才會看。情況並非只發生在香港,「紐約時報」引述數據分析指出,2016 年可能是美國電視業由盛轉衰的分界線,被電視機壟斷家庭娛樂的黃金時代已一去不返。在 70、80 年代,電視機、冷氣機、洗衣機和雪櫃,曾被視為中產家庭的四大身份象徵,尤其以電視機最為重要。上一代或從未想過,在他們下一代家中,可能根本就沒有、甚至不想擁有電視機。絢爛半世紀過後,它和整個電視工業可能消失得比其他電器更快。

青少年化妝潮流的商機和危機

令少女感到壓力的還有社交媒體的回應,如今她們衡量人生成敗的標準,不是做成了甚麼,而是獲得了多少 Like。讚好變成了一種競賽,對她們的自信有決定性影響,有學者認為,這一代年輕人最怕上鏡不夠完美,而為數不少的網上化妝教學課程等都加劇了她們對於上鏡的沉迷。

怎樣才叫「青春」?

青春期少年從何時起化成社會身份呢?有學者認為這種新身份,源自 50 年代沙靈格小說名作「麥田捕手」。小說主角是少年,他與書中的同輩人,就是日後現代社會青春期少年的典範。例如有一人名叫 Ward Stradlater,這個人是怎樣的人呢?主角如此說:「他從來不擦乾淨刮鬍刀。打扮完畢之後,外貌看起來是挺帥氣的,但是你如果像我一樣熟悉他的為人,就知道這個人在私底下就是邋遢鬼。整理儀容,打扮自己外貌,只因為他是自戀狂。他認為自己就是全西半球上最俊美的人。」

Moyashi:虛無的水管空地

影像媒體形塑了我們的體驗,「原風景」可以是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虛構地方。假如你對「空地」的「原風景」與筆者一樣,都是來自「哆啦 A 夢」的話,我們有兩個共通點:一是擁有虛構的「原風景」,二是透過虛構的「原風景」,我們擁有共同的記憶。正如社會學者岩渕功一所言,在影像世紀中的亞洲年青一代,透過消費日本的流行文化,發展出一套既非本土又非完全日本的身份認同。這橫跨了地理局限,在電子光影與資本消費下,長出所謂的泛亞洲身份認同。

中國特式嘻哈,將成絕唱?

隨著去年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熱播,內地年輕人的圈子旋即吹起一片嘻哈風潮,不過,一年未到已被平息。內地多家媒體報道,中國廣電總局(SAPPRFT)近日嚴正打壓,要求電視台不得再邀請嘻哈歌手上節目,進行一場演藝界大清洗。一個地下文化能突然崛起,也能一夜之間被打壓成地底文化。嘻哈二字,如今成為不能說的說唱,是中國的禁忌,熱潮漲得快,退得更快。無怪有人斷言,嘻哈在中國是原罪。文化有罪,可圈可點,卻是當下最直白的眉批。

紅眼:莎喲娜啦,中森明菜

原來 90 後已經不知道誰是中森明菜。他們甚至還誤會了一件事。像我這樣的 80 後,有幸認識中森明菜,從來不是因為中森明菜在我小時候曾經紅過。跟 90 後打交道,常有感慨,挺羨慕他們的好日子。在他們成長階段,父母一般都買了電腦,而且屋苑鋪了光纖,有大把途徑和資源去認識一首歌,或者一個歌手。雲端上的選擇太多,反而讓深入認識的意欲更少,你會刨根挖底地認識一個人、一件事,很多時候是因為當初得來不易。

8 首 BBC 禁歌,原因千奇百趣

每間電台或電視台都有一張禁播黑名單,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就細數著名金曲當年被禁播的來龍去脈,其中就有幾首廣為香港人熟悉。歌曲固然經典,禁播事件的起因也甚經典,關乎到當時的文化和價值觀,可謂各異其趣。每首禁歌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同時亦證明一首歌要成為經典,如何封殺也禁不住。

流行的法則

「BBC 女孩」誤衝父親直播訪問,意外爆紅--或者其實並不意外,起碼有英媒就逐格分析片段如何暗藏完美戲路,因而輕易俘獲大眾心理。一段片、一首歌乃至一齣戲大熱流行,究竟有無秘方?背後邏輯又是否相同?對美國記者 Derek Thompson 而言,答案是正面的。

日本 U-19 青年十大流行

日本年輕一代流行甚麼?日本經濟新聞以問卷調查訪問 1,000 名 15 至 19 歲的青少年,從 200 項潮流及物品總結出「U-19 流行榜 2016」,結果 30 項潮人潮事潮物顯示,原來不止香港正吹韓風,在日本年輕一代之間也是韓流當道,由 App、化妝品到自拍鏡頭,韓國製造都極高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