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共197篇|

後悔一夜情,下次又會重蹈覆轍?

當遇上發生一夜情的機會,只有兩種做法,「迎合」與「無動於衷」。不論男女,面對一夜情時有無作為,事後均有可能後悔。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Leif Edward Ottesen Kennair 教授領導的團隊,就研究「性後悔」是否有助於改變往後的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對於一夜情感到後悔的人,很多時未有學精,下次又重蹈覆轍。

【*CUPodcast】喜歡獨處、易受感動、選擇困難,你有「高敏感」特質嗎?

1989 年,心理學家 Jerome Kagan 對 500 名 4 個月大的嬰兒進行測試,發現當中有兩成為「高度反應組」,對環境帶來的感官刺激反應較大,將來更大機會發展出內向型性格。直到 1997 年,另一位心理學家 Elaine Aron 首次發表科學論文,進一步研究人類對環境刺激的強烈反應,並將其稱為「高敏感人格特質」(Highly Sensitive Personailty Traits)。

【*CUPodcast】為何外向型性格總是較受歡迎?內向外向由天定?

大家身邊總會有較內向的朋友,他們沉默寡言,大多絕跡於熱鬧的派對。究竟內向者與外向者有何分別,是甚麼令他們如此神秘?Susan Cain 花費七年時間撰寫「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及文化研究的角度,向讀者全面展示內向型人格。

【*CUPodcast】專注力協定:如何對抗外在誘因,利用協定預防分心?

要做到心無旁騖,「專注力協定」的作者尼爾.艾歐認為除了理解內在誘因及時間管理外,對抗外在誘因以及限制未來的自己同樣重要。智能手機作為一大分心源頭,用家可以為裝置內的應用程式重新排序,整理介面,以減少分心的可能;對部分人而言,利用預先承諾來協助自己達成目標,成效尤其顯著。

【*CUPodcast】專注力協定:設計上癮行為的史丹褔教授,教你自然而然變專注

與拖延一樣,分心同樣影響我們的生產力與學習能力。特別在智能電話面世後,現代人平均查看手機達 150 次之多,全面改變了人類行為。特別是社交媒體等程式的設計,令人特別容易上癮與分心,離應該做的正事愈來愈遠。由尼爾.艾歐(Nir Eya)所撰寫的「專注力協定」一書教人如何在資訊爆炸年代,訓練出心無旁騖的心智。

【*CUPodcast】拖延心理學:如何克服拖延,重新掌握時間?

由 Jane B. Burka 和 Lenora M. Yuen 撰寫的心理學書籍「拖延心理學」下半部分歸納不同方法,引導讀者改善拖延問題。其中一部份針對「如何判斷時間」提出不同建議,如練習判斷時間,為干擾作準備、好好利用零碎時間、拒絕無謂的人事物等。

【*CUPodcast】拖延心理學:五種拖延者,你屬於哪一種?(下)

由 Jane B. Burka 和 Lenora M. Yuen 所撰寫的心理學書籍「拖延心理學」,將拖延者分為 5 種,引導讀者了解自己拖延背後的原因。除了害怕成功或失敗,重視人生掌控權,同樣會促使人以拖延的方式反抗權威;人際關係的親疏,亦會導致害怕分離或害怕親近者作拖延行為。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四步:請求,明確、正向而具體

非暴力溝通的前三步(觀察、感受、需要)為我們理清自己的內心,助我們向其他人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後一步「請求」(Requests),則是邀請他人協助,去滿足我們的需要。請求亦有技巧,應該明確、正向而具體地表達。一個恰當的請求,是可以讓對方拒絕的,彼此能在之後互相溝通,理解各自的原因與想法。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三步:需要,主導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非暴力溝通第三步裡的需要(Needs),指的是人類共通的基本需要,如吃飯、喝水、睡覺乃滿足了「健康」之需要,而人與人之間亦有抽象的「連結」需要,如需要「歸屬感」、「相互依存」、「尊重」等。辨別人我需要的分別,以及恰當地表達這種需要,在任何人際關係中皆能獲益。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二步:感受,勇敢呈現自己的軟弱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步,是感受(Feelings),指單純描述自己內心的狀態,直接講出當下感受。傳統華人家庭鮮少談及感受,對負面情緒更是避之不及,令如此環境下長大的兒女,對自身情緒相對陌生。要打開自己的心,首先要拿出勇氣,願意表露自己的脆弱。其次,要懂得分辨各種感受,如「開心」可以有「興奮」、「期待」等更加細緻的描述。更甚者,不少人將個人感受與主觀評論混為一談,例如「我覺得你很討厭」就屬於對他人的主觀感覺,不能當作個人感受看待。

【*CUPodcast】非暴力溝通第一步:觀察,而不評論

觀察(Observations)是非暴力溝通四步曲的第一步。所謂觀察,講求的是客觀平靜、如實陳述,避免加入個人評論,將事實與意見混淆。賴佩霞在「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一書裡就提到,以平穩的情緒給予回應、不要以不耐煩的態度對待他人,需要有意識地反覆練習,例如避免使用「你一天到晚都⋯⋯」等主觀句式陳述事件。

【*CUPodcast】影響世界的溝通模式: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創始人盧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是一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年少時的他目睹造成死傷的種族衝突,加上在學校受歧視與欺凌的經歷,令他對研究人類心理充滿興趣,想解構人與人之間為何不能好好相處。畢業後的他繼續致力研究,直到 1960 年代完成一套影響世界的溝通模式:非暴力溝通。

【*CUPodcast】相反意見為何令你暴跳如雷?

小至家人之間的生活習慣,大至全球矚目的政治議題,人際間都無可避免會出現意見相左的時候。這種時刻,有人惱羞成怒,有人卻平心靜氣。能讓人不慍不怒面對相反意見的,是願意聆聽的心。撰寫「你都沒在聽」一書的凱特.墨菲(Kate Murphy),就試圖解釋她建議大眾學習聆聽相反意見的原因。

【*CUPodcast】你聽唔聽人講嘢,原來由成長背景決定?

當今世界,人們總追求更好地表達自己:練習演說技巧、在社交網絡上高談闊論、修習「高效溝通」課程,卻只聚焦於表達而非聆聽。當每個人各執一詞,「溝通」便成空談。人與人之間相處,唯有好好學習聆聽,才能真正互相交流想法,而非單向輸出個人意見。要學懂聆聽別人,首先要明白每個人的聆聽能力基礎有高低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