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

|共40篇|

「懲罰」東德時代離婚婦女的退休金制度

國家統一何以導致如此不公現象?一切源於當年兩德政府簽訂的統一條約。條約幾乎涵蓋統一後,所有的社會政策,當中包括保障離異男性享有的退休金。然而,女性若已離婚,其退休金計算方法卻與有別於離異男性。政府僅按她們「自力更生」時侯的收入,計算她將來可獲取的退休金。但女性處於婚姻狀態時,所賺取的收入,及生育子女後,無法工作或兼職工作的狀態,亦不納入計算的考量中。

保守南韓,墮胎仍是禁忌?

墮胎議題充滿爭議,各地社會文化背景有別,更令各國制定相關法律時,需要面對不同訴求。繼杜林普本月中直播支持反墮胎遊行的演講、波蘭民眾上街爭取相對寬鬆的墮胎法案外,韓國女性亦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廢除實施多年的反墮胎法。有人認為,現行的墮胎法例嚴格,並包含輕視女性的思想,同時為選擇墮胎的女士帶來罪惡感。而藉著左翼總統文在寅上台執政,是次聯署,正好考驗總統是否願意尊重女性的個人選擇。

樂施會: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家門貼上「我 18 歲前不會結婚。」為甚麼?

在孟加拉,雖然法例訂明女性的最低結婚年齡為 18 歲,但童婚問題在當地僻遠的鄉村地區依然普遍,很多父母將女孩視為家庭負擔,她們往往在 13、14 歲時,就被迫輟學,由父母安排嫁給陌生男子,一生未嘗自由戀愛,更無法探索個人志趣,發展潛能。全球,有超過 7 億名女性,在兒童階段(即 18 歲以下)便被迫結婚,而孟加拉是童婚率最高的 10 個國家之一。

奧比斯:足球改變女性的命運

Akhand Jyoti Eye Hospital(AJEH)是奧比斯的其中一間合作夥伴醫院,明白到眼科護理和女性教育是當地兩大的急切需求。因此,特別想了一個方案,把這兩個需求結合,打破當地對女性的傳統觀念與成見。只要父母允許他們的女兒學習足球,我們便會為這些女孩提供免費教育。當這些女孩子畢業後,會培訓她們取得專業資格成為該醫院的視光師和護理人員。發展至今,當地已有 140 個女子加入了這間眼科醫院的「足球學校」,當中有 7 個女孩更成為了比哈爾邦足球隊成員;2 個女孩已是印度國家隊的足將;25 個女孩是實習視光師。

當年的維京軍官 原來是位女士?

1880 年代,一具維京戰士遺骸於瑞典城市比爾卡出土,同葬的還有大量武器盔甲、制定作戰戰略的模擬工具等等,可見其享有崇高榮譽。這具遺體一直被認定是男性,不過最新 DNA 檢驗結果就推翻定論,指出這位維京高階戰士,其實是一位女性。過去學者囿於成見,否認女戰士在維京人中的重要性,令學界至今仍缺乏對女性戰士的全面研究,是次發現可以促使學界重新檢視此前鑑定的維京骸骨性別,有助增進學者對維京的認知。

奧比斯:為全球眼疾女性發聲,讓她們視障「終」斷

多年來,在全球不同角落都一直為「男女平等」這個議題發聲,為女性爭取應有的權利。然而,當大家以為男女不公只是直接影響她們工作待遇、薪酬以及社會地位,其實遠在一些發展中的落後地區,不少女性因飽受歧視而無力處理眼疾,往往活在黑暗當中……

矽谷的歧視文化,滲透到你的手機?

本周 Google 一份內部備忘於網上流出,執筆的員工批評公司追求職場平等,乃不切實際之舉,引起滿城風雨。或許你認為矽谷男女應否同工同酬,跟你這位消費者毫無瓜葛,但網絡顧問兼新書 Technically Wrong: Sexist Apps, Biased Algorithms, and Other Threats of Toxic Tech 作者 Sara Wachter-Boettcher 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反駁,直指美國科技界對女性及少數族裔的歧視,早已滲透到其產品當中,影響全球每位用家。

誰在鄙視

“No one is more arrogant toward women, more aggressive or scornful, than the man who is anxious about his virility.”
– Simone de Beauvoir, French writer and women’s rights activist

沒有人會比認為自己欠缺男子氣慨的男人更瞧不起、鄙視女性,甚或攻擊她們。
– 西蒙波娃(法國作家及女權主義者)

奧比斯:女性與全球盲疾

全球共有三分之二的失明人士都是女性。在發展中國家,女性的社會地位及教育水平都較男性低,甚至有些家庭認為反正女兒長大後都會出嫁,即使有免費治療的機會,也拒絕帶她們就醫。患有眼疾的婦女,要尋求適切的治療,往往困難重重。

「Tomboy」簡史:從種族歧視到打破性別定型

在 16 世紀,「tomboy」一詞專指活潑好動而且粗魯無禮的男童。如今,我們不會將之與真正的「boy」聯想,而只能想到造型男性化的女性:那個不喜歡芭比也不喜歡穿裙的她,一個令所有傳統性別定型都為之失效的她。縱然有人會冒犯地使用 tomboy 一詞,但無礙於它所象徵的自由和叛逆精神。然而,這個脫離束縛而嚮往改變的詞語,正正誕生於圍困思想的種族歧視之中。

她發現溫室效應 卻被歷史抹掉

現今學界普遍認為,每日侵擾著現代人類生活的全球暖化,是由愛爾蘭物理學家 John Tyndall 於 1859 年首先證明,Tyndall 以北歐隨年歲逐漸融冰作例,推論出大氣變化與全球氣候有關。然而,當 Tyndall 獲得「溫室效應之父」的美名,比他早 3 年發表科學論文,同樣證明出溫室效應的女科學家 Eunice Foote,則因其性別,有意無意遭貶抑學術地位,被歷史遺忘。

【美國大選】左翼哲學家怎樣看?(Judith Butler 篇)

杜林普當選翌日,美國哲學家、女性主義學者巴特勒(Judith Butler)發表公開聲明,對結果表達震驚之外,亦就多項議題提出不少疑問。她認為,杜林普之所以獲群眾保送入白宮,在於成功煽動各種憤怒:經濟不滿固然是一大助力,但種族、移民、性別歧視一樣扮演了助選角色,杜林普的恣意言論,等於背書(license)了一般人的憤怒;而民主黨放棄桑德斯的憤怒基調,希拉莉的建制形象更是趕客。面對敗選,今後左派政黨應開始思考如何掌握民眾運動的潮流。

港女應立即放假到農曆初一

10 月 24 日,冰島女人提早於 14:38 放工;11 月 7 日,法國職場女性於 16:34 起怠工,更有揚言下年再見。之所以有特定時間和人物地點,皆因性別歧視之下,女性薪酬較低,按薪差比例換算成工作日數,就得出「同工同酬日」(Equal Pay Day),即從該日起到年末,女性「白幹」的工作天。根據香港人口普查數據,香港女性平均比男士少賺兩成,平均每年白做 73 日工。因此今日(11 月 16 日)已返工的港女應立即離開公司,直至 2017 年農曆初一(1 月 28 日)為止。

女性不科學:科學界的性別差異

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得主將陸續公布,諾獎桂冠之中,女性一直相對匱乏,特別是在物理學和生物學範疇。男女在學術界存在差異非新鮮事,日前便再有研究發現,女性博士後研究員在地球科學學科比男性較少取得高評價推薦信。雖然該研究未能反映這是性別歧視所致,或是申請者的能力差異造成,卻不免令人再度關注學術界的性別差異,女性如何比男性「差」呢?

消失的稱謂:先生和夫人

英國牛津市議會研究新政策,可能取消「先生」(Mr.)和「夫人」(Mrs.) ,理由是這種稱謂會令變性人覺得受排斥。議會計劃加上中性選擇 Mx(讀作 Mix),目前還未決定是否要在所有官方表格中採用這一新增選項。但是評論對這個新建議十分不客氣,認為提出此議的議員十分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