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

|共53篇|

杜特爾特離開以後,菲律賓不再親中?

2016 年,杜特爾特勝出菲律賓總統選舉;2022 年,杜特爾特總統任期將屆滿,且不可連任。杜特爾特就任初期曾矢言要與美國分手,跟中國結盟,但過去一年,菲律賓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似乎出現重大轉折。去年 9 月,杜特爾特本人在聯合國大會上更聲言「反對破壞南海的企圖」。當地地緣政治學者 Richard Javad Heydarian 預計,杜特爾特之後,菲律賓政壇將不再親中。

菲律賓家傭的誕生:家務勞動的國際分工

政府宣佈,強制全港外傭在 5 月 9 日前要進行強制檢測,並將要求需要續約的外傭接種疫苗,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更表示,有關條件並非苛求,外傭大可以選擇不在香港工作。事件令更多香港市民更關心外傭權益問題,有意見更直斥政府歧視及種族主義。自從 70 年代香港大舉引入外傭,外傭就成為香港多元文化和城市景觀一部分,幫助照顧無數家庭的日常生活。

科興疫苗:菲律賓人也說怕?

截至 3 月 15 日,香港共錄得 7 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個案,另外又有中風、面癱等嚴重問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估計,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由於疫苗內有佐劑,令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產生炎症反應,導致急性血栓現象」。科興疫苗接連傳出事故,令很多市民不安而取消預約。香港絕非孤例,一海之隔的菲律賓,市民大眾同樣表示對科興疫苗沒有信心。

長達半個世紀菲共叛亂會邁向終結嗎?

在上世紀 5、60 年代,菲律賓曾經被視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僅次當時的日本。然而到馬可斯獨裁年代,菲律賓政府長期貪腐,80 年代政治環境極為動盪,國家也走向衰落。雪上加霜的是,菲律賓一直處於漫長的分裂狀態,曾長年得到中共支持的菲律賓共產黨在 1969 年發動叛亂,至今逾半世紀。東南亞政治專家 Jack Broome 近日就在「外交家」雜誌展望菲律賓和平進展。

【天下圍】後武肺的美菲軍事同盟

有媒體分析指出,中美磨擦已升溫到新冷戰的地步。美國積極拉攏盟友,鞏固「五眼聯盟」,連結日本、印度等印太國家。中國則一直尋求突破美國的「島鏈」圍堵戰略,其中一個重點遊說對象是杜特爾特治下的菲律賓。可是事與願違,美國和菲律賓近月就愈走愈近,強化軍事同盟。

逐家逐戶尋「無症狀患者」,是真正的防疫?

截至 8 月 3 日,武漢肺炎已奪去全球近 70 萬人性命,是 21 世紀最大的公共衛生災難。有些國家卻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藉以永續數據監控,加速集權,打壓異己。菲律賓就計劃派出警察挨家挨戶搜索「無症狀患者」,有人權組織憂慮,新政策只會成為抓捕異見人士的藉口。

酒吧打架也列為恐怖分子的「反恐法案」

「港版國安法」尚未正式出台,已為國際社會所關注。最近菲律賓國會亦通過「反恐法案」(Anti-Terror Bill),只待總統杜特爾特簽署成立。「亞洲時報在線」報道形容,菲律賓「反恐法案」比「港版國安法」更為嚴厲,卻未能引起國際媒體同樣的關注。

近代史最長的革命:達戈霍伊起義  

要爭取自由,或不是一、兩代人做到的事,而且可能要付出很沉重的代價;要反抗異族統治,就更慘烈。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美國獨立革命、中國辛亥革命,以及不流一滴血的捷克天鵝絨革命。可是,歷史長河之中也有失敗例子,菲律賓在 1744 到 1829 年間,經歷了亞洲,甚至世界近代史上,最長的一場革命,歷時 85 年,花盡數代人的一生。

東南亞抗疫之路:鞏固權力打壓異己

疫症當前,抗疫實屬必須。但當政權以抗疫為藉口,一面擴充、濫用手上的緊急權力,一面打壓公民社會,則「抗疫」可能只是幌子,建立或鞏固威權才是目的。曾任菲律賓德拉薩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的 Richard Heydarian,特別關注東南亞地區不同領導人的「抗疫」大計。

怕得罪中國,菲律賓錯失防疫時機

3 月中,武漢封城已久,菲律賓呂宋島步終其後塵,連同馬尼拉大都會在內的 5,700 萬居民必須「加強社區隔離」,影響遍及全國 3 分 1 人口,其後政府更史無前例關閉金融市場,暫停股票、債券和貨幣交易。有評論指,菲律賓之所以在疫症威脅面前放軟手腳,拒絕效法鄰國封關防疫,肇因不敢得罪中國,結果釀成今日死城的局面。

武漢肺炎,滋長東南亞反中情緒

武漢肺炎疫情未受控,部分與中國聯繫緊密的東南亞國家先後封關,但仍未能平息公眾的恐慌,疫情成了民間對中國積怨的大爆發。菲律賓人眼見大批口罩送予中國抗疫,卻無分發予國民,令總統杜特爾特長年的親中政策惹來反彈;印尼網絡謠言四起,盛傳「小米手機能散播新冠病毒」,抵制中國貨和針對華人的流言此起彼落,其擴散速度似乎遠比病毒來得更快更廣。

【武漢肺炎】東南亞佛系抗疫原因:中國

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宣佈武漢肺炎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既然疫情值得國際關注,加上鄰近中國,東南亞國家理應以積極態度處理。然而,「紐約時報」報道指,印尼、泰國及柬埔寨等依賴中國經濟及旅遊業務的國家,似乎未有特別提高警剔。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1926 年,北洋政府武力鎮壓群眾運動,是為「三一八慘案」。當日,段祺端政府衛隊開槍打死 47人,死者大多是學生,其中魯迅的學生劉和珍亦成為遇害者。魯迅撰悼文「記念劉和珍君」,寫下了「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一言。無辜者的犧牲,往往引發整體悲痛,如魯迅所言,不是爆發,就是滅亡。

在菲律賓,坐牢反而更安全?

菲律賓一間監獄早前被揭發因行政失誤,令一批在囚重犯意外獲釋。總統杜特爾特隨即警告,這批囚犯若不自動投案,警方就會把他們捉回牢房,即使生擒不成也要見屍,結果 2,221 人正式投降。奇怪的是,官方數字顯示獲釋囚犯僅得 1,914 人。這是否代表有 307 人,放棄自由「自投羅網」?

天主教會:菲律賓抵抗暴政的最後堡壘?

警察不受法律約束,對所謂嫌疑人濫捕濫殺,每晚都有人被五花大綁,陳屍街頭,年紀最輕不過 3 歲,這就是菲律賓緝毒戰的日常。這場持續 3 年的人道災難中,有天主教神職人員毋懼殺身之禍,四出拯救無辜受難者,又支援群眾上街抗爭。因為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場關乎社會道德基礎的終局之戰。

護瞳行動︰光明引路者 —— 一名女醫生的自白

菲律賓有一句話,形容女性是「ilaw ng tahanan」—— 即光明的引路者,讓我們看見世界。菲律賓是千島之國,國家給海水包圍和分隔,要行走菲律賓其實頗花時間。露莎妮是眼科醫生,作為「引路者」,她帶著我們去了解與香港人最近的菲律賓,面對著甚麼眼疾和醫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