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

|共37篇|

獨裁暴政正侵蝕你我的夢境

在過去近半年,香港政治氛圍使人精神崩緊,人們經常見到暴力場面,不少更直接經歷過不同程度創傷。有人會發惡夢,例如夢到催淚彈、子彈,以及警察包圍和追捕等畫面。1966 年,猶太裔女記者 Charlotte Beradt 出版了著作 The Third Reich of Dreams,揭示獨裁暴政不單摧毀人們的正常生活,也影響大眾的潛意識,侵蝕人們的夢境。

厄立特里亞:極權下的窘況

東非國家厄立特里亞(Eritrea),1993 年自埃塞俄比亞分裂而出,獨立成國。開國元首、現任總統阿費沃基(Isaias Afwerki)行一黨統治,禁止成立任何反對黨和獨立媒體,並囚禁所有滋事分子。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 Jibat Tamirat 在當地官方人員的「陪伴」下,走訪厄立特里亞,探索極權國度的窘況。

理察三世:莎士比亞論暴政

「自 1950 年代早期起,從莎士比亞創作生涯的開始一直到終結,他不遺餘力反覆探索一個讓人深深困惑的問題:怎麼可能會有一整個國家落入一個暴君手中的情形出現?」開宗明義發此斷論,「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一書的說服力並非源自新歷史主義的理論,亦無涉作者文評家葛林布萊的莎士比亞研究權威,而是對莎劇暴君的生動描述,梳理出其特質及上位條件 —— 譬如「理察三世」。

方俊傑:「牛津解密」—— 只憑一份近乎執迷的信念

很多目標,例如完成輯錄 60 幾萬個英文生字的來龍去脈,看似是不可能的任務。想完成,只可以心懷一份近乎執迷的信念。拍成一齣看似沒有甚麼市場價值的電影,如是;在極權統治在無情槍火中爭取應有的權利,一樣。

少年金正恩從大革命學到的一堂課

早前傳出北韓因美朝峰會破局,處決多名負責官員。事件仍未被證實,但繼承金氏政權的金正恩,無疑一併繼承父祖的極權統治。近日,「華盛頓郵報記者」Anna Fifield 出版新書 The Secret Rise and Rule of Kim Jong Un,揭露金正恩童年時期的成長細節、如何從小培養成暴君。

「重現人間」的史太林,「一言難盡」的大獨裁者

史太林統治蘇聯期間,殘害數百萬無辜平民,以致他死後被後繼者清算,全國各地都有其人像被推倒砸碎。然而 60 年過去,一件史太林半身像重現人間,卻令一座俄國小城陷入撕裂。約 2 萬居民當中,有人激動興奮,有人卻不欲多說。對於這名染滿鮮血的獨裁者,何以俄羅斯人仍是一言難盡?

建墨索里尼館,是宣揚還是警惕?

作為墨索里尼故鄉,意大利小鎮普雷達皮奧(Predappio),每年均迎來成千上萬的崇拜者向領袖(意大利語:Duce)致意。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意大利出現懷緬和崇拜墨索里尼的風氣,乃基於國家一直以來對法西斯時代的歷史視而不見,致使現今一直有人視墨索里尼為領袖榜樣。當地政府欲建立一座法西斯主義博物館,左派市長 Giorgio Frassineti 明確表示,建館並非為向法西斯主義致意,而是希望遏止對它的崇拜。

【短片】「十月革命」是死胡同還是新理想?

十月革命實質發生在公曆 1917 年 11 月 7 日,按當時俄羅斯儒略曆法計算是 10 月 25 日至 26 日,十月革命的稱號亦沿用至今。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促成人類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人人手持 iPhone 的 2017 年,100 年前的工人革命已是過時的政治符號,為何仍要回顧這場遠在俄羅斯的革命?

20 種方法對抗暴政

「暴政」往往令人聯想到秦始皇、尼祿一類古代暴君,最近一波也是在 20 世紀裡。不過,放眼今日,何嘗不見暴政或張狂或萌芽?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 Timothy Snyder 回顧上一個既短且促的「極端年代」(Age of Extremes),早前著書 On Tyranny: Twenty Lessons from the Twentieth Century,從 20 世紀暴政史整理出 20 項教訓,警惕世人慎防歷史錯誤。該書建言雖以美國為對象,但放諸各地一樣可資借鑑。

陶傑:為常識和公義而戰

法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小說家桑賽爾(Boualem Sansal)(右二)應法國領事館和法國文化協會邀請訪問遠東。他的成名作小說「德國村莊」(Le Village d’Allemand)講阿爾及利亞的兩兄弟,發現他們的父親曾經為納粹德國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攻佔法國,法國成立貝當傀儡政權。被法國統治的北非殖民地,痛恨法國殖民統治,卻有不少人寧願與納粹德國合作,認為是反法國殖民的愛國行為。

杜林普有意無意推介的十本書

步入白宮舊國務院圖書館,第一眼會望到右方一座偌大的書架,零落擺放了 8 本書,全部都是杜林普(寫手)撰述或關於他本人的著作,惹來網民質疑:杜林普的著書量會不會比讀書量更多?第 45 任美國總統自言雖然讀書時間不多,但喜歡閱讀,在各訪問中亦曾羅列簡約的書單;除本人推介外,他又意外促銷不少著作,例如「1984」。究竟杜林普有意無意推介過甚麼書呢?

為甚麼 2016 不是 1936?

歐洲陷入難民危機,極右勢力崛起,即使奧地利「自由黨」(FPÖ)險敗,也是二戰以來極右政黨最彪炳的選情;新納粹組織「我們的斯洛伐克黨」曾自組衛隊迫害吉卜賽人,於國會奪得 14 議席;波蘭、匈牙利右翼政府已出現高壓政治;即使在英、法、德等富裕國家,極右政黨如獨立黨(UKIP)、國民陣線(FN)、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亦在冒起。意大利前總理 Mario Monti 更警告歐洲即將解體。不少評論將今日右翼與 1930 年代法西斯政權比較,結論黯然,然而 2016 是否 1936 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