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

|共149篇|

【COP26】主辦地的格拉斯哥,環不環保?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今年 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前往格拉斯哥,討論如何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格拉斯哥是蘇格蘭的最大城市 —— 作為主辦方,格拉斯哥及蘇格蘭本身又有何環保政策,成績又如何?

「夢幻」法國公屋:全歐最貴地段,眺望巴黎鐵塔

樓價問題困擾香港多年,假如沒有能力承擔高昂租金,就只好住劏房、寄望抽到公屋。今年香港公屋累計積壓 15 萬宗申請,輪候時間創 22 年新高,平均長達 5.8 年。同為重要金融中心的巴黎,在面對樓價問題時,當地政府則展現出更強的決心 —— 上月一個小型公屋項目正式入伙,所在之處卻是歐洲其中一個最貴地段,甚至可眺望巴黎鐵塔。

不再實用,只能懷舊的加爾各答電車

在加爾各答鬧市緩緩行駛的電車,曾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現在卻成為「雞肋」。對一個擁有 1,500 萬人口兼面對嚴重污染及過度擁擠問題的城市來說,這個擁有 140 年歷史的交通系統理應有助減輕惡劣情況,可惜當局及營運公司無意善用電車,以致電車服務欠準時、路線不便,搭客通常只為懷舊才選搭,鮮有人出於實質需要。

向公眾開放大學校園,為何是世界潮流?

如今香港的大學校園都嚴格管制人流,接連有大學規定師生出入使用入閘機,昔日開放作風不再。環顧全球,很多大學反而傾向開放校園,把大學設施融入城市之中,模糊校園與城市分界,鼓勵師生與公民社會互動,背後關乎大學使命的根本。

中國城市水患數十年:蘇聯模式成代罪羔羊?

7 月下旬,河南鄭州爆發嚴重水災,截至 8 月 2 日,官方死亡人數為 302 人,但有網民認為數字遠被低估。中國都市水災問題一向十分嚴重,連新華社都稱「內澇」為「大都市病」,與香港僅一河之隔的「世界一級城市」深圳數十年來亦浸過不停,7 月才出現大水浸。官方一個常見說法,是把問題歸咎於所謂「蘇聯模式」;有人就質疑下水道根本不曾好好修建。

為何中國城市多洪災?

中國河南省省會鄭州,日前發生「千年一遇」暴雨,釀成嚴重洪災。雨季時分,河道水位上升正常不過,但一些中國城市,例如去年的南方水災,武漢、南昌及重慶等城市均受洪水衝擊。去年,「國際水文科學協會會刊」(PIAHS)就刊登四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成員的文章,討論現代中國城市為何持續受洪災困擾。

在加州,停車場是高樓價的凶手?

在香港,棕地爭議持續多年,事件除了牽涉鄉紳和財團囤地,部分地皮也被用作大型停車場和貨櫃場之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加州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州份之一,樓價雖然未及香港,但亦近乎全國最高,足以令市民大眾叫苦連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城市規劃教授 Donald Shoup 和眾議員 Laura Friedman 就在彭博社撰文,探討州內停車設施如何推高樓價。

恐共浪潮之下,赫爾辛基在冷戰時期構建的地下天堂

在冷戰時期,歐洲被一分為二,分別是英美法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及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陣營。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與蘇聯接壤,但仍維持獨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並致力行中立國路線。可是,與強鄰相連,令芬蘭民眾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冷戰時,首都赫爾辛基就建造一個巨型的地下天堂,以作求生準備。

塔吉克重塑首都,告別前蘇聯與探索前路的掙扎

中亞國家塔吉克 1991 從蘇聯獨立。今天的首都杜尚別(Dushanbe),自 1929 年起,到 1961 年蘇聯去史太林化前,被稱為史太林納巴德(Stalinabad)。這個曾以蘇聯領袖命名的城市,既有大量蘇聯風格建築,人口結構亦反映蘇聯多民族特點。近年,當地興起建築熱潮,有人憂慮清拆大量蘇聯建築,意味著抹煞記憶;亦有人思考該如何從建築反映城市的文化新貌。

法國的房屋問題,答案在於空置寫字樓?

疫下一年,在情況依舊嚴峻的法國,寫字樓甚至是整個商業區猶如無人之境。即使疫情消退,預料在家工作仍是常態,一些專家因而大膽建議,把這些辦公空間改作住宅用途,以緩解城市內部的房屋危機。但要把白領職場變得宜室宜居,真有這麼容易?

香港開埠記(下):一場奠定港島面貌的瘧疾瘟疫

瘧疾如今幾近在香港絕跡,但這種由瘧蚊傳播的熱帶疾病,開埠兩年後曾經蹂躪全港,疫症名為「香港熱」。有歷史學研究就指出,這場瘟疫帶來的集體創傷,至今還烙印在這座 180 年歷史的城市,不但催生了半山區,還從此決定了今日西環至中環、金鐘至灣仔等各區面貌。

為行人光復街道,可拯救餐飲零售業?

武漢肺炎令餐飲零售業一片慘淡,除了發放資助,政府其實還可趁機革新市政。荷蘭鹿特丹就推出特別紓困措施,容許餐廳商店佔用路邊車位,並將其改建成吸引客人的露天茶座或陳列空間,車水馬龍的車路則改為行人專用區,提早「還路於民」,重新分配城市的空間。

疫情為單車友善政策創造最有利條件?

武漢肺炎肆虐以來,歐洲各大城市改頭換面,不但車輛大減,多個市政府都廣推單車代步,新增的單車基建投資金額總計已超過 10 億歐元,新單車徑總長度 2,300 公里。有專家揚言,疫情正為單車友善政策創造出千載難逢的有利條件,呼籲政策制訂者把握時機,扭轉往後的城市規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