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普大學向 100 間院校的 86,000 名學生進行調查,主要來自公立大學和社區學院。17% 受訪者說過去 1 年曾經露宿,45% 的人過去 30 日曾面臨糧食不安全。校園內的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 持續缺乏足夠的食物來維持健康生活 —— 確切造成了威脅。
義工
|共36篇|
救世軍:共倡社會共融
在救世軍油麻地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的一個活動室中,一班小朋友正在畫和諧粉彩畫,抒發自己的心情,畫畫之餘還互相「打鬧」、嬉戲,氣氛融洽。這班小朋友被香港主流社會標籤為「少數族裔」,更普遍的是「南亞裔」,只因為他們的外觀、膚色及所屬族群跟香港主流社會的人不同。
救世軍:保育者聯盟
「因為大家都很友好,相處下來並沒有架子,更會互相嘲笑,所以才改名叫『YND Mean 爆』。」「YND Mean 爆」義工隊的 5 位年青成員過往曾背負著「夜青」、「邊青」等負面標籤,透過救世軍屯門深宵外展服務,他們聚首一堂,最近更組成義工隊,身體力行推動「無痕山林」,為大自然出一分力。
護瞳行動:信念之重要
全球有 5 分之 4 的失明可以避免,但隨著人口老化和增長,失明仍然困擾許多基層國家人民。看不見,不是生與死的關口,卻深深影響著一個人的生命質素。有時困惑,有時痛苦,有時黑暗,有時無路可退。但靠著信念,正如 Fred 說,眼看別人失明而袖手旁觀是一種罪。懷著信念,我們繼續前行。
救世軍:給無名英雄的「掏保手套」
黃昏時間,幾名年青人趁著清潔工友休息,上前邀請他們試用自家發明的「掏保手套」;數個月來,由 8 名中五學生組成的社會創新小組「Highlighter」就這樣走遍大街小巷,在課餘時間鑽進後巷,甚至垃圾房尋找清潔工和拾荒者,聆聽他們的需要,並邀請他們為這雙手套提供意見,希望把發明逐步改良,成為保護他們雙手的貼心工具。
【Soul Monday】無法進入爆炸現場的救護車
救護車服務在一些地區並非必然,像索馬里的首都經常發生致命爆炸襲擊,當地卻沒有官方救護車,靠的是有心人義務經營免費救護車。
奧比斯:與擁有全世界最佳工作的小熊 Seymour 會面!
我們的義工團隊在世界各地工作,幫助人們對抗盲疾。在他們努力為患者恢復視力的同時,有一位非常特別的成員,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影響。Seymour 是奧比斯的吉祥物。他並不是一般的小熊,他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小熊。因為他有機會穿梭世界各地,陪伴每一位正在恢復視力的病人。
地震後遺:他們的家仍是紛亂不堪
大阪北部上週發生 6.1 級地震,部分獨居或體弱的老人淪為「隱形災民」。這些長者的住所被震得一片凌亂,但他們精力有限,無法自行收拾。偏偏房屋保持完好,外表並無明顯損害,往往被人忽視其支援的需求。有志願團體主動走近這些「看不見的災民」,掌握他們的困境並伸出援手。
救世軍:義剪髮型師 剪出夢想藍圖
夢想會令人生變得不一樣。就如 22 歲的陳嘉灝多年前因為失學,成為社會標準裡的失敗者,在救世軍協助下,他投身理髮界,半年前正式當起髮型師,找到明確的夢想和事業方向。他又積極為弱勢社群「義剪」頭髮,期望透過髮型令人重拾笑容和自信,為社區帶來改變。曾經被標籤為壞學生,嘉灝一度自我放棄,結果在中三就輟了學,機緣巧合下接觸到救世軍,並在社工鼓勵下當上了髮型師學徒;面對失學後的迷失徬徨,這份工作正好讓他安頓下來,同時靠自己賺取生活費。
樂施會:初見玉樹
在高原拍攝,除了擔心高原反應,天氣是最大的挑戰。明明陽光普照,漫天飛雲,突然狂風驟雨紛至沓來,豆大的雨點夾雜著細雪,氣溫即時急降到攝氏零度或以下,我們只能急忙走入牧民的帳篷躲避。我們一身狼狽,牧民從容不迫,笑意盈盈的用他們最珍貴的酥油茶招待我們。身處如此嚴酷的生活環境,每天和大自然搏鬥,仍樂天知命,牧民的堅毅和韌力,令我佩服。
樂施會:為開珍珠奶茶店而努力 —— 台灣移工的故事
One-Forty 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是一間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新創非營利組織。自 2016 年開始,One-Forty 在樂施會的支持下展開「移工人生學校」項目,讓東南亞移工在台工作期間,有機會學習實用的營商知識和技能,提升他們規劃生涯的能力,以利他們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One-Forty 又每月籌劃「東南亞星期天」,透過有趣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台灣民眾與東南亞移工的接觸和對話,建立同理心,建立更多元、友善的社會。
與流浪兒童在一起,親身尋問和付出
一個多小時後,小孩便被送到來,原來是個只有六歲左右的小不點,是中心年紀最細的一個。說他六歲左右是因為他連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這對於中心的孩子們來說,都是一個普遍不過的現象,他們一般都不知道自己生於何年何月何日,有些連自己今年幾歲也不知道。對於出生在香港的我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縱然我在出發前對中心的孩子們都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這幾天因為各種原因,知道這裡大部分小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時,還是有點傷感,看著他們無奈、失望和悲傷的樣子,還是比預期中更心酸,因為站在面前的已不是一個預算或概念,而是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臉龐。
鄭立:所謂企業式運作就是面對現實
我有一個認識很久,也比我創業久的朋友。在我剛剛創業時,我領悟了一些東西,便問他:其實我以前做一些活動或組織的東西,雖然沒有錢財經手,但原來跟創業很相似。這也能算是創業嗎?我的朋友說,是。創業並不單純是指開公司,你去成立一個團隊,搞一個活動,或者是建立一個國家,也是創業。
奧比斯:義務飛機師以專業技能成就復明美事
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每年都會到訪不同的國家進行救盲項目,將光明的祝福送到世界偏遠的角落。負責駕駛眼科飛機醫院的,是一班義務飛機師。他們奉獻私人時間參與義務飛行任務,幫助落後國家的眼疾病人重拾視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導航,探索世界。David Blizzard 是其中一位奧比斯義務機師,過去十多年一直將自己的專業技能轉化為助人力量,成就復明美事。
3 大慷慨國:同一樣的大方,不一樣的原因
「慈善援助基金會」的研究顯示,中國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的行善程度,卻在世界敬排末席。反觀鄰國緬甸,在財力上,自然望塵莫及,卻是世上最慷慨之國。是「發財立品」已經過時?抑或捐獻「純粹講心」?BBC 訪問多名人士,他們來自世界慈善國家排名頭三位國家,從中分析各國行善的動力何在,對社會又有何影響。
救世軍:延緩「認知障礙症」惡化
長者記憶衰退看似自然,但這也是「認知障礙症」的徵狀之一。根據 2006 年衞生署及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香港約十分之一 65 歲以上的長者患上此病,而獨居的蔡婆婆就是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