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共43篇|

【圖解】香港和德州囚權的距離

香港 5 月份的熱夜數目已打破近 140 年紀錄,關注囚權組織「石牆花」指,監獄比牆外世界更熱,並發起聯署,要求懲教署改善監獄酷熱環境。有人認為,囚室無冷氣是常識,質疑熱到暈只是某些在囚人士不適應。與此同時,在美國德州,囚室應否安裝冷氣已是討論多年的議題。

夏天溫度上升,疫情真的退散?

武漢肺炎疫情愈趨嚴峻,在中國以外迅速擴散。疫情何時終結、回復正常生活,大概是不少人的疑問。此前有意見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隨春季來臨而消退。但許多科學家表示,冠狀病毒在溫暖氣候下的表現未明,要下此定論為時尚早。

澳洲山火 —— 嚴重災害可能觸發的火雷暴

一片火海,或許已不足以形容持續多月至今的澳洲山火。除了森林變成火海,就在 1 月 3 日,維多利亞州東吉普斯蘭郡發出強烈雷暴警告,同時另一火災區新南威爾士州,亦發生雷暴。據維多利亞州氣象局指,雷暴由火災引發,並正驅動不穩定陣風。除了火海,嚴重自然災害更可以觸發自己的天氣系統,不同形態的旋轉火焰(Spinning fire),便是一例。

綠色和平:成首名登上洛子峰的港人 黃偉建吶喊「氣候告急」

受氣候變化衝擊的不僅是雪山環境,更是阿建的心坎。「以前上山沒想太多,在山頂看看美景便回程,但親身體驗過這樣嚴峻的情況後,希望將我的所見所聞帶回香港,讓港人都知道全球升溫帶來的危機已迫在眉睫,且不單影響攀山者,更是全人類的存亡。」阿建說。

人工島之前:請先迎戰超級颱風

今年超強颱風一波接一波肆虐亞洲,似乎是大災難的預演。正當香港經歷完超強颱風山竹的破壞,政府還銳意填海造島之時;國際氣候專家已經點名呼籲,香港等亞洲沿海大城市,務必在政策及城市規劃著手,迎戰日趨頻繁的超強颱風侵襲,以保市民的性命財產安全。

能否令颱風能量減弱?

據本港天文台預測,超強颱風山竹或於週日正面吹襲香港。不過,即使「打到正」,因為週日關係,大部分人仍享受不到風假。與其渴望打風,倒不如希望颱風風力減弱,避免造成嚴重破壞。為求減低經濟損失及人命傷亡,過去科學家就曾嘗試以人為方法,削弱風暴威力。

動物能準確預測地震?

在科學倡明的今日,人類始終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無論是分析地殼中發出的電磁脈衝,還是檢測地底的壓力波,成效都極其有限。來自全球 150 間大學的研究人員卻嘗試另闢蹊徑,透過國際太空站追蹤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分析牠們在地震前是否有異常行為,從而為人類提供準確的地震預警。

行天之道:人類應否以科技控制天氣?

聖賢有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乃是天道之大經。風調雨順,四時節令不誤,更從來是國家富強繁榮的基礎和象徵。數千年前的人類古文明,已有祭天改變氣象的儀典,今日巫覡一說雖已沒落,但人類企圖支配氣象的慾望則從未減退,仍有科學家和大財團不斷以新科技嘗試逆天道而行。有效與否,學者尚未得出絕對定論,不過,當少數人能夠以資本控制天氣,掌握著呼風喚雨的權力,人們亦逐漸關注其長遠影響以及無從監管的隱憂。

綠色和平:氣候變化與我無關?

一直以來,氣候變化對香港人來說是一個很遙遠的環境問題。全球升溫、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等等好像與我們毫無關係:事關氣候變化肆虐地球某某角落時,香港還是那麼平靜、生活還是那般尋常。不過,你真的以為氣候變化對你沒甚麼影響嗎?其實近年情況正日益惡化,香港升溫趨勢加劇,酷熱天氣日子飆升,我們的健康正面臨嚴峻的威脅。

Live Norish:北歐大熱像火焰強烈

上月,香港的酷熱天氣警告持續生效超過 348 小時,亦即是自 1976 年以來,香港最炎熱的一個 5 月 —— 炎熱盛夏在春夏交接之時提早踏入,不光是香港,遠至北歐瑞典氣溫皆升至 30℃ 或以上。事實上除了香港,瑞典的炎熱天氣都破了歷史紀錄。北歐多國受熱浪襲擊,瑞典國家氣象局在西南部的哥德堡錄得氣溫達到 31.1℃,是 1911 年以來最熱的 5 月。

熱到傻:高溫如何讓你無理性消費

人在高溫之下,不只會「熱到躁」,更加會「熱到傻」。經濟學家 Katherine Milkman 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禾頓商學院副教授,長期研究如何改善決策過程。她引述多個科學研究,指出酷熱天氣彷彿能蒸發理智,令人做出愚蠢的決定,直到溫度稍降,智商逐漸歸位,才想起自己做過的事,那時卻已追悔莫及。

IBM 的新武器:氣象預報員及人工智能

跨業經營氣象預報分析,並非只有電機大廠施耐德在做。今年 1 月 IBM 以將近 2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氣象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的大部分數據資產。該公司在全球擁有的 22 億個觀測站,以及每天透過 4,000 萬部以上智能手機所蒐集到的氣象資料,未來將集中到 IBM 雲端上。

預測天氣,是年值 5,000 億美元的新經濟!

「控制天氣,就能控制世界!」這可不是科幻電影裡面的劇情,而是年產值高達 5,000 億美元的新產業!第一個瞄準這個商機的,是法國電機大廠施耐德(Schneider Electric)。全世界有超過 30% 的辦公大樓的能源管理系統是由施耐德包下,這家公司堪稱是電力、水、瓦斯與熱能的專家。而能量最主要的來源,正是天氣。

新氣象學:一戰如何改變天氣預測

日前,香港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一如以往,不少網民投訴天文台沒做好「預警」工作。我們現在對天文台要求甚高,一方面來自「想放假」的心態,另一方面也是來自對「科學運算」預測天象的信任。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類都只透過主觀經驗觀天象,在一戰後,氣象學界才轉以「科學運算」預測未來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