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共5642篇|

夏海安:原住民學校 —— 真相若被忘記,和解從何說起(上)

加拿大的真相與和解日設立的背景,與自 19 世紀設立、營運直到 1996 年為止的原住民學校有關。當局不理父母的反對,將當時的原住民小孩強制送到學校。按當局的說法,寄宿學校是要讓原住民融入主流文化,實際上則是強迫學生使用西方姓氏、西方服裝、只能學習英法兩種官方語言。

吳家強:街貓關注組(11)

「梁本輝,我們已經找到一些線索了。」刑亮說。
「是誰?」梁本輝問。
「很可能是你認識的人。我們在阿光寓所的電腦裡,找到他的資料,他就是盜取玩家點數卡的人。」刑亮一頓:「你認識一個叫林仲賢的人嗎?」

Moyashi:後集體回憶香港

大家必須開放「香港文化」的解釋權,接納香港文化不再是單指地理香港上的文化生產與消費,而是作為一種美學風格的存在。8、90 年代的流行文化當然是經典,但不必執著於哪個才是正宗。「香港」是一個文化符號、一種風格選擇,在海外基於經典的重新創作,也可以是「香港文化」的新血。

鴻若遠:未來第二季,先來真人版 ——「魷魚遊戲:真人挑戰賽」

雖然只看了頭 5 集,但參加者已由一開始的 400 多人,驟降至 100 人以下。而每個人的性格亦開始浮現出來,有人渴望和最強的人團結一起,有人則趁機把有機會問鼎冠軍的最強對手除掉,因為人人都知道,團結只是暫時方向,到最後還是只得一人獲勝,所以比自己強的對手永遠是威脅,不管他/她是站在己方還是對面。

低碳想創坊:COP28 淘汰公民社會訴求,最終協議守不住攝氏 1.5 度防線

COP28 加時 23 小時,通過最終協議。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首席談判代表、來自薩摩亞的 Anne Rasmussen 在閉幕聲言指「我們不希望打擾您」,然而最終協議倉卒被採納,最先淘汰的卻是 39 個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小島嶼國家的訴求。

呂嘉俊:壓力大時你會吃甚麼?

當壓力大時你想吃甚麼?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簡單,那些精細的法菜 fine-dining、懷石料理、手工粵菜、北歐採集料理,通通不管用。對壓力大人士來說,這些餐飲體驗並不適宜在高壓狀況下出現,反而叉燒煎蛋飯、茶餐廳炸雞髀、芝士薯條、菠蘿油、忌廉蛋糕、零食薯片、麻辣火鍋才是大家當下最想吃的東西。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3 —— 麻雀比賽中被遺忘的兩個角色:裁判與戥腳

麻雀是個固定人數的比賽,一定是以四人為單位,當分配好後,就不好隨便改變。若是足球比賽,大家多打一個少打一個,或許會影響強弱之勢,但只要雙方同意,比賽還是可以繼續。可是打麻雀就缺一不可了。因此主辦方得準備好一定戥腳人數,以應付臨場需要。

Hong Kong Infosphere:香港政經精英的內地化趨勢

改制後的首屆區議會選舉總算完結,參選人需取得最少三名地區委員會之提名,令傳統本地精英也難以入閘。一直被視為代表本地商人階級的田北辰則提到,其政治團體實政圓桌派出五人參選,但只有一人取得足夠的地區委員提名,最終亦告敗選。而今年,暨南大學就有多達 21 名校友當選區議員。

曾詩敏:「泳不放棄」—— 追夢,自己知道就足夠

週末,隨意在 Netflix 點開了「泳不放棄」(Nyad)觀看。倒是想分享一下,這套講述長距離游泳運動員 Diana Nyad 以 64 歲之齡,完成從古巴至佛羅里達基韋斯特島,全程近 180 公里渡海泳的歷史創舉之電影,讓我有甚麼看法 —— 而當中,不只有純粹熱血的啓示。

唐明:紅樓與政治 02 —— 千金小姐最痛的心病

這三人的表現簡直是一場活劇:寶釵一貫沉穩,不動聲色;寶玉則是知道了也不敢說,湘雲快人快語,毫無城府,脫口而出,寶玉立即給了她一個眼色。然而高明的是,作者只寫了眾人發笑,卻沒有寫林黛玉的反應。

吳家強:街貓關注組(10)

「The Fate」停止運作了。但梁本輝心情仍然激動,他站起來,在小房間徘徊,心跳得好急,對他來說是第一次示愛。說出來後,只覺得懸掛的心,落到某個安穩的地方。
剛才在格鬥都巿裡,那個穿衞衣牛仔裙、背軍綠色背包問貓的女孩,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靈!在一夜可以有上萬人在線的虛擬空間裡,要偶遇她的機率是多少?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2 —— 麻雀在老外和華人眼中的區別

試問有哪個校董會願意借出禮堂,給人家去舉行一場麻雀大賽?哪怕這場比賽根本不牽涉半點賭博成分。因為在華人眼中,麻雀早被定義成發生在掛著霓虹燈的竹館中,某個角落還有著關二哥神位、下面供著祭品及插著刀的薑。即使打麻雀不算是非法活動,但難免都是會跟三教九流、難登大雅之堂等詞彙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