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曾稱蘇聯 T-34 坦克為「世上最好的坦克」。縱使 T-3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挑戰,但始終因成本相對便宜,又可大規模量產,使蘇聯紅軍在戰時生產了超過 80,000 輛各型號的 T-34,產量一時無兩。來到今天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似乎不能複製當年靠藉不斷造新坦克的方法,來補充戰損。
坦克
|共2篇|
【烏克蘭戰爭】新一輪坦克供應,為何重要?
烏克蘭此前一直接收北約東歐成員國提供的蘇式 T-72 主戰坦克,但面對俄軍的 T-90 坦克,未能取得優勢。德國終於同意向烏軍提供豹 2 型坦克(Leopard 2),加上英美分別提供的挑戰者 2(Challenger 2)和 M1 艾布蘭主戰坦克(M1 Abrams),有望讓烏軍突破俄羅斯在東部頓巴斯地區建立的防線,以至奪回被佔領土。不過這些西方坦克能否讓烏軍對付俄軍預計於 3 或 4 月春季發動的攻勢,仍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