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瑞典工作假期的興起,常收到讀者來信,詢問在瑞典找工作是否困難。從宏觀經濟角度和筆者自身經驗來看,我認為如應徵者有適當的學歷和能操流利英語,只要搵工方法正確和抱持積極正面態度,在瑞典搵工不是難事。
Live Norish 北國閒話
|共72篇|
Live Norish:從瑞典暴亂看美國政經霸權
上月瑞典西海岸的哥德堡 Gothenburg 和特羅爾海坦 Trollhättan 發生大規模縱火騷亂,事件做成過百架汽車被焚毀。今次臨近瑞典大選發生的暴亂有如電影「V 煞」的劇情,令政治光譜更趨向杜林普提倡的反移民政黨從中獲利。
Live Norish:北歐社創(二)—— Busking 街頭音樂節
北歐眾多 Busker 參與的瑞典街頭音樂節源於 2010 年。當年,瑞典警方因一名街頭表演在斯德哥爾摩街頭無牌表演而成功對他作出檢控,引起瑞典民眾一片譁然,認為市民的公共空間被侵佔,繼而表達自由受到侵犯。原打算舉辦遊行示威抗議的街頭表演者組織卻一反傳統,認為與其用示威吶喊等方式去訴諸不滿,倒不如讓街頭表演遍地開花,以贏得民眾的歡呼,讓監管部門及瑞典政客正視公共空間使用管理的問題,結果成就了第一屆斯德哥爾摩街頭音樂節。
Live Norish:未來圖書館 —— 百年後解封的手稿
如果走在一個樹林裡,清楚知道百年後這裡每一棵樹都會變成書本,不知感受會如何?想跟百年後書本的前身碰碰面,可以來到奧斯陸北面 Nordmarka,從 Frognerseteren 站走 30 分鐘,探望這一片今年 4 歲的樹林。
Live Norish:北歐社創(一)—— 瑞典長幼共居
「跨代共居」(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是指青年與長者共用居住空間和設施,為歐美社會創新研究以緩解青年住屋問題的對策之一。瑞典知名的社創家 Niklas Adalberth 早年推出計劃,輕鬆地示範了瑞典社會如何實踐長幼共居。透過網站登記付費成為會員後,便可根據地區、喜好、身體健康狀況和業主或租戶配對。
Live Norish:挪威 Z 世代嫌工 Cheap 「瑞典人先返 cafe 工!」
挪威工商會會長 Stein Lier-Hansen 早前在接受當地報章訪問時,公開批評挪威 Z 世代因受惠於國家優厚社會福利制度,以致缺乏工作動機。言論一出,好比香港的「廢青」論在挪威社會發酵,引起不少討論。
Live Norish:北歐大熱像火焰強烈
上月,香港的酷熱天氣警告持續生效超過 348 小時,亦即是自 1976 年以來,香港最炎熱的一個 5 月 —— 炎熱盛夏在春夏交接之時提早踏入,不光是香港,遠至北歐瑞典氣溫皆升至 30℃ 或以上。事實上除了香港,瑞典的炎熱天氣都破了歷史紀錄。北歐多國受熱浪襲擊,瑞典國家氣象局在西南部的哥德堡錄得氣溫達到 31.1℃,是 1911 年以來最熱的 5 月。
Live Norish:在香港 WTO 與上廁所的小確幸
在香港,上洗手間從來不是個問題。由銅記、旺角商場、餐廳到西貢的郊野公園都有衛生的洗手間。但在瑞典「如廁」時則處處都要收費,廁所亦不見得比香港公廁好。在北歐,95% 以上的公廁需付費才能使用,大多是投幣式的,也有密碼鎖的,還有些是到指定地點付費後自己拿鑰匙開門。
Live Norish:「五毛黨」的 Fake News 攻擊
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爆出「通俄門」事件,便有指是俄羅斯「五毛黨」以 Fake News 於選戰期間攻擊民主黨候選人,最後選舉結果與民調預測出現逆轉。英國政府指脫歐公投上同樣有 Fake News 的攻擊痕跡。北歐瑞典大選在即,如何抵禦外國干預大選,成了瑞典國安一大難題。
Live Norish:一場看不見但深受其害的戰爭
北歐中比較少人提及的小國冰島近年迎來一股「淘金熱」。人口只有 34 萬,曾因金融危機而破產的冰島近年以低廉又環保的水力發電,令冰島的數據中心所需的電費比全球其他數據中心便宜了近 30% 到 50%,因而吸引了耗電量大的加密貨幣礦場遷到冰島開業。現時冰島的加密貨幣礦場用電量已經超過冰島全國居民用電量的總和。近年加密貨幣令全球不少人趨之若鶩,很多人不惜千金購買「挖礦」設備。在南韓愈來愈多「阿豬媽」與 Oppa 加入炒幣及掘礦行列,全民皆「挖」,蔚然成風。去年,南韓 Bitcoin 的交易量更佔全球 20%,因為太多民眾購買,政府想推動的加密貨幣監管法案,因民間反對聲音太大而被撤回。
Live Norish:瑞典長者電競戰隊
早在今年 1 月,本地一所青年智庫便建議政府發展電競業,以改善香港產業結構過分單一,促進香港經濟和多元產業發展,開放更多青年的就業選擇。該報告更列出五大建議供政府參考。原本以為電競只是年青人的喜好,想不到瑞典出了一支長者電競戰隊 —— Silver Snipers,扭轉公眾認為「電競選手都是沉溺上網的青年」的這個印象。
Live Norish:美國、北韓的中間人 —— 瑞典
歷史峰會地點雖然未有最終定案,但北韓外交部長李勇浩短期內將訪問瑞典,因此會晤地點有可能在瑞典之說不脛而走。盛傳見面的地點還有金正恩曾讀書的瑞士、南北韓交界的板門店以及地理上最近中俄韓的蒙古國;而一向和美國及北韓友好的瑞典如成為舉行美國北韓峰會地點,並非偶然好運。由外交現實到歷史因素,瑞典外交一直在美國、北韓雙方擦槍走火的發展中遊走,為少數雙方都認可的友好國家。
Live Norish:「瑞典溏心風暴」—— 從 IKEA 創辦人去世看家族理財
中國人有句古語:富不過三代。後人得到先人的財富不懂得珍惜,變得揮霍無度,最終坐吃山崩的故事比比皆是。但自世界近代史上最富有的 Rothschild 家族計劃出一系列的家族理財安排後,大部分歐美富庶家庭都爭相仿效,設立家族信託、家族基金、以家族資産控股集團等傳承財富,IKEA 創辦人 Ingvar Kamprad 就是其中一個家族理財的能手。
Live Norish:從瑞典派發戰時預備手冊看第三次世界大戰
霍金曾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曾經有學者提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後一場戰役,戰爭動用到的核武、原子彈、新研發武器將足已摧毁我們一切的文明。而在今日地緣政治緊張的世界格局,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有爆發的可能。以中立、和平見稱的瑞典近日都為戰爭作準備,為 2018 年添上一絲緊張不安的氣氛。
Live Norish:北歐神話的世界觀(三)—— 雷神繼子冬天箭神
漫畫超級英雄「箭神」跟雷神一樣為 Marvel 英雄,Marvel 漫畫叫鷹眼(Hawkeye),不過香港人可能更關心飾演箭神的 Jeremy Renner 與謝婷婷的緋聞多一點。而在北歐神話中也有一位箭神烏勒爾,他又名 Ullr、Ull,是雷神的繼子。Ullr 有「光榮」(Glory 或 Magnificence)的意思。他是北歐神話中的冬神、雪神、箭術及狩獵之神,住在陰暗無光的紫杉谷(Ydalir)。烏勒爾的藝術作品形象是穿著雪靴,在紫杉谷裡背著弓箭打獵。身為雪神的他在冬天來臨時,會取代眾神之神 —— 奧丁的地位掌管阿斯嘉特(Asgard),可見烏勒爾的地位與雷神一樣崇高,甚至與奧丁同級。在北歐冬天的時節,缺乏食物,北歐人只有依靠打獵維生,他們當然拜烏勒爾多於奧丁,希望箭神庇佑能捕獲多些獵物。
Live Norish:關於外來人口與難民
與香港一河之隔,現已全面接管香港的某國的首都,在寒冬來臨時借了一場大火,乘機剷除市郊的城中村,在幾天內驅逐幾百萬的人口,這種無形的暴力,不把人當人的態度,讓看得早已寒了心的人都能無明火起。低端人口,毫無意外地,這詞在香港一夜爆紅。這四個字,令我想起一個早前在挪威引起關注的調查。調查數據經挪威幾份大報報道,不約而同地起了一個本土挪威人看了不爽,外來人新移民等看到更加是罵聲連連的標題:「移民人口比挪威本土出世的人交少一半稅」。
Live Norish:淺談瑞典街市 Saluhallen
Östermalmshallen 的原址正進行保建維修,在 2018 年才會重開。市政府在原址旁興建了臨時街市,把所有檔口原封不動搬地到新址。建築風格雖然現代了,但街市那份親切和傳統的人情味仍在。也正因如此,Östermalmshallen 的文化保育不只是停留在建築的硬件上,而是街市作為人與人之間通過食物交流接觸的匯聚點。
Live Norish:北歐神話的世界觀(二)—— 北歐的阿修羅
許多文化研究學者相信,印歐語系有著共同的文化,而 Aesir 這個字和原始日耳曼語的 Ansuz、印度梵語的 Asura 及阿維斯陀語中瑣羅亞斯德教的善神 Ahura 有著相同的語源。阿修羅,字義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在印度神話中與提婆神族對抗,有時被視為暴力之神。有部分研究神話學的學者就認為,阿薩神族即阿修羅,和其對立、時戰時和的華納神族可能就是印度神話中的提婆神族。
Live Norish:消失的精靈語 —— Elfdalian
Elfdalian 聽起來像是來自 J.R.R 托爾金魔戒小說中的精靈語,但這其實是一個真正的北日耳曼語系語言,根源自古挪威語,但是自中世紀以來她就孤立地發展,並保留了其他德語甚至冰島語中沒有的古代特徵,最獨特之處是其乃以符文寫成。目前,估計只有 60 個 18 歲以下的人會說 Elfdalian。長期以來,Älvdalen 地區一直在推動 Elfdalian 普及,並希望她在瑞典被正式承認,為後代保留這種文化。也許你會問,為甚麼我們要關心一種瀕危語言?
Live Norish:童話國度的潛艇兇殺案
Køge Bay 的夏天本應充斥著金髮碧眼的泳客,但今天卻堆滿了記者、電視台工作人員及警察。翌日丹麥各大電視台及新聞報紙都以頭條報道 Køge Bay 發現一具頭與四肢都被刻意砍掉的女性軀體,警方經調查後證實遭斷頭及切斷四肢,變成「人彘」的身軀屬失蹤著名瑞典女記者 Kim Wall。相信她被殺害的現場屬發明家 Peter Madsen 第 3 艘自製潛艇「UC3 Nautilus」。這位曾單人匹馬到北韓和海地等國家採訪的記者,卻在相對較文明現代的鄰國丹麥被殺,令人關注記者人身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