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人最原始的本性都源於自然,無為而治,自能化民。但現代政府不管有沒有天災人禍,都唯法而治,當我們為爭取更舒適太平的生活而想出各種「辦法」時,結果卻愈來愈爛。也許我們是時候想想甚麼是「無為而治」。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探討「無為而治」的書籍。
書店們 按題選書
|共53篇|
書店們:風暴過後
今年 9 月隨著一輪短促的十號颱風匆匆來到。作為香港人,我們對打風過後的一切、對打風和工作的微妙關係,再熟悉不過了。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適合在風暴過後閱讀的書籍。
書店們:咪亂過馬路
剛過去的 8 月中,聽說警察比較嚴厲巡查街上亂過馬路的人,有人因此被罰款 2,000 元。對於頻繁的交通意外,重量的罰款有沒有阻嚇作用呢?這也許又關於社會意識、階級,還有群眾行為模式等問題了,還有行人大多是買不起汽車的人。這次就節錄 3 本有關「過馬路」的書籍。
書店們:搞好搞旺「夜市」
最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官方網誌上,聲言要與商家合力「搞活搞旺」香港的夜市,維持經濟復甦動力。但無論是部分美食博覽參展商,抑或一部分網民,都一致看淡。參展商認為,現在港人均往深圳消費,與其搞夜市,不如以七人欖球會、大型嘉年華推動餐飲業。網民指出,現在香港已無特色食物,有消費能力者不在香港,場地租金又貴,況且發牌制度門檻亦高,致使夜市食物已無法以價廉物美作招徠。這次我們就談談「夜市」。
書店們:北方的水浸
早前颱風杜蘇芮吹襲香港、台灣,在擾攘了數日後,一路席捲華東、華北,直到京津地區,連一向有排水系統的紫禁城也不能幸免。為免京津兩市受災,據說地方政府決定排洪至北京西南方的涿州市,致使當地多人無家可歸。我們不能忽視水的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就是水能養育我們,同樣能摧毀我們。以下節錄 3 本有關「北方的水浸」的書籍。
書店們:芭比海默
近日上映的兩齣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無疑成為大家熱議的「大事」,一大堆被稱之為「芭比海默」的迷因圖因而出現,以芭比的粉紅性感女娃娃造型,配上奧本海默的男性科學家的嚴肅形象,呈現有趣的反差,這也是迷因本身的特質。這次我們就談談「芭比海默」。
書店們:照護與被照護
近期有書店貓因為邁入老年,而讓店員面對各種照護上的問題,另外有網媒製作關於動物照護的影片,也引起網民一番討論,令我們萌生談論照護問題的念頭。以下節錄 3 本有關「照護與被照護」的書籍。
書店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昆德拉逝世,令人回想他的小說中豐富的主題,這些主題也反映了昆德拉在生命不同階段中關注的問題。最初的「玩笑」、「可笑的愛」以玩笑對抗極權,「笑忘書」梳理極權生活下的笑與遺忘:80 年代發表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則關注存在的輕與重,也涉及到同時存在於極權與民主社會的媚俗問題。爾後,昆德拉一直從中擴展他的小說母題,比如「賦別曲」、「不朽」、「身份」等。到了封筆之作「無謂的盛宴」,昆德拉告訴我們,只能把荒誕狂暴的世界當成無意義般忽略。
書店們:關於旅行
自防疫結束至今,原來已 4 個月了。踏入 7 月,夏日炎炎,很多人都趁暑假伊始,紛紛出外旅遊。這次我們就以「關於旅行」為主題,以下節錄 3 本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書店們:Beyond
黃家駒及 Beyond 其他成員,在充斥商業化流行音樂的香港社會曾掀起不少波瀾,除了流行曲常見的愛情題材外,他們的歌曲也講親情、理想、種族平等、歷史等,彷彿一股反潮流,也提醒了我們:流行音樂的創作靈感既源自生活,其題材也可以很廣泛,從一人的愛恨到親情、社會、家國,甚至人類、世界。以下節錄 3 本有關「Beyond」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書店們:#metoo
因為早前民進黨內一宗性騷擾事件,令台灣掀起一股 #metoo 潮,很多受害者紛紛公開多年前受性侵、性騷擾及性別不尊重的經歷,被針對者涉及政黨、媒體及娛樂圈不少名人。隨着 #metoo 運動持續發酵,令人們不得不審視性別的權力關係,並反思性別關係的本質。然而性別一向都與某種社會禁忌相關,究竟 #metoo 所受到的關注,會帶來個人權利的提升,抑或讓社會重新接受傳統家庭倫理?以下節錄 3 本有關「#metoo」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書店們:不一樣的藝術家
近日,一代大畫家黃永玉逝世,黃永玉是沈從文的表侄,都來自湘西少數民族鄉村。作為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除了國畫外,他的木刻版畫既吸收西方及蘇聯現代風格,又充滿濃郁的農村風情,並以少數民族為題材,例如早年成名的畫集「阿詩瑪」。黃永玉作品及其人,都作風大膽、率性坦誠,文革時曾因畫睜一眼閉一眼的貓頭鷹而被列為「黑畫」,早前為中國郵局設計藍色兔子作為癸卯年特種郵票畫稿,也被網民責難為「妖裡妖氣」。這次我們懷念這位藝術大師,以下節錄 3 本有關「不一樣的藝術家」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書店們:做鴨
十年前巨鴨首度訪港,近日再次來訪,多少給香港人帶來一點驚喜。巨鴨由荷蘭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 創作,初訪時群情洶湧。這次巨鴨偕同伴雙雙暢遊維多利亞港,自 6 月 10 日開始停駐在維港海面,供市民參觀。大家對巨鴨褒貶不一,但對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 來說,其實已達到其目的﹕讓觀賞者的自我在大作品前消失,從而重獲自由。以下節錄 3 本有關「做鴨」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書店們:Hater 與牠們的產地
現今呢個社會,一出少少名就會有人針對你,有 YouTuber,有 Blogger,有 Busker,有 Superstar,自然也會有 Hater,明的留言柴台,暗的中傷報寸。Hater 好像防不勝防,但又好像宿主和寄生物的關係一樣,宿主就是 Hater 的產地。這次我們來談談 Hater。以下節錄 3 本有關「Hater 與牠們的產地」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書店們:維園家鄉市集
每年 6 月,人們總會在維園裡集會,揮灑汗水和記憶。解封後第一個 6 月到了,這次有 26 個同鄉社團,於 6 月 3 日至 5 日在維園舉辦「家鄉市集」活動,歡迎市民到場品嘗家鄉美食、欣賞舞台表演,以及參與攤位遊戲,彷彿為維園賦予「市集」的新定義,並以「家鄉」的特色,為疫後新時代的香港人加持。
書店們:你的圖書館
這一陣子,公共圖書館有些決定引起了大家的討論,今次我們以「你的圖書館」為題,由各書店想像自己設立圖書館時,會首先考慮購的書,可以是經典、怪奇、另類,甚至令人討厭的讀物。
書店們:漫畫
今次我們以「漫畫」為題,談談我們對漫畫的看法、漫畫怎樣改變人生等。
書店們:小紅書
3 月通關後,一直有大量內地遊客湧至香港,至五一黃金週可謂最高峰。與以往掃貨、用醫院不同,疫後的內地遊客按圖索驥,尋找香港不同景點,甚至在我們想像不到的地點打卡,比如很多人會捧著麥當勞食物到麥當勞道拍照。這些追逐景點的集體行為源於有人在小紅書或其他旅港群組上的分享。作為書店,我們又可以向他們分享甚麼好書,充實他們的旅遊體驗呢?
書店們:愛命運
今次的主題是「愛命運」,源於最近上映的電影「命案」,編劇游乃海及李春暉想出一個令人再三推敲的故事框架:從命理大師幫人改命的故事,叩問命運的實質。林家棟飾演的主角說:「人的悲劇,就是要戰勝命運。」此語道出古希臘悲劇的精神 —— 人愈要戰勝其自身的命運,就愈落入命運的桎梏。
書店們:五四
五月四日快到了,不論在中國大陸、台灣抑或港澳,對五四運動均有官方或半官方的紀念活動。五四運動已發生超過 100 年,作為北京學生反對凡爾賽條約山東省決議而發起的政治運動,它被認為與新文化運動關係密切。它的意義,如學生提倡的德先生、賽先生等,至今仍被討論,但因其民族主義訴求的緣故,國共兩黨至今仍重視其歷史。這次我們就以「五四」作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