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境內有 99% 是水,國內 1,190 個島嶼中超過 80% 海拔僅 1 米。有別於擁有廣袤陸地的國家,游泳對於馬爾代夫人來說,不只為強身健體及求生,更是保護海洋生態、捕魚及參與旅遊業的重要技能。但很多年輕馬爾代夫人,尤其是女孩,卻不懂游水。
Tan Ha Lam
|共1319篇|
中國呼籲女青年:對高價禮金說不
「紐約時報」報道,中國聘禮金額近年大幅飆升,在一些省份平均約 14 萬人民幣,不少人難以負擔而無法成婚。面對人口及結婚率皆降的威脅,官方就想到打擊高昂聘禮,以鼓勵適婚者成家。
【烏克蘭戰爭】罪犯當僱傭兵,死後也獲軍葬?
俄羅斯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會聘用罪犯作僱傭兵,他們若在烏克蘭戰鬥中陣亡,遺體會被運回原本的居住地。有些人希望為「捐軀者」舉行英雄式葬禮,但亦有人無法忘記「罪人」作戰前所犯惡行。像這樣的道德爭拗,正在俄羅斯各地爆發。
「有汽」民族主義:印度本土品牌挑戰可樂百事
印度工業巨頭 Reliance 重新推出歷史悠久的本地汽水 Campa Cola,計劃利用懷舊情懷及民族主義情緒,加上龐大零售網絡及減價攻勢,挑戰百事可樂及可口可樂在印度的地位。
【非常敏感】審稿員確保書刊政治正確
「敏感內容審稿員」(Sensitivity reader)一職於西方出版界存在多年,負責檢查原稿中欠敏感度、刻板印象等內容,過去工作主要集中於兒童書籍。但發生 #MeToo 及 Black Lives Matter 等社會運動後,他們成為出版界的重要把關者,減少作者被「炎上」的機會。
印度神廟爆鼠患,卻苦於不能殺生
位於印度東部普里市的賈格納寺(Jagannath Temple),是最受尊崇的印度教朝聖地之一。但如今寺內老鼠為患,牠們會偷吃貢品,又咬爛神像身上的衣物。工作人員則苦無對策,只因宗教聖地不能殺生,其他驅趕方法亦怕打擾神明,以致聖地鼠患不絕。
【Cyborg 前哨】先多一隻機械拇指
在遊戲衍生動畫「電馭叛客:邊緣行者」中,人類能夠將身體部分換成機械,要讓肉體變強,只需升級「零件」及植入升級晶片。現在,人機合體(Cyborg)正逐步實現,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研發機械拇指,證明可增強人體能力,未來有望設計出更多機械身體部分。
垃圾堆滿巴黎街道,但法國人表示支持
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退休金年齡改革,引發當地清潔工人罷工抗議。事件持續超過半個月,街頭垃圾堆積如山,旅遊勝地「光之城」巴黎瀰漫著一股臭味,但大多數巴黎人都不介意,有旅客甚至表示支持。
無線耳機,電池續航力衰退即成廢物
智能電話逐漸摒棄 3.5mm 耳筒插頭,無線耳筒開始成為人們日常外出必備配件。但方便以外,這種無線體驗也造成難以維修的電子垃圾。近日「華爾街日報」專文指出,大多數藍牙耳機均存在一大問題 —— 體積太小,不可更換電池。
蛋包飯助日韓首腦卸下心防?
南韓總統尹錫悅日前抵達東京,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為兩國首腦自 2011 年以來首次正式會晤。因二戰時日本企業強徵韓國勞工爭議而緊張的日韓關係,有望暫時緩和,民間亦關心兩國首腦,如何以經典洋食蛋包飯建立友誼。
【Soul Monday】以蔬菜為主角的床邊故事
孩子偏食不吃菜,令家長大感頭痛,但抗拒蔬菜,有時可能來自幼童對陌生食物的恐懼。有研究指出,當蔬菜融入故事,孩子在更熟悉蔬菜來源及特性後,就不會嫌棄這些有益食物。所以,由西蘭花、茄子、蘆筍、菠菜為主題的故事電子書亦因此應運而生。
【適者生存】切爾諾貝爾流浪狗 DNA 出現變異
在 30 多年前,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周邊地區的居民被迫撤離,不少人只能遺下他們的寵物犬。數十年來,寵物犬的後代在切爾諾貝爾禁區(Chernobyl Exclusion Zone)繁衍生息,近日有研究發現,這些流浪狗的核心基因或已能適應毒性極高的棲息地,這將有助了解身處化學及輻射環境,對野生動物及人類產生的潛在影響。
男性避孕藥即將面世,但男性會用嗎?
全世界高達一半的懷孕是意外,最終女性都必定要承擔身心以及各方面的後果,因此有人質疑,即使男性專用避孕藥即將面世,也不見得男方會認真做好避孕措施。但近日有研究反駁這類批評,稱對男性避孕藥的需求前所未見,男人已經準備好分擔避孕責任。
PFAS:藏於廁紙,無法消除的「永遠的化學物」
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無處不在,不少更存在於人類的日常用品之中。研究發現,將用完的廁紙沖進馬桶,送往污水處理廠,或是造成重大污染的原因。
醉駕的另類功用:車直送烏克蘭當後勤
自去年 2 月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得到各國軍事援助,包括美國承諾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英國的軍事訓練、德國計劃提供豹 2 坦克(Leopard 2)等,最近更收到來自拉脫維亞的醉駕充公車,用於當地軍事後勤工作,讓違法司機被沒收的車輛可重用於正途上。
3.11 十二週年:河豚成福島漁民福星
河豚是一種處理不當就能致命的美食,對被 2011 年核災破壞的福島漁業來說,牠們則是救星。當地漁民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自 12 年前日本東北部發生災難級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熔毀後,已沒太多好消息,被稱為「福虎」(福とら)的虎河豚再次點燃他們的希望。
【BBC 都報了】喜多川性醜聞,為何日本主流傳媒保持沉默
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推出專題節目,探討日本男偶像搖籃 Johnny’s 事務所創辦人 Johnny 喜多川多年來的性侵醜聞。雖然醜聞流傳已久,雜誌「週刊文春」早已刊登過涉及多位受害人的報道,但日媒大多選擇沉默。即使這次節目令人嘩然,仍沒有日本主流電視及報章願意多作報道。
類生酮飲食,或對心臟有害
不少有減肥經驗的人都試過生酮飲食,強忍口腹之欲,減少甚至不吃碳水化合物,以加快變瘦。但近日有研究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LCHF)的「類生酮」飲食,可能與較高水平的壞膽固醇有關,增加罹患動脈阻塞、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威士忌與真菌:天使的分享,居民的噩夢
威士忌為愛酒之人帶來快樂,但其生產過程卻令一些人極度困擾。在美國一間威士忌酒廠附近,房屋、汽車及樹木被酒精揮發引起的黑色真菌覆蓋。首位對此類「威士忌真菌」進行分類的真菌學家 James Scott 指出:「我會說這不僅僅是一種麻煩,而是確實具破壞力。」居民即使不斷清潔,也趕不及其生長速度。
【以神之名】聲名狼藉的攝理教,如何向日本大學生傳教?
Netflix 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揭露南韓新興宗教「攝理教」(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教主鄭明析的性侵惡行,當中現身說法的受害者是香港人,並為男星方力申女友,因此引起廣泛關注。2006 年鄭在性侵民事訴訟敗訴,其中一位受害者為日籍前信徒。案件引起日本民眾騷動後,全國大學開始設法防止攝理教滲入校園。然而,日本的攝理教信徒卻是有增無減,專家認為這與其獨特的傳教手段有莫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