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持續失控,政府對 11 個地區再發佈緊急狀態宣言,呼籲市民避免非緊急或必要的外出,亦要求食肆提早於晚上 8 時關門。日間人流大減,夜市幾乎全禁,令飲食業再受痛擊。有東主遂請客人「默食」,也有知名漫畫家提倡「獨食」,希望能保住食店的一線生機。
Ann Wong
|共1085篇|
在囚人士,難有疫苗?
牢獄之中,既有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的大魔頭,也有反抗極權、遭受迫害的政治犯。可是,無論囚犯出於甚麼原因被關,很多國家都未優先安排他們接種武漢肺炎疫苗,或因讓他們最先接種而反遭非議。即使全球多例證明,這些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及健康狀況參差的監獄,早已是一個個疫情重災區。
男士也怕冷?疾病的徵兆:手腳冰冷
最近天寒地凍,你是否有種錯覺,好像穿再多衣服,也難感到暖意?其實怕冷絕非女性「專利」,只是為保男子氣概,願意承認同受困擾的男士們少之又少。有醫生警告,只顧逞強裝瀟灑,忽視手腳冰冷等症狀,有可能影響新陳代謝及免疫力,甚至增加患癌風險。
社交媒體當道,黑手黨也需要「小編」
今時今日,做江湖大佬也不容易,不只要有小弟打打殺殺,還要找個「小編」宣傳營銷。「金融時報」發現,意大利南部一些黑手黨頭目正跟隨潮流,在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設立帳號,就像做正經生意的企業般,建立個人「品牌」(branding)。
東京武肺患者:等候入院,或等著餓死
距離東京奧運開幕不足 200 日,武漢肺炎卻在主辦城市急速擴散。都政府公佈,截至週日,確診後卻仍「等候安排入院.療養」者多達 6,930 名,較 1 個月前飆升 9.2 倍。必須住院卻要在家輪候的個案相繼出現,獨居者憂慮「不是病死就是餓死」。都內床位緊張兼人手不足,若再有全國性爆發,長等送院的問題恐會波及其他病人。
巴黎青年新消遣:去塞納河畔釣魚
「紐約時報」形容,塞納河是巴黎的生命之河。數百年來,兩岸既有愛侶散步談情,也有工人出身的退休人士垂釣。不過,現在塞納河畔多了一批年青釣者,他們的作風格外「瀟灑」,釣起一條就拍張照,在社交網站發帖後便把魚放掉,甚麼也不帶走。為的是甚麼?
武肺是醫好了,嗅覺卻回不來
嗅覺喪失作為感染武漢肺炎的典型症狀之一,有時候是患者最初甚至唯一出現的病徵,更多時候就連味覺亦告失蹤。大部分人在治好武肺後,嗅覺和味覺便隨之回來,但少數個案持續「無味無嗅」數月,連醫生也說不準何時才能回復正常。這種生活對身心健康的打擊,遠超我們想像。
抗疫長遠之計:日本加快告別踎廁
日本政府再對東京都等地區發佈緊急事態宣言,但僅靠商戶縮短營業時間,並請市民盡量避免外出,對於阻止疫情擴散,始終只是權宜之計。不少地方政府遂把防疫重點,放在學校及食肆等公共場所的洗手間 —— 因為時至 2021 年,踎廁竟還遍及全國,加快換成有蓋的座廁,成為各地當務之急。
增聘公務員來解決問題,卻帶來更多問題
南韓行政安全部本週公佈,2020 年韓國居民登記人口約有 5,183 萬,較前年減少 2 萬多人,原因是該國首次出現「死亡交叉」現象 —— 出生人口 27 萬多,死亡人口卻逾 30 萬,造成人口負增長。弔詭的是,文在寅執政以來,平均每年增加近 3 萬名公務員,比李明博在任時多出 14 倍。為何服務對象減少了,提供服務者反而變多?
疫情柬埔寨:「安心」進食的野味
雖然柬埔寨疫情相對緩和,但經濟重創仍難避免,在失業率持續攀升之下,愈來愈多人被迫「轉行」,紛紛改去抓老鼠。據「經濟學人」報道,此舉原來一石二鳥,既能解決稻田裡的鼠患,還能把獵物「出口」到鄰國越南,因為當地在武漢肺炎爆發後,竟還有不少人愛吃野味。
艱險我奮進:投考醫護人數急升
過去一年,全球人類目睹醫生、護士、公共衛生官員及研究員,在這場持日曠久的抗疫戰上,如何犧牲時間、體力甚至性命,治療病患的同時,助大眾克服危機。雖然疫症未見平息,近日甚至出現新變種,令前線醫護更加吃力,但年青一代未有因此畏懼,反而深受鼓舞而欲加入其中,報讀醫護的人數喜見增幅。
該說再見了,5 個對於營養的常見誤解
新年依始,吃飽睡飽過後,又是時候高呼「我要減肥」、「我要多喝水」、「我要活得更健康」等例行目標。其實它們達成不了,除了是努力得(太)少,也有可能是努力錯了。持牌營養師 Jessica Wilson 近日為「華盛頓郵報」撰文,點出 5 個對於營養的常見誤解,助你朝新年大計,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正因世道艱難,便利店更要「年中無休」
日本醫療系統崩潰在即,政府呼籲市民避免外出,以免疫情持續惡化。除夕、元旦長假休息的百貨店及超市,因此明顯增多。但便利店業明知每逢年末年初,客量最少而人手最缺,大多數卻仍堅持年中無休。一些加盟店店主坦言,「蝕住做」也繼續營業,只因疫下市道艱難,沒有本錢和勇氣叫停。
再見矽谷:科技公司何以轉移陣地,逃離加州?
自從 1938 年,惠普(HP)兩名創辦人在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一間車庫創業後,矽谷從來都是雲集頂尖科技企業及人材之地。不過,甲骨文公司及從惠普分拆出來的慧與科技(HPE)接連宣佈,將把總部遷往德州,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亦表示經已移居當地。這波「出矽谷記」到底因何而起?
疫症大流行,催生無朋友的男人
男人老狗,三五成群,不是喝酒就是看球,頂多抱怨一下工作,再聊聊名車美女。但武漢肺炎爆發後,無法再去酒吧,也沒愛隊可捧,他們至此驚覺,過去稱兄道弟的日子,原來都只在風花雪月。真正困擾自己的前途、感情甚至健康問題,卻礙於面子而從未多說。如今才想跟知己談心,是否為時未晚?
文在寅自豪的「K 防疫」,反成第三波疫情推手?
上週六起,南韓單日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患者徘徊千宗,到了本週一,單日死亡人數為破紀錄的 13 名,危殆及嚴重患者激增 20 人。若情況持續,研究預測到明年 3 月,或會單日新增 5,000 新症。多份報章砲轟,總統文在寅自豪的「K 防疫」模式,如今反成醫療系統重擔,他卻繼續吹噓,禍害全國人民。
【專訪】諾貝爾獎遺落之人 —— 病毒學家朱桂林
華裔病毒學家朱桂林教授(Qui-Lim Choo),是最早找出丙型肝炎病毒的三大關鍵人物之一,但今年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人,卻只有率領團隊的 Michael Houghton 教授。朱桂林成了遺珠,卻未糾結於此。相比起個人得失,這位傑出科學家更重視團隊合作,而且他笑說:「我就喜歡找東西。」
同居孤獨死
長者在家離世,同住親人卻無力向外通報,直至 4 天後甚至更久,方為他人知曉。這種「同居孤獨死」,近年在日本開始增多。「讀賣新聞」報道,光在 2018 年,東京 23 區、大阪市及神戶市便有 204 宗個案。一些人因有認知障礙或卧病在床,無法傳達屋內親人已死一事,凸顯了高齡化社會的新問題。
醫療系統快將崩潰,日本醫護年關難過
日本第三波疫情惡化,單日新增感染個案及重症人數同創新高。爆發全國最大感染群組的北海道旭川市,以及重症病床使用率逾 7 成的大阪府,需由政府派遣自衛隊護士支援。東京醫師會更警告,大量高齡入院或情況嚴重的病患,使前線人手不敷重荷,醫療系統快將崩潰。但當局仍未叫停支援項目 Go To Travel,甚至準備明年迎接海外旅客。
「武肺觀」不同,愛情友情決裂在即?
人人心裡都有一把尺,當量度事物的標準不一,感情再好也會產生裂痕。日本醫科大學特別教授、心理內科醫生海原純子早前撰文,指武漢肺炎爆發,對一些年青男女的人際關係產生龐大壓力。由於防疫意識及生活環境有別,令昔日親密非常的摰友、戀人,因為「武肺觀」差異而決裂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