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壇眼下的大事,雖然始終是脫歐,但希望隨著選舉結束,相關安排塵埃落定後,英國會跟從其他西方國家,對香港事務給一個說法。
石Sir 居英記
|共67篇|
石 Sir:影響一生的電影 ——「因父之名」
「伯明翰六君子」當年被捕於 11 月 22 日,前兩年居於伯明翰期間,每經過案發地點,都讓我所起這冤案的教訓。今星期就是明伯翰六君子事件 45 週年,就讓我在這裡談一下這黑警冤案,告訴讀者,黑警所做的一切,人民不會忘記,早晚會被結算。
石 Sir:「V 煞」紀念日 —— 英國 Guy Fawkes Night
英國每年 10 月底 11 月初,就常有人在家後園放煙花。原來為慶祝 11 月 5 日的 Guy Fawkes Night。Guy Fawkes 是誰,讀者未必知道,但代表 Guy Fawkes 的面具,各位一定熟悉。對,就是那個「V 煞」面具。
石 Sir:新舊居英港人之別
大概新一代居英港人就有能力突破「自己人圈子」的群居心理,少有整天價地跟其他港人圍爐,能融入本地英國人圈子,明白本地人文化,懂得跟本地人溝通,就算說不上有國際視野,最少也有英國人視野。這份能力,在今次港人抗暴運動中,幫助港人爭取英國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實居功不少。我有幸認識一班能融入英國生活,但仍心繫香港的香港人,實大感欣喜。
石 Sir:英國留學新政策 —— 可助移居英國?
畢業 4 個月內要找到工作,更要在期間說服僱主為員工申請工作簽證,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幾年到英國讀書的,除了一部分繼續升學外,其他絕大部分畢業生都離開英國。但上個月英國政府宣佈,由 2020 年起,英國學生簽證政策將改回 2012 年前的版本,即是海外生的學生簽證將會包括畢業後兩年。學生於該兩年可留在英國居住及工作,而毋需另行申請工作簽證。
石 Sir:英國人看香港逆權運動
香港人的全球運動,公眾宣傳獲取關注已有初成。取得關注後,要深耕細作發展成實際動力,卻仍要世界各地香港繼續努力,因為除了勝利,我們並無選擇。
石 Sir:當香港老師示威遇上中國學生
遊行當日,有從中國來的示威者,低調參與香港人的集會,甚至偷偷送上小字條表達對港人支持。我得知以後,也暗暗希望或奢想,在對面的示威區那些中國留學生,只不過因受壓力不得不參與而已。但願這不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石 Sir:移民兩年 —— 寧願移民是錯的
若今天香港百姓不論貧富皆生活安定、政府開明、政策有序合理;年青人可在海邊陽光下撿撿貝殼、在電子遊戲內攻城掠地、在激光音樂中載歌載舞,過年青人本來應該過的生活,只餘石 Sir 獨在英國天天抱怨後悔,痛恨自己錯誤的移民決定,亦於願足矣。
石 Sir:香港人向新首相的呼聲
香港人實應把握首相換屆這機會,盡力一試,嘗試把香港問題帶入英國議會。若讀者中有人居於英國,我請讀者也為香港人添一點力,參與簽名運動,發信要求所屬國會議員為港發聲,支持香港。
石 Sir:英國人看反送中
行文之際,香港政府仍舊龜縮,反送中五大訴求無一得到回應,暴警仍舊大棍大棍無差別打擊示威者、市民、記者以及議員。這個非常六月七月,香港人辛苦了。但香港人的努力不會白費,英國以至世界各地的人,都注視著這城市,為這城市提供力量。
石 Sir:香港藍絲父母
對著活在平行時空的父母,幾十年來都沒法改變其想法,移居英國前幾年也早已放棄遊說,也不寄望回港幾天會有甚麼突變。回港省親,只求看顧一下,確認他們身體無恙,嘻嘻哈哈聚幾天天倫。他們既要迎接美好中國新世界,唯有希望在那個我沒法理解不能欣賞的世界裡,有他們的生存空間。
石 Sir:倫敦.六四.反送中
行文此刻,香港跟中國仍有一點點區隔,但送中條例一旦通過,連這一點點分別都消失了,恐怕我就不得不認真考慮向香港政府申報國籍變更,以後都以英籍身份回港好了。
石 Sir:英國虛擬銀行
這些新式銀行的部分創辦人,正正是因為受不了傳統銀行的不濟,而推出自家銀行,以靈活機制提供切合日常需要的服務,衝擊落伍的傳統銀行,固有 Challenger Bank 之名。提供的服務因切合日常需要,不少都辦得有聲有色,在較年輕的人口中,頗受歡迎。
石 Sir:倫敦入院記
這是石 Sir 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坐救護車、入急症室及第一次吊鹽水。整個過程雖然每一點都有點慢,但英國醫護人員都細心友善,讓人感到安心,不知這是普遍情況還只是石 Sir 出路遇貴人,但這經驗總算讓我對英國醫療系統多一點信心。
石 Sir:倫敦地鐵(悶)遊記
搬到倫敦後,現在又重投逼地鐵的生活。在倫敦,上下班繁忙時段月台雖沒那麼擠擁,但月台比香港的窄小,總讓人覺得一不小心就會被人撞下路軌去似的。而且車站設備殘舊,燈光晦暗,站內通道縱橫交錯,左穿右插猶如迷宮,讓人頭暈轉向感覺鬱悶。
石 Sir:難以喜歡倫敦
這繁忙的都市生活,其實正是當年離開香港希望避免的生活方式,誰知時也命也,輾轉反覆又跑到另一大城市去重投這種生活,實不能不嘆句「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石 Sir:讓人心煩的脫歐
英國人好像普遍都覺得事情搞垮了總有人來收拾殘局,處事馬虎,年多來在日常生活中已多次見識。原來在英國政壇如此心態也相當普遍,這幾個月實讓我大開眼界。
石 Sir:港式餐在倫敦
早前我在網上談起在家做港式菜,提到突然想吃茶餐廳食品。有朋友說倫敦有著名的「龍記港式茶餐廳」,我特此到倫敦市中心尋訪,卻發現原來龍記已結業了。唐人街一帶其實還有標榜港式的餐館,但菜單上卻實在沒有幾多港式茶餐之寶。石 Sir 無奈,唯有在家多炒幾次港式豬扒意粉以祭饑腸。
石 Sir:搬家與 Spark Joy
搬家雖然煩人,但也有個妙處 —— 每一次你都不得不重新檢視一次你家裡的每一件東西。
石 Sir:伊斯蘭國少女還有權回英國嗎?
事情相當複雜,首先少女離國時只是 15 歲,並未成年,到底應以罪犯或受害人視之,已難定奪。而就算少女現已達成人之年,若未通過調查審訊,也不可以就憑一通電話訪問就判定她犯下戰爭之罪。而就算她確有犯下戰爭之罪,其孩子亦是無罪之身,若少女英國國籍一直有效,其所生孩子因此是英國國民,政府有法律責任保障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