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推動背後充滿政治盤算,除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爭,也逐漸引起發達國家內部不同意識形態路線的文功武鬥,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就被人「左右」開弓,陷入一個進退維谷的局面。
搜尋結果
|esg/|
Ryan Fung:石油公司漂綠同謀只有 Google 關鍵字?
世界能源轉型正在加速,但沒有人能猜到,化石燃料時代到底何時才能終結,背後原因是石油公司除了「做實事」轉型,似乎也在積極地「漂綠」,嘗試走出一條看似平衡經濟收益,又能保護環境的「去碳化」之路,實質上卻更似是自欺欺人。非政府組織「對抗數碼仇恨」(CCDH)早前發佈研究,指出幾大國際石油公司在 Google 投放大量廣告為自己「漂綠」。
ESG 欲善其事,先把高管薪酬與 ESG 指標掛鉤?
近年來愈來愈多公司已把 ESG 指標(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加進獎勵計劃,以激勵管理層制定提升 ESG 表現的措施。最新一間響應此做法的國際企業就有連鎖咖啡店星巴克。
【ESG 投資】ESG 數據平台爭鳴,如何管理?
可持續是近年投資的當紅主題。市場上的金融產品及上市公司所使用的 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衡量方法與數據多不勝數,投資者或會因此感到困惑。ESG 評級機構於是應運而生,參量各項 ESG 指標,標榜能幫助投資者挑選有社會擔當又環保的公司。日前,名為 ESG Books 的數據平台正式推出,旨在為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免費的 ESG 數據。
ESG 氣候披露趨勢:統一報告準則
英國政府於今年 10 月底宣佈,將立法要求大型英國企業披露氣候相關的財務資料。從 2022 年 4 月 6 日起,超過 1,300 家在英國註冊的大公司和金融機構必須強制披露與氣候相關的財務資訊,包括各大上市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擁有逾 500 名員工及 5 億英鎊營業額的私營公司。披露準則將根據「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CFD) 的建議設定,為 G20 集團中首個強制大企業按 TCFD 進行氣候披露的國家。
【COP26】ESG 投資熱潮升溫,綠色金融卻鬧人才荒?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正式展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投入龐大資金,重頭戲之一是綠色金融。兩年來疫情嚴重打擊經濟,ESG 成為投資者的新寵,認為相對穩健及具增長潛力,相關投資規模達 1.65 萬億美元。市場熾熱,企業求才若渴,市傳有本地公司以月薪 10 萬聘請 ESG 策略師,「人才荒」到底有多嚴重?
在 ESG 年代,市場需要公平手機嗎?
公平手機(Fairphone)於 2013 年創立,主張促進社會公平及對環境友善。面世 7 年,它的成績如何?在講求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的年代,市場又是否需要所謂的「公平手機」?
【ESG趨勢】聯合國 IPCC 氣候報告,對商界有何意義?
聯合國領導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於 8 月 9 日發佈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物理科學部分。IPCC 可謂科學界研究氣候變化最具分量的國際組織,集世界各地學者之力撰寫氣候評估。今次報告由 234 位科學家,基於 14,000 項研究合撰而成,獲其他學者多次評審,綜合評估氣候變化的真實性和迫切性,是科學界最新及最重要的紅色警告,為各政府減排政策堅實的基礎及推動力,亦是企業 ESG 趨勢的啟示。
Ryan Fung:經濟學不能逃避氣候革命
在萬變社會,「革命」是一個敏感詞,但資本市場確實正在變革,尋求一條新出路,修正嚴重右偏的資本主義,以應對近在咫尺的氣候災難,檢討新古典經濟學派(Neoclassical economics)的掣肘。
ESG「社會」支柱疫下抬頭?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司營商,以往多談論到企業社會責任(CSR)、社會負責任投資(SRI)。現時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之中,以 E(環境)執牛耳,「氣候金融」潮流聲勢浩大,S(社會)鋒芒未及。但在 2021 年,大流行疫情爆發一年有多,各國航運、旅遊、飲食業仍大受打擊,富人得益於金融量寬措施,窮人卻朝不保夕。隨著社會風險暴露人前,ESG 的「社會」支柱亦愈來愈重要。
【圖解】ESG 投資來了:三大迷思
投資是為未來創造財富。投資者在分析一間公司的價值和前景時,首要固然是考慮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投資界亦愈來愈多談及公司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的表現。有些人對 ESG 嗤之以鼻,以為 ESG 只為求掌聲,難以為公司創造價值,甚或要以公司的盈利表現作為代價。事實並非如此。以下是其中三項對 ESG 常見的迷思和誤區。
ESG 評估應考慮塑膠影響?
近年,投資界在分析一間公司的價值和前景時,愈趨會考慮企業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的表現。鑑於塑膠對環境影響深遠,企業如何應用塑膠,也該納入 ESG 評估之列。
ESG 成商學院新科目寵兒?
我們對商業社會的印象,一向都是唯利是圖,「講金唔講心」。但商界近年吹起新風,在分析一間公司的價值和前景時,會考慮企業在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方面的表現。ESG 在商界炙手可熱,商學院也敵不過「供求關係」,開設更多有關可持續投資的課程。
Ryan Fung:ESG 最強潔淨能源是「氫氣」
在 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的世界,煤炭不能碰、天然氣只是過渡、太陽能和風能也被批評不夠環保,彷彿未有「共主」。但硬要抉擇的話,新能源之中,氫氣似乎就是「最接近神的男人」。
Ryan Fung:ESG 指數相對穩定之謎
說穿了,香港金融市場的 ESG 發展,仍停留於打嘴炮層次,聲大大,無貨賣,就算有投資者想認真投資 ESG,中港股票也無近乎無股可揀,倒不如直接認購歐美 ESG 基金或 ETF。
Uniqlo 拼 ESG:員工和顧客都期待以久的牛仔褲
位居平價服飾業全球第三、日本國民服飾第一品牌 Uniqlo 的母公司迅銷集團,一年就要銷售約 4,000 萬條牛仔褲,對改善製程也不遺餘力。2016 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牛仔褲創新研發中心(JIC),由曾在 Edwin 等大廠擔任設計師的松原正明領軍,旗下約二十位來自各國的設計師針對設計、素材、製造方法等進行研究。
Ryan Fung:曲線要講明 —— 海洋公園需要保育
發行綠色債券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把發債得來資金,用於綠色項目之上,例如一些再生能源、能效提升、防止污染及污染管制、廢物管理、水資源及廢水管理,以及綠色或低碳建築等相關的工務工程之類。但香港有綠色項目嗎?
Ryan Fung:ESG 咁大件事無人講
ESG 咁大件事無人講?2020 年政經波譎雲詭,某國人因為亂食野味、殘害大自然而引起全球連鎖反噬,一系列在石油、天然氣價格暴跌後的反思,引起整個地球思考永續之方,也令資本市場意識到全球健康與環境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