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

|共28篇|

樂施會:在旱地與高地 —— 小農求生記

許多小農辛勞栽種,礙於氣候變化和供應鏈層層剝削等問題,卻長期在朝不保夕的漩渦中掙扎,無法脫貧。據世界銀行 2016 年的統計,在全球 8 億極端貧窮人口中,便有 8 成居住在農村地區,以糧食生產為生,當中 95% 居住在南亞、東亞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即是說,為我們提供糧食的人,卻是最貧窮的人群,甚至要每晚餓著入睡,公平嗎?

樂施會:初見玉樹

在高原拍攝,除了擔心高原反應,天氣是最大的挑戰。明明陽光普照,漫天飛雲,突然狂風驟雨紛至沓來,豆大的雨點夾雜著細雪,氣溫即時急降到攝氏零度或以下,我們只能急忙走入牧民的帳篷躲避。我們一身狼狽,牧民從容不迫,笑意盈盈的用他們最珍貴的酥油茶招待我們。身處如此嚴酷的生活環境,每天和大自然搏鬥,仍樂天知命,牧民的堅毅和韌力,令我佩服。

樂施會:阿祖學整糖 —— 見證民間小食的誕生

社會發展步伐愈快,舊的東西愈容易消失。但傳統文化中不乏好東西等待我們去發掘和保留。1月初,陝西迎來隆冬,下了八年來最大的一場雪,但在富平縣流曲鎮,有一個廚房仍然忙碌著,冒出的蒸氣充滿著香甜的味道,匠人們正埋頭苦幹,趕在新年前製造有數百年歷史的民間美食「瓊鍋糖」。裡頭的故事,源於樂施會的一個農村項目,不但帶動保存這傳統造糖技藝,更協助農民種植造糖需要的優質食材,發展小農的生計。

樂施會:訪羅興亞人,細聽逃亡經歷

在當地最大的難民營巴魯卡里,我們看到延綿千里的山丘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帳篷,而每個帳篷都有一個逃命的故事。我們探訪了卡利達(化名)一家。他患有肺結核,肩膀和肋骨曾遭武器所傷,需由他人用毛氈包裹,掛在竹枝上抬著逃生。由於趕急逃亡,連衣服及食物也來不及執拾,孩子更在途中患上了皮膚病和腸胃病。我們走進空空如也的帳篷跟他們聊天,卡利達說他家最急需的是有營養的食物和太陽能燈:「最小的孩子只有 8 個月大,需要吃有營養的食物。而且,冬天快到 ,白天變短,晚上妻子和孩子要摸黑步行到公用廁所,十分危險。」他的妻子補充說,很多婦女也急需衞生用品。卡利達一家的經歷只是冰山一角,由家鄉逃亡到難民營,他們徬徨無助,每日都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聽到這裡,我們揪心無比。

樂施會: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家門貼上「我 18 歲前不會結婚。」為甚麼?

在孟加拉,雖然法例訂明女性的最低結婚年齡為 18 歲,但童婚問題在當地僻遠的鄉村地區依然普遍,很多父母將女孩視為家庭負擔,她們往往在 13、14 歲時,就被迫輟學,由父母安排嫁給陌生男子,一生未嘗自由戀愛,更無法探索個人志趣,發展潛能。全球,有超過 7 億名女性,在兒童階段(即 18 歲以下)便被迫結婚,而孟加拉是童婚率最高的 10 個國家之一。

樂施會:滅貧之路 —— 在不公平的土壤上長出了公平貿易

要打破貧窮的循環,公平貿易是其中一條出路。樂施會積極支持他們一起推動社區發展項目,協助小農提升自信和能力,長遠推動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而從國家及國際層面倡議推行惠貧政策,則能解決導致貧窮的結構性問題。現時,樂施會積極透過政策研究及發表報告、倡議及公眾教育等工作,推動社會公平、公平貿易和其他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樂施會:為開珍珠奶茶店而努力 —— 台灣移工的故事

One-Forty 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是一間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新創非營利組織。自 2016 年開始,One-Forty 在樂施會的支持下展開「移工人生學校」項目,讓東南亞移工在台工作期間,有機會學習實用的營商知識和技能,提升他們規劃生涯的能力,以利他們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One-Forty 又每月籌劃「東南亞星期天」,透過有趣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台灣民眾與東南亞移工的接觸和對話,建立同理心,建立更多元、友善的社會。

樂施會:南非,其實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到了項目點探訪,沒有看到極度貧困,卻看到聽到由政府上層到下層所製造的不公義。這次旅程讓我思考,作為一個扶貧發展機構,如果要讓我們的介入行動變得有價值,必須眼光長遠,從解決問題的根源入手。也許,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當權者,都需要反省自身的責任。都需要問問自己,如何才能減少腐敗,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決策,增加透明度,讓援助變得有效,讓社會學習如何改善管治。

樂施會:再生能源供水系統助肯尼亞 取用食水更方便

天旱嚴重打擊肯尼亞,圖爾卡納郡已持續 18 個月沒有降雨,加上持續高溫,郡內六成水井枯竭。不少村民都要長途跋涉去取水。天旱令河流湖泊等水源變得混濁,就算能取水飲用,亦容易因為飲用了受污染的食水而患上霍亂等傳染病。旱情又令地下水位降低,村民要把水井挖得更深,取得的水卻很多時是鹽份或氟化物過高,不宜飲用。樂施會積極推出新而耐用、具成本效益的技術來解決圖爾卡納郡的食水問題,但最新的一份災情評估指出,東非旱災可能延續至 2018 年 4 月。災情極之嚴峻。

樂施會:六月「非」餐——東非糧食危機

樂施會聯同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培幼會(香港)、香港救助兒童會在本月舉行「六月『非』餐」行動,目的是集結救援組織之間的力量,一起喚起市民對東非糧食危機的關注,並籌款支持各國際救援組織的救援工作,包括向災民提供應急糧食、緊急醫療、清潔食水、及治療營養不良的人。

樂施會:米,話唔關你事?

所有的稻米都是由農夫種出來,只是很少人記得。他們的處境,你又知道嗎?早前在印度,有超過 100 名來自南部的農民,自 3 月開始,到首都德里進行大規模示威,用標奇立異的手法,例如剃半邊頭髮和鬍子,希望引起政府關注農民面對的問題。

樂施會:勞力.士 真正的香港之光

香港人來去匆匆,往往忽略了這班在我們身邊辛勤付出的基層勞工。為了使更多市民明白他們的辛勞,樂施會聯同策展人謝至德一起舉辦「勞力是……#窮得只剩份工視覺藝術展」。我們期望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呈現基層工友的辛酸以及背後的不公平現象,藉此加深公眾了解在職貧窮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與我們一起推動政策改變。

樂施會:甜蜜蜜生產線 助埃塞俄比亞小農改善生活

全球氣候變化衝擊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氣候變化令降雨變得不穩定,大大影響當地小農戶的生計。小農當中,大部分土地由男性持有,女性農民沒有地權,連種植農作物發售的機會都沒有,缺乏收入,陷入貧窮。樂施會與夥伴支持 5,000 多名當地農婦養蜂取蜜,逐步發展成「甜蜜蜜」生產線,將蜜糖運送至國內外發售,更出口遠至歐盟,助婦女脫離貧窮。

樂施會:消除貧窮,是夢不是夢?

聯合國於去年 9 月總結了「千禧發展目標」,並訂立了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涵蓋消除極端貧窮、減少貧富差距、性別不公平等範疇,是未來 15 年世界發展的藍圖。新的目標不只要減少貧窮人口,更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當各國領袖充滿雄心壯志,希望 2030 年達致「零貧窮」,但原來全球普遍民眾卻對滅貧工作感到悲觀,而且並不知曉極端貧窮人口於過去 20 年已成功減半。

樂施會:你快樂過生活 我拼命去生存

我跟隨樂施會到埃塞俄比亞東部索馬里地區,當義務攝影工作。當時的埃塞俄比亞已連續 14 個月沒有下雨,出現旱災。強烈的日照令原本已經乾旱的土地出現龜裂現象。在曠野感受到灼熱的空氣如燃燒肺部一樣,還帶股濃濃的鹹魚味,原來在村落四周,有不少動物已渴死,伏屍於赤地上,散發著陣陣的腐屍惡臭。情景、味道至今仍歷歷在目。

樂施會:十年回望,泥土芬芳——我與拉市海的十年

麗江市玉龍縣拉市海濕地面積雖然不大,僅有區區 9 平方公里湖面,匯水面積約 260 平方公里。因為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導致無論是湖畔村寨還是山上村莊,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生態環境破壞。村民們生計因而陷入困頓無著,為爭奪資源而時有內鬥、本土文化式微難以為繼……凡此種種,都是當今中國不同地方社區共同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