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地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外飛地」,意即與本國分離、被其他國家包圍的領土。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該地區只有北愛爾蘭般的大小,被立陶宛、波蘭和波羅的海包圍,深入北約腹地。伯明翰大學國際安全教授 Stefan Wolff,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俄國在加里寧格勒的軍事部署。
軍事
|共160篇|
陶傑:烏克蘭戰爭的東西方心戰
北約暗中已經介入烏克蘭戰場,這一點沒有疑問。俄羅斯已經多次高調宣示:一旦發現歐洲北約國家協助烏克蘭作戰,一定會將戰爭升級。現在俄羅斯到底有多少確鑿的證據?如何將戰爭升級?
英女王服務國家的起點 —— 汽車維修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因「偶發性行動不便」,缺席國會開幕大典,令人們關注女王的健康。今年適逢伊利沙伯二世在位 70 週年,當地正籌備一系列慶祝活動及回顧展覽。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WM)早前便有特別發現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仍是公主的伊利沙伯,在本地輔助服務團(ATS)服役的影片及照片。
莫斯科號沉沒,無休止的艦艇與導彈爭論
本月 13 日,烏克蘭兩枚海王星反艦導彈擊中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致其沉沒。烏克蘭的說法得到美國官員證實,俄羅斯則宣稱莫斯科號的「彈藥被引爆而受損,拖走時在暴風雨中沉沒」。若烏方所指屬實,莫斯科號就是繼 1982 年英國潛艇擊沉阿根廷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後,最大型水面戰艦被擊沉。俄軍損失旗艦,掀起海軍水面戰艦和反艦導彈優劣的熱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國防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許瑞麟指,這些爭論還將持續。
金仔:俄烏戰爭的前世今生(二)—— 北約的初衷和角色轉變
北約由冷戰時一個兵精糧足的軍事組織淪落到口惠而實不至的紙老虎,正正是這次俄烏戰爭的根本原因。
【烏克蘭戰爭】馬里烏波爾最後堡壘:鋼鐵廠
俄羅斯早前聲稱,已控制烏克蘭沿海城市馬里烏波爾(Mariupol),但情報消息指,依然有烏軍負隅頑抗,最後據點是東南部的鋼鐵廠 Azovstal Iron and Steel Works。該處為歐洲最大型冶煉廠之一,擁有龐大的地下碉堡,近千名平民婦孺還在地底避難。
【烏克蘭戰爭】有名有姓與寂寂無名的陣亡俄軍
北約估計,自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有 7,000 至 15,000 名士兵喪生。一個月的兵員損失數字,已大抵於前蘇聯士兵在持續十多年的阿富汗戰爭死亡人數。基輔方面稱,截至 3 月 28 日有 7 名俄國將軍、至少共 15 名高級軍官喪生。而其他寂寂無名的陣亡俄國士兵,想要在本國內追查他們的名字、人數,則可能要面對「假新聞法」的威脅。
小灰:烏俄戰況評論
北約要保護的不止是烏克蘭的國土,亦是其作為自由世界的一員所擁護的民主自由理念,這亦註定烏克蘭不能永遠保持中立,因為自由民主永遠都站在權威專制的對立面,雙方的衝突是歷史的必然、也是無可避免的。
與普京和談,能談得出和平嗎?
俄烏兩國本週於土耳其舉行新一輪和談,澤連斯基稱願意考慮「中立」這項條件,但堅持必須確保烏克蘭「領土完整」。有美國智庫戰略專家分析,雖則達成協議可避免生靈塗炭,但普京為出爾反爾慣犯,倉卒立和約只會後患無窮,甚至可能使澤連斯基失去民心。
陶傑:普京的烏克蘭棋局大誤判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將近一個月,戰績貧乏,大出全世界意外。其中原因,首先是侵略的一方,如果是極權國家,缺乏「集體領導」的決議論證,由某一排或某一軍事強人支配局面,必然發生誤判。
紳士大哥:豐臣秀吉征韓不為求勝只欲穩定政局 俄烏之戰是否如出一轍?
戰爭,有時目的就在於戰爭本身,而非一定要希望得到甚麼成果,這是我所理解的文祿慶長之役。不知今天普京所走的路,是否也是有著類似道理?當年的戰事以豐臣秀吉病逝而日軍退兵作收場,俄烏戰事又會以怎樣的走向告終?
陶傑:俄烏戰應否設立禁飛區?
香港爆發 Omicron 疫情,眾醫生紛紛發表高見,由袁國勇到盧寵茂,由何栢良到許樹昌,據說香港的疫情就是戰爭,自然有各種專家指點迷津。英國也一樣。首相約翰遜發表激勵人心的道德演辭,軍事智庫和退休將領,連日來紛紛發表對俄烏戰況發展的專業意見。
【烏克蘭戰爭】送上力量和祝福的民間後援
烏克蘭戰爭踏入第四週,多個城市受到俄羅斯的猛烈炮轟。烏軍的防衛部隊拚死抵抗,但他們並非孤軍作戰。在全國各地,很多平民自發組織起來,各盡所能為前線提供後援。這些武器、護甲及食物,為士兵們送上力量,以及平安回家的祝福。
【烏克蘭戰爭】趕不走俄軍,卻可取勝之法
俄羅斯擁有的壓倒性軍事優勢,加上開戰初日便攻佔基輔一個軍用機場,令很多專家都以為烏克蘭首都快將失守。但兩個星期過去,俄軍卻始終苦於推進。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俄方固然有其戰術錯誤,只是烏克蘭人的戰略、防禦力,以至於對市貌的了解,都是他們得以捍衛基輔至今的關鍵。
因應俄烏戰爭,新加坡的軍事現代化計劃
1965 年新加坡獨立建國以來,被馬來西亞、印尼等強鄰包圍,不單生存至今,更一躍成為世上其中一個最富裕的國家。縱使無險可守,新加坡一直堅持軍事自主,厲行強制軍役,塑造全東南亞最高科技的軍隊。當南海衝突威脅東南亞和平,俄烏戰爭牽動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新加坡也在 3 月初宣佈將進一步軍事現代化,建立「數碼防衛與情報軍部隊」。
陶傑:核戰烏雲之下的國際異象
英美似乎對普京心理性格進一步激進化、發動核戰,缺乏應急準備。
【烏克蘭戰爭】甚麼是戰爭罪?
俄軍入侵烏克蘭期間,傳出使用集束彈攻擊幼兒園、轟炸哈爾科夫(Kharkiv)市中心造成平民傷亡、使用真空彈等消息。人權組織指控其以平民為目標,以及無差別襲擊學校和醫院,違反國際戰爭罪法。自 2015 年起,烏克蘭宣布接受國際刑事法院(ICC)行使管轄權,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本週三確認,將立即調查自 2013 年以來,涉嫌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罪行。怎樣的行為構成戰爭罪,有特定國際標準。
小灰:烏俄戰況更新
俄軍初期的戰略,應該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動員圍堵烏克蘭的各個城市迫使其盡快投降,因此走的都是較快捷的公路。但如此公開的進軍,反而令俄軍車隊完全曝露在烏軍無人機的空襲威脅之中。
【烏克蘭戰爭】逆流:進入戰區的志願兵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日宣佈成立「國際軍團」,呼籲國際志願者加入對抗俄軍後,全球各地陸續有退伍軍人響應號召,有人向烏克蘭大使館申請入伍,部分人則沿難民潮路線,逆流進入戰區報到,準備好與烏克蘭人並肩作戰。
陶傑:誰是烏俄戰爭的幕後金錢贏家?
由此觀之,拜登種種奇怪的幕前對白,看來就不像是老人痴呆之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