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正全速城市化,聯合國估計 2050 年之前,全世界會有 3 分之 2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方。城市化帶來的污染,向來是人們關注的議題,但用傳統的方法收集土壤或空氣樣本去分析和監察污染物,則成本高且費時。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 Kate Smith、Diane Hanano 和 Dominique Weis 就共同撰文,建議從看似微不足道的蜜蜂著手。
Peter Pang
|共61篇|
厄瓜多爾謀殺率暴跌,歸功於黑幫合法化?
在世界任何地方,極少有政府承認黑幫是合法的。例如在香港,假如隸屬或自稱是三合會社團的成員,均屬違法;在美國,雖然參加幫派並非犯法,但不少幫派成員會參與違法行為,因此政府亦建立資料庫作監視。厄瓜多爾本是個犯罪率較高的國家,在 2007 年,政府頒佈把黑幫合法化,令人震驚,但更意想不到的是,在十多年後的今天,謀殺率暴跌了。
自我覓食、耕種的城市人
城市文明為我們帶來方便,起居飲食都能夠依賴市場買賣,而不用靠自己耕種食糧。雖然有些人逃離城市回歸田園,但美國男子 Rob Greenfield 所做的更為極端:百分百自給自足。他到底如何單靠耕種和出外覓食過活?
英國大學生「請槍」寫論文,現實卻是黑吃黑?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道,不少大學生會「請槍」找人代寫論文,現在卻被對方反過來威脅。高等教育質素保證局發現有些代寫論文的公司要挾學生付更多錢當作「掩口費」,否則代價是向學校公開他們作弊的事實。
迷思:室內盆栽真能潔淨空氣?
園藝早不只是女士或老人家的興趣。根據美國 2016 年的國家園藝調查報告,參與園藝種植的人比例達至 77% 。每個人種植盆栽的理由都不一樣,若想把它們當作空氣清新機,則恐怕不要對其作用抱太大期望。
美國人變得佛系的趨勢,與心理健康有關?
近來流行說「佛系」,但有多少人真的能夠以佛系的態度應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人際交往、職場工作、家頭細務等,無一不向我們施加壓力。為應付生活帶來的心靈苦難,愈來愈多美國人轉投佛教懷抱,大西洋雜誌最近就有文章報道這個現象。
德語中,富有的是巨人,窮人就是蟾蜍?
節儉是德國人的民族性,談到錢,人們總會小心翼翼。要他們掏腰包難,只因他們財不願露眼,可能就連從口中直接說出來也不太願意。我們很難理解德國人的錢到底有多神秘,世上亦甚少國家會跟德國一樣,有著千變萬化對「錢」的稱呼。
歐盟國家怎樣才會褫奪國民國籍?
上個月有投奔伊斯蘭國的新娘 Hoda Muthana 和 Shamima Begum 意欲返國,引起社會關注,歐洲政府並不打算接納這些「叛徒」:英國政府打算撤銷其公民身份;德國内政部和司法部亦同意此等做法並為此鋪路。德國傳媒「德國之聲」則藉此歸納出,令歐盟國家國民非自願喪失國籍的條件。
大學生生活費來源:賭錢?
老一輩香港人愛說:「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這種以小博大的投機心態當然不限於父母輩。不少大學生都會「小試牛刀」,藉投資或賭博來賺筆快錢,而資本則是學生資助或學生貸款。近年在英國校園這類情況甚為嚴重,只是原因不盡相同,他們可能是為兩餐和水電房租。
與世隔絕:中國農村老人的現實
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數十年,埋下了許多社會問題,隨時間過去終於浮現,其中一項便是人口老化。特別是居住在農村落後地區的老人,長期與世隔絕,忍受著艱難的晚年生活。最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就訪問了其中幾位。
機械人 —— 人口老化困境的幫手?
南韓、德國和日本等國家,都面對著人口老化問題,需依靠更先進的機械協助填補勞動力。豐田研究所的行政總裁 Gill Pratt 被問及關於認知障礙症的問題時,就表示自己之所以身任此職,主要原因是因為公司對於衰老問題的關注:「人們都在變老,我們如何能夠利用科技改善生活質素,是一個與所有人相關的問題。」機械人將如何幫助人類面對此趨勢?
大學生新常態:滴酒不沾
英國人的飲酒文化聞名於外,他們喜歡三五知己到酒吧喝酒。而對於不少剛進入大學的年輕人來説,他們都剛好到達合法飲酒的年齡,酒精自然變成聚會、派對不可或缺的飲品。在放縱青春的大學環境下,不少人本來滴酒不沾,最後也逃不過朋輩壓力,但愈來愈多學生拒絕合群。
韓國遊戲產業正被中國吞併?
在 2019 台北國際電玩展上,設有一道 9 米高 32 米闊的投影水幕,播放著韓國網絡遊戲公司 NCSoft 手機遊戲「天堂 M」的新職業宣傳影片。如此排場,只因為此遊戲自推出以來,便一直在台灣 Google Play 的排行榜上,但韓國遊戲公司的風光,還可以長存嗎?
為何人類總愛虐待機械人?
人工智能叛變是電影的熱門題材,創造物超越創造者的控制,確實令某些人心有警惕。但演戲歸演戲,時至今日始終還沒有出現這些邪惡機械人,人們卻已經開始虐待機械人。這到底是怎樣的心態?
印度何以成為 YouTube 最大商機?
近來在 YouTube 社群最熱門的話題,必數網絡紅人 PewDiePie 和印度音樂公司 T-Series 之間的「戰爭」。PewDiePie 的頻道多年來擁有最多訂閲人數,但這個王者地位正被後者步步進逼。事實上,印度人極愛用手機觀看影片,他們使用 YouTube 的頻率之高,好比我們使用 Google 搜尋器一樣,這個習慣更逐漸影響網絡世界的發展。
3 個人們「以為」能預防感冒的方法
科學昌明,人們都傾向相信科學,撇除迷信。縱使如此,我們會發現上一輩存有的迷思,仍然一代接一代傳承下去,例如感冒這回事便是個好例子。
愈討論愈堅持己見的時代,如何討論才有意義?
既然人類有能力理性思考,為何我們會經常做錯決定?甚至在事實面前,也要堅持無理的觀點?在與別人爭論時,我們經常能察覺對方的偏見,覺得自己相對中立。然而,人類其實就是無法做到毫無偏見。英國一個互動劇場告訴你,討論才可以得出最好的決策。
情緒化進食:愈傷心愈吃,愈吃愈傷心
網上流行的一張 meme 這樣說:你傷心所以你吃東西;你吃東西所以你肥;你肥所以你『又』傷心…… 這樣的惡性循環,往往是情緒化進食種下的果。有研究認為,當我們無法有效調節情緒,即情緒失調(emotional dysregulation),情緒化進食便成為紓緩情緒手段之一,亦是其中一項導致 BMI 上升的原因。
科幻故事的起源
科幻小說,乍聽會令人聯想到人工智能、外星生命、時空旅行等,似乎跟高科技都脫不了關係。但其實科幻題材的發展已有數百年,現今題材所涉及的範圍極為龐雜,有想過在科學落後的中世紀時期,也有科幻故事嗎?
當孤獨不是你享受的事
孤獨是現代都市人常有的感覺,種種原因數之不盡。有人想要擺脫孤獨、或者勸別人擺脫,甚至就連政府都要干預,任命孤獨部長著手處理。無奈孤獨感就像個無底深淵,人們身陷其中後,會變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