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

|共47篇|

救世軍:抱抱您 —— 全面服務為照顧者加油打氣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份「憂」往往讓照顧者忘記了自身的身心健康,以致回過頭來,才發現身心早已傷痕累累。我們的 3 位母親在照顧過程中,與她們的孩子不斷角力,身心俱疲,但有幸在照顧路上得到我們社區關懷服務的全面支援,孩子才得到改善,同時她們也獲得身心支援,從而釋放壓力,慢慢放下擔憂,重新學習愛自己。

救世軍:青年重拾自信變「明日之星」

家恩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並不理想,學校建議她到「展亮技能發展中心」修讀證書課程。畢業後,她找到一份與設計相關的工作,卻因為未能適應工作及面對客戶所帶來的壓力,短短一星期便辭職。她重新審視自己的前路,但礙於內向、焦慮及挫敗的經驗,令她自信心偏低,對將來亦沒有太多期望。偶然之下,家恩認識了救世軍社工,並參加「展翅青見計劃」成為計劃學員,期望計劃能有助改善其現況,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

救世軍:以人為本 全人教育澤社群

學校不僅是一幢建築物,更是教育學生、支援老師及啟發家長的搖籃。在學校工作上,除了知識的教導外,以人為本才至為重要。從事教育工作達三十五年之久、現任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學校(下稱皇后山學校)校長的勞耀基一直堅信關愛與尊重師生及家長,培育學生發展及學懂愛人愛己,才是學校應該做的工作,這些信念可從他於救世軍學校的工作略見一斑。

救世軍:家長成為輔導員 助人助己

今日的家有時如像戰場,家長們面對日常壓力,毫無喘息的機會。這時,同路人的理解及互相扶持,便顯得無比重要。阿英因為家庭經濟及學歷稍遜,缺乏自信及社交生活。然而,在救世軍朋輩家長輔導員華華與 Jojo 的陪伴下,阿英得以抒發情緒,也因為這兩位同路人而慢慢打開心扉。

救世軍:我在地上第二個家

「我很難以筆墨形容對部隊(教會)的感覺,因為已融入我的成長中。」1956 年,年幼的羅素芳因經歷風災和火災,與家人搬到竹園徙置區。當時,救世軍竹園隊在那裡進行救濟工作,因而接觸到素芳一家,從此便結下不解之緣。素芳不但從中認識神,更開始與部隊一起編織她生命中一個個小片段。

救世軍:擲鏢少年成長記

「預備擲飛鏢時,身體要稍為傾前,手肘呈 90 度,這就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拉後…… 就讀中四的周敬豪(豪仔)流暢地介紹飛鏢這個運動,在投擲飛鏢時目光炯炯,每支飛鏢都能有力地命中他想投擲的地方,其銳利的眼神及專注力令不少人讚歎。可是,兩年多前的他卻是個不與人交流的沉默青年。

救世軍:修復與孩子愛的關係

「她不是單純的怕我,而是對我有恐懼。」這是女兒豆豆(化名)對媽媽小甘(化名)的感覺。小甘是一位在職媽媽,因為自己有不少未能處理的問題,導致影響與女兒的關係及成長。最終,小甘向豆豆就讀的救世軍樂民幼兒學校求助,經轉介後由駐校社工吳姑娘提供輔導,重新修復母女關係。

救世軍:告別露宿 重過健康生活

曾經露宿及寄居快餐店的俞國南(John),幾年前受家人離世打擊變得嗜酒如命,弄得自己疾病纏身,進出醫院成為日常。兩年前參加了救世軍「標星計劃」後,John 擺脫了酒癮,更為自己定下目標,不再空虛度日;自言不擅社交的他,甚至當起了義工,重新建立健康的社交生活。

救世軍:走出我的人生路

每個人在尋找自己的出路時,都有不同的經歷。有些人很早就定下目標,朝著目標進發;有些人會在尋找自己的路時處處碰壁,因人而異。就讀中六的芷恩學習能力較弱,完全不清楚自己接下來的方向該如何走。幸而,經過學校介紹,她參與了救世軍的「童望 Teen 空」計劃,得到寵物美容的實習機會,因而確立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救世軍:舞出自信與成就

下課後,一班小學生在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的舞蹈室排練。他們分成兩組 —— 低年級舞蹈組(低舞組)及高年級舞蹈組(高舞組),穿著華麗的衣服,跳著喜氣洋洋的中國舞。細心留意,會發現這班舞蹈組成員有男有女,與一般學校傳統的全女班不同。

救世軍:擺脫隱閉陰霾 重上職場

29 歲的 Kenny 曾長時間隱閉在家,九年來沒有任何工作,每天靠上網度日;家人看在眼裡雖不是味兒,卻因兒子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他們對這情況也無從入手。直至接觸到救世軍「E.A.S.Y. Job 青年師徒計劃(師徒計劃)」,Kenny 成功「脫隱」重返職場,在烘焙界找到志向,更尋獲與人相處的自信。

救世軍:青銀交流的藝術橋樑

當年青人把藝術帶入長者生活,可以產生怎樣的奇妙作用?來自救世軍「Teen E.無縫」計劃的一班青年導師,運用藝術治療,與單位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一起創作,讓他們抒發情緒感受,重燃信心,又以笑容打破隔膜,嘗試了解銀髮一族的內心世界和需要,令彼此建立起深厚關係,實踐青銀共融。

救世軍:共倡社會共融

在救世軍油麻地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的一個活動室中,一班小朋友正在畫和諧粉彩畫,抒發自己的心情,畫畫之餘還互相「打鬧」、嬉戲,氣氛融洽。這班小朋友被香港主流社會標籤為「少數族裔」,更普遍的是「南亞裔」,只因為他們的外觀、膚色及所屬族群跟香港主流社會的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