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看了最近的電影「『鬼滅之刃』上弦集結,前進刀匠村」後感到非常失望,原來只是前一季最後 2 集加上新一季第 1 集,完全不作剪輯,純粹把幾集合併上映,即使在「總集篇」的角度而言,也是的確誠意欠奉。
Moyashi 末日風情畫
|共485篇|
Moyashi:半世紀的死刑囚
3 月 13 日,東京高等法院決定把「袴田事件」發還靜岡地區法院重審。這宗日本著名的死刑冤案,在事隔 57 年後終於等到翻案的機會,但事主袴田巖已年屆 87 歲,直到開始重審程序的 2014 年為止,已經當了48 年階下囚。
Moyashi:那些將會被 AI 取代的人類
當我們討論「工作取代論」時,經常誤會人類勞力會被工具取代,但事實是人類從來沒有被取代。現實一直發生的是技術取代技術,工具取代工具,然後懂得使用新技術和新工具的人,取代使用舊技術和舊工具的人。
Moyashi:解僱你的議員
真名東谷義和的「伽斯」(ガーシー),在去年 7 月的參議員選舉中,以 NHK 黨代表的名義參選並勝出。他由一名專講娛樂圈八卦的 YouTuber,晉身成為日本參議院國會議員。然而,他當選後從來沒有參與過任何會議,結果在 3 月 15 日的議員投票中,幾乎全票通過下,被決定褫奪國會議員的名銜,是自 1951 年以來首次。
Moyashi:聖地巡禮廣告雜誌
新海誠「鈴芽之旅」的植入式廣告接近排山倒海的程度,以他的名頭來說,這當然毫不意外。鈴芽外帶到車上的麥當勞、在月台上喝的 AQUA 礦泉水,全部都是行銷廣告。廣告從品牌商品擴展到現實空間,東京 JR 御茶之水車站是其中一個重要劇情的地點,鈴芽拿著礦泉水猛喝的場面被放大,貼在站外的自動販賣機上。商品銷售和觀光旅行被連結在一起,在今天的影視產業叫這作「聖地巡禮」。
Moyashi:戲內戲外的天馬行空
電影其中一個高明之處是對於「多重宇宙」的詮釋,能夠貫通戲內戲外,假作真時真亦假,連電影本身甚至觀眾也體現了這個概念。「亞裔」是個貌似統一的稱呼,但從語言文化、國族認同、地政衝突、到世代差異,實際包裹的元素卻是雜亂多元。電影以貌合神離的家庭作為隱喻,安排每個成員都操不同語言或方言,體現了所謂的「亞裔」其實是一群自說自話的不同人。
Moyashi:廁所爭奪戰
跨性別女廁論其實是半桶水的命題,如果真的要打破固有的性別概念,則沒有必要區分男女,男女廁之分根本是多餘的。於是,最終邏輯不是「跨女能不能進女廁」,而是「廁所不分性別」。
Moyashi:新海誠與他的風景
對於新海誠的電影,你可能會忘記他的故事,但絕對不會忘記他的風景。精細得近乎病態的光影和細節,普通的車站鐵道與街角草木都美化得不現實。風景是新海誠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沒有之一。
Moyashi:內容農場的社會意義
如果要為內容農場分類,基本上有兩種,一是純粹把網上已有的文章轉載,藉大包圍的方式登上搜尋頁面的前端;二是輯錄社交媒體上的熱話及留言,借聳動的標題獲取流量。無論是哪一種,通常都被認為是垃圾資訊的源頭,人人得而誅之。
Moyashi:左鬥左鬥左
部分性別多元的支持者不樂見遊戲暢銷,因為該系列的原作者 J.K. 羅琳曾發表不少具爭議性的言論,被批評是「恐跨」和「恐同」,結果身為作者卻在遊戲作品中被「取消」。即使是次的遊戲製造商多次聲明 J.K. 羅琳沒有參與開發,仍惹來不少人呼籲杯葛遊戲,雖然從銷售成績來看,這並沒有成功。
Moyashi:抖音退化論
抖音的 CEO 周受資在早前的訪問中,講出「不允許自己的孩子使用抖音」的發言,引發網民冷嘲熱諷:果然自己的孩子是個寶,他人的孩子是棵草。雖然他的理據是因為自己孩子未達 13 歲的年齡限制,但大家都知道年齡限制條款只是一個笑話。
Moyashi:性善經濟圈
有意見認為迴轉壽司是本著人性本善,相信顧客只拿自己吃的壽司,不會沒事污染在迴轉帶上的壽司和公用餐具。然而有關事件暴露了迴轉壽司制度的弱點,現實有人真的會為了出名和點擊率,作出損人不利己之事。靠自律和善性的自助餐飲似乎走到盡頭,於是壽司郎才會如此重視事件,民事索價毫不留情,就是為了挽回大眾對制度的信心。
Moyashi:壽司恐怖襲擊
於是那名少年的人生基本上是完蛋了,在眾多的林木中,他怎說也成為了最大的一棵。他成為了食物類「XX 恐怖襲擊」的典型案例,同時成為了相似概念,例如「打工恐怖襲擊」(バイトテロ)的參考對象。他的出現導致許多過去已經沉澱的事件再次被轉載,當將來有類似的事件出現時,他也會是最先被轉載。
Moyashi:信者得救的文化遺產
發掘、辨別和考據事物的真假,屬於考古學的範疇,但探究事物的社會意義,則屬於民俗學和人類學的範疇。在後者的角度,「真」的重點其實不在於物件,而是珍重物件的人。在物質文化裡,即使東西還是一樣的東西,但轉個角度,意義就變得不一樣。
Moyashi:訪問的人與被訪問的人
在義務訪問的關係中,受訪者因甚麼理由而拒絕授權是毫不重要的,因為他本來就擁有在任何時間因任何理由退出的權利。沒有授權的訪問內容就不能夠使用,製作者花費了多少時間精力也不是考慮因素,這是訪問方法論中本來就存在的風險。
Moyashi:肺炎的食用期限
日本政府在 1 月 20 日透露會在春季實施傳染病分類調整,結果一星期後就正式宣佈,新冠肺炎將在 5 月 8 日調整為「第五類傳染病」,與一般流行性感冒同級,國家不再承擔醫療支出。這也就意味著日本經過 3 年的時間,終於正式脫離疫情體制。
Moyashi:YouTube 裡外的 City Pop
兩星期前,美國單人獨立樂團 Ginger Root 初次來日演出,在接近零宣傳下,加場後門票仍售罄。制作人兼樂手 Cameron Lew 在謝場時說,幫助他越洋演出的贊助商,除了購票入場的觀眾,還有 YouTube 的演算法。
Moyashi:新年、新中國與新宗教
本文刊出之際,應該已經是農曆年初六,新年算是告一段落,但有關「新年」的爭論還不會完結。農曆新年的英語翻譯是「Lunar New Year」還是「Chinese New Year」?兩個翻譯似乎都通,但有在美華人不同意,一手把商場海報撕了下來,結果被警察帶走。
Moyashi:然而我不知他是誰
每當有關於名人的新聞,不管是結婚生子、得獎抑或過身,在網絡論壇上總會有人說一句:「Who?」,也許再配上一張「銀河守護隊」的迷因,意思就是「我不認識他,他有這麼重要嗎?」
Moyashi:中國人的多重宇宙
但既然在多重宇宙的維度裡,連香腸手指的世界都有,那麼存在覺得自己是香港人的楊紫瓊和關繼威的宇宙,也沒有甚麼奇怪,說不定還有在香港出生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