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辦公室拿走一支筆、一把剪刀,嚴格而言均屬盜取「公司資源」,只是大部分資方不太計較。但若然人人都帶走一點東西,確實令人頭痛。「華爾街日報」報道,隨著上班族回到辦公室,茶水間的餐具亦不斷消失,並帶來各種麻煩。
Hugo Sze
|共1196篇|
失散的「家庭」,200 年後「團聚」
沒有甚麼比一家人齊齊整整更重要。17 世紀安特衛普(Antwerpen)肖像畫家沃斯(Cornelis de Vos),繪有不少全家福或家庭生活題材的作品。1626 年,沃斯繪畫了父母子三口之全家福,但後來畫作分裂成「父子雙人像」(Double Portrait of a Father and Son)及「一個女士的肖像」(Portrait of a Woman)。直至最近,丹麥 Nivaagaard 美術館與荷蘭藝術歷史學院(RKD)的合作研究,成功團聚畫中三人。
賀建奎當年基因編輯的女孩,現在還好嗎?
中國生物物理學家賀建奎,早前獲批「高端人才通行證」來港,後來又被宣佈簽證無效。香港媒體自然關心「高才通」申請者有無申報案底,而對上週出席第三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的部分科學家來說,最關心的可能是當年經賀建奎編輯基因後誕生的 3 個女孩,今天狀況如何。
5 成機會違反人權法?英國的「非法移民法案」
英國內政大臣柏斐文提出的「非法移民法案」充滿爭議,BBC 體育節目主持人、足球名宿連尼加,就因為在 Twitter 批評該法案,一度遭 BBC 暫停其足球節目。儘管法案目前已通過二讀、英國需要解決大量非法入境難民船隻、庇護申請積壓等問題,但法案是否可行、會否牴觸「人權法」,始終成疑。
拯救奧斯卡收視:你還會看直播嗎?
奧斯卡頒獎禮早已不單是美國盛事,還是國際影壇焦點。不過關心獎項的人雖多,典禮收視率卻令人憂慮,事關 2021 年就創下了史上最低收視紀錄 —— 只有 985 萬名電視觀眾收看。去年收視反彈至 1,536 萬人,但也只是歷年倒數第二低,與 10 年前超過 4,000 萬人收看相比,其吸引力恐是大不如前。電視轉播多年來持續流失觀眾,新領導層希望今年可以扭轉局面。
寧可集體失憶:美國的納粹之夜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站在盟軍一方對抗軸心國,不過戰前法西斯主義也曾在美國宣揚。1939 年 2 月 20 日,親納粹組織德裔美國人聯盟就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了一場 2 萬人參與的親納粹集會。導演 Marshall Curry 早年無意中發現這場晚會的片段,就在 2017 年製成「美國納粹之夜」(A Night at the Garden),重新提醒人們美國史中一段被遺忘的過去。
「西線無戰事」,成敗也因「荷里活」?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即將舉行,今年 10 齣最佳電影入圍作品中,奪獎聲勢最大的可謂較早前已橫掃其他電影獎項的「奇異女俠玩救宇宙」,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的德語電影「西線無戰事」亦有望成為繼「上流寄生族」後另一部非英語最佳電影。但德國電影評論界似乎對「西線」另有意見。
助人脫離邪教,首先別要否定他
邪教可怕,更可怕的是旁觀者清但熟悉的人深陷其中,想幫助對方脫離邪教又苦無辦法。最惡劣的後果,可能是當事人為了邪教信仰跟自己關係決裂。如何幫助身邊的人認清邪教真面目,需要技巧。
西巴布亞民族解放軍爭取獨立,脅持人質可行嗎?
2 月 7 日,紐西蘭籍機師 Philip Mehrtens 在印尼巴布亞被武裝分離組織西巴布亞民族解放軍(TPNPB)脅持,事件至今已持續一個月。TPNPB 向 BBC 印尼表示,在西巴布亞獲承認獨立前不會釋放人質;但當地坐擁各類豐富資源,難以想像印尼政府會為毫無瓜葛的外國人而放棄。
PMC Ryodan:俄烏戰事中,神秘的青少年次文化正在冒起
冨樫義博漫畫 HUNTER×HUNTER 裡,有個實力強大的強盜組織幻影旅團,每個成員的蜘蛛紋身上有個數字,組織也有別稱「蜘蛛」(クモ)。受這個專門搶劫盜竊的旅團影響,俄羅斯青少年之間最近興起一種名為 PMC Ryodan 或 PMC Redan(ЧВК Реданом)的次文化。他們通常會穿全黑的 4 號蜘蛛制服,聯群結隊行動,但有傳各地的 PMC Ryodan 成員參與毆鬥,甚至一切都是烏克蘭方面建構的偽次交化,危害俄國國家安全,政府要嚴厲打擊。
長命百歲不是夢,一輩子太長怎麼辦?
一個人大約接受 20 年教育,工作 45 年,到 65 歲退休享受餘下人生;三階段人生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不過人類預期壽命一直延長,香港一個 2020 年出生的男嬰,平均預期壽命 82.9 歲已算低估,超過 90 歲實在不足為奇。更漫長的人生,或者需要另一套活法。
俄烏戰爭:俄軍面對的坦克困境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曾稱蘇聯 T-34 坦克為「世上最好的坦克」。縱使 T-3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挑戰,但始終因成本相對便宜,又可大規模量產,使蘇聯紅軍在戰時生產了超過 80,000 輛各型號的 T-34,產量一時無兩。來到今天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似乎不能複製當年靠藉不斷造新坦克的方法,來補充戰損。
疫情後遺症:即棄口罩糾纏野生動物
「後口罩時代」下,選擇的自由終於回到個人手上。口罩令撤銷,或者有人仍會外出佩戴口罩,但野生動物似乎沒有選擇。近年全球人人使用即棄口罩,遺下大量塑膠垃圾。疫情大流行期間產生數十億計個口罩、手套,令塑膠污染問題更趨嚴重,並對野生動物構成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的風險。
對於肢解,為甚麼我們反應特別強烈?
殺人容易毀屍難。為了毀屍滅跡,有人會大海沉屍、荒山埋屍、石棺藏屍,但相對而言碎屍、肢解總令人更覺兇殘。人已離世,被害者實際上已無法感受到分屍痛苦,為何人們仍會更厭惡隨後的肢解行為?
火車出軌,為何能引來 TikTok 這麼多陰謀論?
2 月 3 日,一列運載高度易燃和有毒化學品氯乙烯的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出軌。事故發生三個星期,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 23 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惟在此之前,關於事故的陰謀論已在社交媒體滿天飛,其中 TikTok 成為散播錯誤信息及陰謀論的溫床。即使身處受事故地區以外的人,也因此擔心受化學品洩漏影響。
瑞士,曾經的紅色中國間諜中心
1815 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中立國。作為調解衝突的中立國,瑞士盡可能與不同國家保持外交關係,每年數以千計外交官前往日內瓦,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會議。外交人員往來頻繁,自然成為理想的間諜活動場所。1960 年代中期,世界各地報章就聲稱,中國駐瑞士伯恩大使館已成為「紅色中國間諜中心」。
拜登訪烏,要的是美國民眾支持?
行程保密的拜登突然訪烏,一方面著實如他在基輔所言,向國際傳遞「美國在戰爭中毫無疑問支持烏克蘭」的訊息,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意爭取援烏熱情漸退的美國公眾繼續支持。惟同時俄亥俄州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發生出軌事故,拜登未能盡早前往當地視察,一度被國民批評「選擇烏克蘭而不是我們」。
把冰山水,帶到缺水的地方,可行嗎?
2020 年全球約有 20 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在非洲,人們平均每日走 6 公里才能取得潔淨淡水。但在南北兩極,每年有超過 10 萬座冰山直接融化到海洋裡。Chasing Icebergs 一書作者,法律、文化和人文學科學者 Matthew Birkhold,便認真看待科學家眼中不切實際的計劃 —— 將冰山蘊含的淡水,輸送到缺乏潔淨淡水的地方。
河流污染:雞肉太廉價,三文魚受害
全長 210 公里、橫跨英格蘭和威爾斯邊界的威河(River Wye)曾盛產三文魚,1967 年有釣獲超過 7,800 條的紀錄,然而 2021 年卻跌至有紀錄以來最少的 326 條。當地垂釣者認為,是養雞場大量養雞導致威河受污染,令魚類數量銳減。
廚房最多病菌的東西:調味料樽
爐頭、抹布、鋅盤、刀具、砧板、垃圾桶蓋…… 哪裡是廚房最多病菌滋生的地方?可能以上皆非 —— 明知容易藏穢的地方通常都會勤清潔。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環境與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發現,備餐過程中交叉污染最多的地方,可能是大家不太注意的調味料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