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引發價格暴跌等高風險問題,但支持者聲稱,使用者需求已出現深刻的長久變化。就算泡沫破滅,還是會持續下去。
史諾比
|共249篇|
Web3 已死?走過狂熱與投機才是重新開始
加密貨幣市場隨著全球加息不斷已一崩再崩,原本被視為下一波新科技革新浪潮的區塊鏈技術與 Web3 產業,如今也受到愈來愈多質疑。
豪擲 158 億美元買下 180 歲 Tiffany,LVMH 如何讓媽媽級品牌翻新?
Arnault 不惜豪砸 158 億美元買下 Tiffany,這個數字比 LVMH 集團一整年的淨利還要高,甚至還同意收購前發股息的優惠條件,外界認為 Tiffany 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沒想到 Tiffany 在收購當年營收就創下新高,更推升母集團營益率大幅成長。
摧毀靈魂還是脫胎換骨?LVMH 駕馭品牌的水火之道
談到 LVMH 集團的傑出成就,Arnault 在受訪時曾說,因為各個品牌「擁有非常矛盾的兩個面向,是永恆的經典,同時也是最現代的代表。就像水與火,卻能互融」。
欲成電動車新王者,比亞迪必須面對的不安要素
比亞迪能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除了過去一直強調的技術研發和海外拓展作為增長戰略外,還將採取新策略,那就是「品牌的多元化」。
電動車大混戰展開,比亞迪還能留在「勝利組」?
比亞迪在 2022 年度財務報告中,刷新了歷史最高的營收和淨利。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累計銷售超過 185 萬輛。而它信心滿滿,為 2023 年所設定的目標,是總銷量最多達到 360 萬輛,等於要翻近 1 倍。如果像過去比率一樣,純電動車佔新車銷量將近一半,那光是純電動車就將達近 180 萬輛。這個目標是否可能實現?
荷里活最會燒錢與賺錢的偏執狂導演:占士金馬倫(下)
千呼萬喚下,曾經高掛影史最賣座強片的「阿凡達」(Avatar)第二集「水之道」終於上映,與第一集相隔整整 12 年,無巧不巧,「鐵達尼號」與「阿凡達」第一集相隔的時間也是 12 年。對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來說,要塑造一部完美的作品,差不多就是要花這麼長的時間。
荷里活最會燒錢與賺錢的偏執狂導演:占士金馬倫(上)
對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來說,票房數字高低根本不是重點,他就像藝術家梵高一樣,用盡全力只為了雕琢出心中最理想的作品。
FTX 事件後,加密貨幣結合碳交易會是好生意?(下)
傳統碳權的計算,可能來自數千個不同的環境項目,很難進行比較。但化為加密貨幣之後,不論是 JustCarbon 的 JCRs,或是 Moss.Earth 的 MCO2s,標準都是一致的。每家公司都可以決定碳權的範疇,例如將植林的成果,轉變成標準化的碳代幣。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機制感到懷疑。
FTX 事件後,加密貨幣結合碳交易會是好生意?(上)
一邊是為達到減碳目標的碳權交易市場,另一邊是因為 FTX 事件而變成過街老鼠的加密貨幣 Web3 技術。這兩個仍未完全受到監管的新興產業結合在一起,究竟是明日之星還是下一個金融泡沫?
經濟寒冬下的企業生存指南
危機當前,身為企業領導者該如何面對?紅杉提出了一個危機下的應對框架,這個框架經過多年淬鍊,在一些非常棘手的危機時刻下都被使用過,並且不斷改進至今。
紅杉資本:凜冬已至,繁榮時代已結束
全球最頂尖的創投,同時也是 Google、Apple、Aribnb 背後最大的推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日前在內部分享會上發佈了一份名為「適應與忍耐」的報告,引起業界關注。
缺乏科技含量,直播電商能走多遠?
直播購物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鏡頭前的直播主,如李佳琦(Austin Li)等網紅只靠一次直播,就能賣出逾 10 億美元的商品。而網紅拿到的佣金多寡,取決於直播平台、追隨者數量以及銷售成績。同樣的模式套用到歐洲,卻是橘逾淮為枳。
TikTok 橫掃亞洲,卻在英國慘遭滑鐵盧?
「直播帶貨」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社交媒體押注其將成為購物的未來。麥肯錫估計,今年中國直播購物銷售額上看 4,230 億美元。然而,把這種購物模式帶入歐洲,狀況卻遠不如預期。
搶人才、搶就業,印尼如何以遷都來發展優勢?
執政 8 年寫下亮眼經濟成績,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第二任期的主要產業政策,則是瞄準電動車電池關鍵原料 —— 鎳。印尼的鎳儲量與澳洲並列世界第一,他想藉此建構國內電動車產業。
無懼美國加息,佐科維多多把印尼從脆弱國家變硬漢
當多數開發中國家,正苦於美國利率狂升讓經濟問題雪上加霜,只有印尼仍泰然自若,一洗 2013 年曾名列「脆弱五國」的形象。
後疫情時代護士成稀缺資源,窮富國掀另類爭奪戰(下)
儘管專業人力輸出能為窮國帶來外匯收入,進一步提昇經濟,但醫護人員畢竟不能以純商業考量,大量外流會引發道德疑慮。從已經缺少人力的國家挖角,要如何確保沒有剝奪他們的寶貴資源?尤其非洲狀況更複雜,每千人可能只有 0.1 名護士,遠低於全球平均的 4 人。
後疫情時代護士成稀缺資源,窮富國掀另類爭奪戰(上)
疫情讓醫護人員荒愈燒愈烈!世界衛生組織在 2020 年估計,全球缺少約 590 萬名護士,幾乎佔全球護士的 4 分之 1。目前,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地中海東部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狀況最嚴重。
日本中年上班族第二人生:收購一家公司!
「年輕時希望自己能工作愈久愈好,但上班族的生涯已看得到盡頭。」邁入中年的上班族,一定和 54 歲、任職顧問業的加藤久仁明一樣,有過同樣的煩惱。既然如此,他開始尋覓真正喜歡的工作,邁出的一步,竟是「收購企業」。
數碼轉型成功卻引爆員工不滿,星巴克靠訂價策略挽救?
北美總部面臨風暴,太平洋另外一端的日本,則是在價格策略上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