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大哥

|共43篇|

紳士大哥:落後社會才會講 顧客永遠是對的

在背後嘲笑顧客,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固然不應該,但亞洲人喜歡說的「顧客永遠是對的」,卻未必能夠套用到西方國家。這正是很多人由香港移居到英國之後,其中一個非常不適應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會因為從事服務行業的西方人沒有給予亞洲式的「尊重」,而感覺被歧視。

紳士大哥:字正腔圓 Queen’s English —— 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徵?

不少香港人對英國都有個深深的情意結,但凡聽到有誰能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英式口音,就不免雙眼發光,肅然起敬。然而,如果將這種典雅的英語口音說成 British Accent 難免籠統,因為英國的口音著實有很多種,要更精確地講,香港人最崇拜的那種其實叫做「Queen’s English」。

紳士大哥:有線電視停播止血,HOY TV 走出困局仍欠條件

作為電視台的最大支柱,新聞部的衰落,自然地把電視台推進沒有未來的深淵。然而沒有得到教訓,在決定把資源集中在免費頻道上時,竟然重蹈覆轍地,從無綫找來離職的高層來當主管,老實說要對 HOY TV 抱有期望,會否有點太過理想主義?

紳士大哥:Netflix 沒落罪有應得?左膠台獨大人人幸福

早前收到通知說,Netflix 將不容許用戶以同一帳號登入不同位置的機器,官方說法是為了杜絕共用戶口的情況。這個決定到底是會讓其得益,還是流失更多支持者,現在還未有定論。但單純從股票價格走勢看,在 Netflix 決定執行這做法之後,的確讓投資者帶來一定信心。

紳士大哥:當利是封貴過裡面張銀紙,拜年還是搵自己老襯?

以前在雜誌社工作時,每逢過年例必收到很多品牌送贈,專門設計的利是封。今年聽到朋友講這些利是封,在二手網站上炒賣得火熱,一些名牌子 10 個、20 個一包的利是封動輒 400、500 元,有些包裝精美一點的更炒賣至過千。那個利是封豈不是分分鐘值錢過裡面張銀紙?

紳士大哥:The First Slam Dunk —— 未必是最好的故事.卻是最好的道別

寫 THE FIRST SLAM DUNK 有點像某段時間寫某當紅男子組合一樣,整個社會的風向一面倒,個個讚好,沒有人夠膽說其壞話,否則就被說成是反社會人格一樣。然而我的確認為電影並非完全只有好的一面,且容我以不同的技術層面去講述自己的意見。

紳士大哥:專訪創作 18 萬字英文小說香港仔 —— 神預言俄國發動大戰

純文字小說還有人看嗎?這年頭講創作,人人著眼多媒體,寫篇「千字文」已經隨時被當作怪人。偏偏一位 18 歲的年輕人,竟肯花 4 年時間,寫下了一本 18 萬字的英文小說還不止,更用盡自己做兼職賺來的錢,集合幾位香港優秀的設計師和畫家,出版了 Letalis 這本分量十足的作品,以信念告訴大家「不是只有外國人才寫得出傳奇之作」。

紳士大哥:期望戰爭的都是嗜血分子?

日前發生的俄製導彈射入波蘭境內,造成人命傷亡。不少人第一時間關心的,是作為北約成員的波蘭如果真的遭到俄羅斯攻擊,那就是一次正式開戰的契機。只要俄羅斯有不妥當的回應,或是不肯承認誤射並道歉,那麼接下來就只有大規模戰爭一途。當時看網絡上的反應,竟發現有很多人難掩興奮,似乎期待第三次世界大戰早早開打。

紳士大哥:日本戰國的龍獅虎三國演義

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固然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但在安土桃山時代展開之前的一段關東爭霸史,也同樣驚心動魄,當中的龍虎獅三國演義更是引人入勝。趁著光榮剛剛推出了慶祝製作單位 Kou Shibusawa 40 周年的最新一代「信長之野望.新生」,按例入坑的我立即將視線投放在這 3 個生於同一時代的霸王級大名上。

紳士大哥:牛油戰爭擊中英國新移民內心軟肋

早陣子的「牛油戰爭」原本只是親中媒體藉故炒作,以 1 公斤裝牛油混淆視聽,誤導英國物價高得離譜。如此無水準的報道,立即就被揭穿當中謬誤,但此也觸動了一眾移英港人的神經,紛紛羅列在外地生活開銷低廉的證據,並隨之順道炫耀英國生活的美好。如此一來,又演變成移英派和留港派的爭論,雙方各有主張、據理力爭,但這種爭拗的背後,最大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紳士大哥:爛尾本來就是人生.SLAM DUNK 新電影述說天真的庸俗

井上雄彥的作品 SLAM DUNK(「男兒當入樽」)當年風靡全球,在 1996 年故事去到戰勝山王工業後突如其來地結束,大家都感到難以置信。井上在作品中早下伏筆,著墨描繪名朋工業與森重寬的強大,讓讀者預料他們將和湘北在決賽相遇,也誘使大家想像故事後續的可能性。

紳士大哥:創造豬肉佬傳奇的市場神技與功虧一簣的死因

很多人到今天仍然覺得一位「豬肉佬」能捲起一陣熱潮是不可思議。然而從市場學角度看,這其實需要稱讚製造這陣熱潮的幕後團隊,因為他們的確成功地「造了星」。要不是整件事背後的客戶聲名問題,豬肉佬可能就此星途一帆風順。

紳士大哥:移民外國如何由二等公民進化成一等公民?

某些人口中的「二等公民」,說來說去,不就是「因為無錢所以要做下欄工作」。說著這些話的,包括身上早拿了別國護照的既得利益族群,或是沉迷於民族主義但經濟條件差得沒選擇餘地的守舊者。這些人所認識的「生活」,就是在每一件事都標上價錢牌,生命就只剩下單純的金錢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