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

|共3篇|

自戀時代:巨嬰的心理危機

手機和互聯網的雙劍合璧,為人類的「自戀」心理開創了新紀元:有姿色的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對鏡顧盼,有了錢必定要展示自己過上了好日子,有學識的也總是忍不住拋書包,分別只是有的人形態張揚,有的人蹤跡細膩,但無不是自戀的表現。如果自戀只是「愛自己」其實談不上過錯,但自戀的心理往往不止於此。

佛洛伊德:宗師還是騙子?

美國一位英語系榮譽教授 Frederick Crews 最新出版的佛洛伊德傳記 Freud: The Making of An Illusion,被視為至今對佛洛伊德名聲最具破壞力的作品。作者指控佛洛伊德故意扭曲了父母的事跡,以便推銷自己的理論。有評論認為,同樣的結論,也適用於這本傳記,作者Crews 對佛洛伊德的一言一行,或許也有所扭曲,以便證實自己對於佛洛伊德的評價:他是一個無能的變態。

為何人會發夢?

從「莊周夢蝶」到「黃粱一夢」、「紅樓夢」到「一簾幽夢」,「夢」都是文人能順手拈來的意象,涵意用之不竭。「夢」的概念最早見載於公元前 2500 年的美索不達米亞,當時蘇美爾國王杜木茲夢見一隻鷹隼抓走一隻麻雀、羊群隨風而去,又夢見自己死去,嚇得向家人尋求協助,真正是「連夢裡也覺得快樂難求」。大概 4000 年以後,科學與理性的時代降臨;人們沒有了恐懼,卻仍是對這個擬幻似真的空間感到迷惑不解。我們怎樣詮釋「夢」?它為甚麼存在?除了作為休息的附帶品,它有甚麼實質作用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