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代初,當太空總署著手執行無人探測船「遊騎兵號」登月計劃時,曾試圖以高溫烘烤太空船,雖然可以徹底消毒,但有意見認為,高溫對電子儀器非常有害。雖然事後無法證明,很多人依然認為「遊騎兵」計劃表現失準,正是因為這個烘烤消毒的方法。
歷史
|共610篇|
支援緬甸手足的香港援兵:香港志願連
緬甸政變成國際焦點,令不少人察覺香港與緬甸暗地裡命運相連,但其實兩地淵源不止於此。80 年前香港淪陷,不少華籍英兵流亡後重新集結,向英軍請纓再度參戰,1944 年組成「香港志願連」(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遠赴緬甸前線,加入英軍特種部隊「殲敵」,擊退日軍的戰績備受肯定。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有賴歷史學者鄺智文近年努力,才得以重見天日。
糾正歷史錯誤:轉型正義的起源
2 月 13 日,有傳媒報道香港政府封鎖台灣「轉型正義委員會」網站,該委員會隸屬台灣行政院,一直推動還原專制時期的歷史真相。本地學者梁啟智就指出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是要糾正錯誤,讓過去的可以真真正正過去,並質問究竟誰人害怕轉型正義。現時正好來回顧這個政治哲學概念,到底是如何誕生。
香港開埠記(下):一場奠定港島面貌的瘧疾瘟疫
瘧疾如今幾近在香港絕跡,但這種由瘧蚊傳播的熱帶疾病,開埠兩年後曾經蹂躪全港,疫症名為「香港熱」。有歷史學研究就指出,這場瘟疫帶來的集體創傷,至今還烙印在這座 180 年歷史的城市,不但催生了半山區,還從此決定了今日西環至中環、金鐘至灣仔等各區面貌。
成吉思汗死於腺鼠疫?
今天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有一座成吉思汗陵。然而,該座陵墓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塚;遺體入葬何處,至今仍是秘密。圍繞這位一代天驕的秘密,還有死因。據「元史」記載,成吉思汗「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哈老徒之行宮」,但未有詳細記載其病情。近日,有科學研究認為,成吉思汗有可能死於腺鼠疫。
香港開埠記(上):甫誕生便險夭折的殖民地
180 年前香港開埠,是那個小漁村變國際大都會的故事開端,但歷史從來沒有必然。香港既非英國當初的殖民目標,官員亦經常質疑香港的價值,甚至有說客以輿論攻勢,遊說倫敦「棄港保平安」。*CUP 就取得兩份 1840 年代倫敦舊刊物,當中有關香港的珍貴報道,將透露英國對港立場如何改變,令這個遠東殖民地差點夭折。
長達 400 年的股票沽空史
美國遊戲公司 GameStop 史詩級的挾淡倉大戰持續多日,股價已由高位 483 美元急速回落,其中 2 月 2 日更單日暴瀉 60%。據悉在事件之中,大淡友、對沖基金 Melvin Capital 損失慘重,也有些散戶不幸在高位入市,而弄得焦頭爛額。這場大戰令很多沒有投資經驗的市民更留意股市運作,特別是何謂沽空(Short Sell),石英財經網就跟讀者回顧長達 400 年的股票沽空史。
一宗誹謗案,審查波蘭大屠殺歷史研究的先聲?
因觸犯一條捍衛民族尊嚴的法例,兩名波蘭歷史學家正面臨誹謗審判。他們在學術著作中,提及二戰期間波蘭被納粹德國佔領時,當地人如何對待猶太人。批評者認為,在右翼政府管治下,審判結果將決定學者日後還能否獨立研究大屠殺歷史。
【故宮書摘】祝勇:隔岸的甲午
1874 年,日本海軍羽翼未豐就開始了侵略戰爭,把大清帝國的領土台灣當作它的第一個目標。當時日本並不是大清對手,但大清帝國正沉浸在「同光中興」的盛世中,致力於「和平崛起」,加之俄國人在新疆的牽制,於是,在佔盡優勢的前提下,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簽訂「北京專約」,向日本服軟,賠償五十萬両白銀。這讓日本人第一次嘗到了戰爭的甜頭,也看到了大清帝國的不堪一擊,從此對它不再恐懼。
唐明:華盛頓遭除名的革命老調
但是,今日這群美國人,不但不能理解先人立國的宗旨,而且還要給他們強加罪名,他們的邏輯像是 —— 只要美國立國之初,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理想國,人人平等,家家幸福,他們的國父就等於罪犯。
【故宮書摘】祝勇:故宮裡的中國史
從古里出發,到達太倉,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船隊顯然無法在炎熱潮濕的南洋地區,在如此漫長的航行中裝載鄭和的屍體,這註定了鄭和無法回到他的祖國,入土為安。他歸身於大海,對他絕對不是一種懲罰,相反,是犒賞,是一種充滿詩意的寂滅,一種最恰當的自我完成。
分裂美國輝格黨,是重整力量的契機
從「杜林普分裂共和黨」或「擺脫杜林普,製訂新路線」等評論,探索共和黨未來路向,到傳聞指杜林普將另組第三政黨,美國共和黨前路尚未明朗,會否如部分媒體所言面臨崩潰,尚待觀察。但即使其因分裂而倒下,往後亦可能再有能與民主黨分庭抗禮的政治組織崛起。今天兩大黨之一的共和黨,正是在 19 世紀中,從另一大黨輝格黨(Whig Party)的分裂中崛起。
【故宮書摘】祝勇:遠路去中國
儘管此後數百年中,傳教士在中國陷入一種長期複雜的糾葛中,以致於今天對他們進行判斷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當時,沒有人 —— 包括利瑪竇自己 —— 能夠意識到,他的到來,標誌著中國進入了一個歷史拐點。由於最初的變化過於細微,即使當時最敏銳的人也不可能觀察出來。
【短片】200 年前的 Sir, this way
近年,愈來愈多人尋根,挖掘香港的歷史故事。「阿群帶路」就是其中一個流傳最廣的傳說,甚至曾得「官方認證」,衍生出「阿群帶路圖」,更一度成為殖民時期香港的標誌。
教會又一醜聞:母嬰之家成兒童亂葬崗
愛爾蘭政府的委員會上週二發表報告,承認過去在愛爾蘭宗教機構轄下的收容中心內,未婚母親及其孩子的死亡率驚人。報告發現,未婚婦女和女孩會被秘密送往這些機構分娩,並催促他們棄養子女,送給收容機構。這些機構亦負責不道德的疫苗試驗,更對她們施加精神創傷性虐待。
Draconian Law:古雅典的嚴刑峻法?
如果有看英文媒體報道香港近況,可能會留意到,記者經常以「Draconian Law」形容港版國安法。這個詞彙是嚴刑峻法的意思,源於古希臘雅典政治家德拉古(Draco),究竟他訂立過甚麼法例,以致聲名狼藉至今?他與後來的雅典民主又有甚麼關係?
獨裁國度下的文化旅遊:西葡的故事
自從疫情爆發之後,跨國旅遊活動中斷,出外旅遊成為很多人在 2021 年的願望。在獨裁國度,旅遊不單受公共衛生影響,亦受政治因素左右,因為旅遊業不單是一門大生意,也可以是重要的意識形態工具。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歷史學教授 Daniel Lanero Táboas,就在學術期刊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撰文,分析軍政府時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旅遊活動。
陶傑:中國人缺乏了「羅馬學」
中國人讀西洋歷史,百年來忽略了羅馬的研究,引致對西方文明的誤判。造成的偏見後果,其實相當深遠。
陶傑:2020,空有舞台,後繼無人
2020 年即將成為過去,此一年份,毫無疑問,將會是世界現代史上,除舊迎新、巨大的齒輪交接的關鍵一年。
2020 是史上最差一年?問問歷史學家再說
「時代週刊」以「史上最差一年」作為年終總結,但放諸數千年的人類歷史維度,如此說法又是否經得起考驗?有歷史學家就認為,答案其實是公元 536 年。當年有神秘煙霾蔽日遮天,歐亞大陸陷於漆黑近 18 個月,此後農作物失收,大量人口饑荒死亡,致命鼠疫緊隨其後,究竟現今科學如何解答連串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