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會發夢?

A+A-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莊周夢蝶」到「黃粱一夢」、「紅樓夢」到「一簾幽夢」,「夢」都是文人順手拈來的意象,涵意用之不竭。「夢」的概念最早見載於公元前 2500 年的美索不達米亞,當時蘇美爾國王杜木茲(Dumuzi)夢見一隻鷹隼抓走一隻麻雀、羊群隨風而去,又夢見自己死去,嚇得向家人尋求協助。大概 4000 年以後,科學與理性的時代降臨,人們仍然對這個疑幻似真的空間感到迷惑不解。我們應怎樣詮釋「夢」?它為甚麼存在?又有何實質作用和啟示?

指點迷津的預言

公元前 500 年,悉達多(即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母親在睡夢中看到白象走近。後來兒子在菩提樹下成道,修成佛陀,奇夢應驗。根據舊約聖經,約瑟為當時埃及法老解夢,根據 7 頭病弱的牛吞食 7 頭肥美牛隻的夢境,預視到 7 年豐收、 7 年旱災的來臨,讓人民得以積穀防饑。

雖然以上事例多少摻雜神話成份,但「夢」的預見能力卻得到其他較近代的證據佐證。著有 Big Dreams: The Science of Dreaming and the Origins of Religion 一書的 Kelly Bulkeley 指出,人類有事先考慮的能力(capacity of forethought),而我們基本上都靠這種能力決定所有行為,因此 Bulkeley 認為大腦是一個 24 小時運作的系統,入睡後,我們仍會進行某種預備性的思考(preparatory thinking)。亞里士多德亦認為,人在入睡後能與世間的喧鬧(hurly-burlies)暫時隔離,而這種微妙的感覺能夠造就我們對未來更敏銳的感覺。這種想法與現代心理學家的理論不謀而合,後者指出人類會在夢中將世上的威脅呈現,以警惕現實中的自己。

深層慾望的體現

關於「夢」,佛洛伊德當然大有想法。他認為,「夢是願望的達成」、甚至是為滿足受抑壓的慾望而存在。例如人們會在夢中感到口渴並喝水,醒來發現自己真的感到口渴;有時甚至會混淆夢境和現實,以為自己已在現實中完成該動作。一些不受拘束的想法此時也化成夢境,解除束縛,所謂「綺夢」就屬此類。

榮格(Carl Jung)的看法則較以未來為重心,他認為「夢」是那些超越意識的自我(the parts of you beyond your conscious awareness),提示我們留意某些事物的現象。例如你夢見一名跑掉的女孩,那可能是潛意識在告訴你,你正讓一個好機會白白流走。榮格分析心理學學家 Maxson McDowell 指,「夢」是意識和我們的對話,它嘗試告訴我們,我們自身的「wider personlity」覺得有甚麼是重要的價值和事物。

記憶生產器

做夢時,你有可能是在窺探一幢「回憶工廠」裡的生產過程。人們一直在研究睡眠如何鞏固長期記憶,而愈來愈多的神經學家發現,夢中那些萬花筒般的影像,是大腦在製造記憶時的副產品。雖然那些片段曾真實發生,但它們之所以在夢中感覺並不真實,是因為夢境會將不同的記憶過度連結(hyper-associate)在一起,構成陌生的畫面。一項研究要求參加者走出一個虛擬迷宮,學會了路線以後小睡片刻,起來後再重新走一遍。結果顯示,那些在入睡後夢見所學會路線的人,表現較佳。

有時候做夢就像與最真實的自己坦誠相見,有時又像與最陌生的自己相遇,如人生一樣。但只要好好活著,夢就「長做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