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

|共2篇|

「做自己」的分寸

交友固然貴乎真誠,但在其他時候,高舉「忠於自己」的旗號,毫無顧忌直腸直肚,結果卻換來「得罪人多,稱呼人少」8 個大字。該在何時何地,如何「巧妙地」真情流露,讓對方樂意接受,為自己加分?心理學家試圖找出「坦蕩」和「掩飾」的平衡點,拿捏好「做自己」的分寸。

做人太假 捐錢愈多?

做太監或高級打工仔,主要職責就是當皇帝大笑時,在身邊陪笑。但有外國調查顯示,雙面人不客易做,每陪笑一次,道德危機就加深一分,令人自慚形穢,繼而尋求心理補償,例如捐錢和洗手。是次研究以實證指出真誠與道德的正向關係,屬全球首例──老生常談原來從未驗證。調查更指公司是虛情假意重災區,打工仔要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