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害怕忘記
忘記昨日的風景
把所有想念
寄存在月光裡
在每一個晚上
重溫一遍
我們害怕忘記
忘記昨日的風景
把所有想念
寄存在月光裡
在每一個晚上
重溫一遍
2020 年,香港人經歷反修例運動、國安法,還有武漢肺炎疫情,定必覺得這些就是影響至巨的年度大事;對於其他國家其他種族來說,今年哪些事件最重要?這次陶傑就分享 BBC「歷史」月刊中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帶大家離開自己的「同溫層」,拓闊國際視野。
“Christmas is not a time nor a season, but a state of mind. To cherish peace and goodwill, to be plenteous in mercy, is to have the real spirit of Christmas.”
— Calvin Coolidge, the 30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聖誕節既不是一個時段,也不是一個季節,而是一種心態。珍惜和平與善意,充滿恩慈,這些都是聖誕的真諦。
— 加爾文.柯立芝(美國第 30 任總統)
一次大戰後,歐洲國家除了需要遣返剩餘士兵與戰俘外,還有更棘手的難民問題尚待處理。國際聯盟的高級專員、來自挪威的探險家弗里德約夫.南森就負責難民問題,並首創無國籍的「南森護照」,讓無證人士通行各國尋找工作,在當時被譽為超凡的處理手法。
黑夜之後
明天將會到來
明天之後
現在的你便成為過去
“Even the strongest blizzards start with a single snowflake.”
— Sara Raasch, American author
即使是最強的暴風雪,也起源於一片雪花。
— 莎拉.拉什(美國作者)
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計劃移居海外,英國則是不少人的首選。居英不容易,要融入當地社會更絕非易事,今集「陶話廊」,陶傑就分享他的秘密武器。
“I guess the only time most people think about injustice is when it happens to them.”
— Charles Bukowski, German-American poet
我想,大部分人會想到「不公義」的存在,都只因為事件發生在他們身上。
— 布考斯基(德裔美國詩人)
自古以來,有人聚居,就難免發生衝突及戰爭。國與國之間當然不希望戰火不斷,因此衍生出和平談判;外交使官前往他國談判,會先由交涉國雙方簽訂安全通行證,以確保差使的人身安全。然而政權交替之間,安全通行證卻演變為國王管制人口的手段。後來,加上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等因素,歐洲人口流動變得更為頻繁,到了 1920 年代,各國不得不公開討論護照、海關手續等問題。1929 年,國際護照的統一面貌終於出現。
你有沒有聽過
心裡的聲音
只有你才能聽懂的聲音
“Death is not the greatest loss in life. The greatest loss is what dies inside us while we live.”
— Norman Cousins, American journalist
生命中最慘痛的失去不是死亡,而是在活著的時候,我們於內心深處所死去的東西。
— 卡森斯(美國記者)
1997 年香港回歸,奏國歌由 God Save the Queen 變成「義勇軍進行曲」;坐落於中環半山的官邸,也由港督府易名禮賓府。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就邀來專欄作家盧安迪,繼續以其所作長詩,回憶禮賓府前後兩任主人 —— 彭定康與曾蔭權。
“Sometimes I wonder whether the world is being run by smart people who are putting us on or by imbeciles who really mean it.”
—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我有時會懷疑,操縱這個世界的,是故意愚弄我們的聰明人,還是一些真正的笨蛋。
—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2020 年,受疫症所苦,全球旅遊業幾乎全年停頓。對於最愛旅行的港人而言,有護照飛不得實在苦不堪言。我們早習慣手執護照便能全球通行,不過全球看齊的現代護照系統,其實是一戰後才出現的產物。沒有護照的古人,究竟如何周遊列國?
青春
飛行了很久以後
變成了
一張風景
一首詩
一幅畫
一個故事
永遠照耀
在你的心裡
“Our liberty depends on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at cannot be limited without being lost.”
— Thomas Jefferson, American Founding Father
我們的自由奠基於新聞自由,若其受到限制,則必有所失。
— 湯瑪斯傑佛遜(美國開國元勛)
當「荷里活巨製」已經不夠吸引的時候,或許別具深度的作品已成 21 世紀電影新潮流。這集 「星 CUP 人物」,陶傑邀來法國文化協會總監 Jean-Sébastien Attié 跟大家談談今屆「法國電影節」,一起體驗荷里活、甚至是英語世界以外的視聽藝術。
“Truth is like the sun. You can shut it out for a time, but it ain’t goin’ away.”
— Elvis Presley, American singer
真相就像太陽,你可以讓它暫時缺席,卻不能讓它永遠消失。
— 「貓王」皮禮士利(美國歌手)
80 後的鍾倩盈(Sandy)從前是一位空姐,因為外公中風後過身,令她毅然轉換跑道,投身研發軟餐的行業。她和幾位拍檔成立了食品科技初創公司「吞嚥易」,希望讓長者重拾吃的樂趣。
疫症持續不斷,除少數防疫得宜的地方可以如常活動,大部分國家的疫情都反反覆覆。「紐約時報」曾報道,平日人們避之不及的電話訪問員,在隔離時期竟然大受歡迎,受訪者甚至不願掛線。不少新聞報道亦指各國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感到分外寂寞,甚至出現抑鬱傾向。對於需要社交的人類而言,疫下日常實在過於折磨。面對寂寞來襲,幫助別人是其中一個對抗良方。簡單的給予行為不單能助人擺脫孤獨,更是人際關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