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要推廣種植甚至發展農業,絕不容易,但仍有人願意花時間花心機花錢,將這熱愛的種子散播出去,吸引更多人了解行業生態。
CUP 媒體
|共1557篇|
又一餐
飢餓總是一種空虛 —— 缺乏營養 —— 但如何補充它卻非顯而易見。
—比.威爾遜(英國飲食作家)
“Hunger is always a kind of emptiness – an absence of nourishment – but what it will take to replenish it is far from obvious.”
—Bee Wilson, British food writer
【*CUPodcast】正視憤怒的根源,為全球經濟另闢出路
近日銀行業掀起軒然大波,大銀行大商家陷入危機,令本就面臨經濟不景、通脹、失業等問題的無數中下階層雪上加霜。身處貧富懸殊、不平等的世界裡,經濟學者 Eric Lonergan 和 Mark Blyth 在「憤怒經濟學」一書中以對談方式,訴說全球經濟的故事,為讀者提供化解經濟問題的方案。
時間的花
風吹來的時候
心裡的季節有沒有醒來
醒來看一看
世界 從沒有睡過
時間已紛紛散開
變成了未來的形狀
【專訪】十問導演濱口竜介:拍電影是保持對自己的信念
是次濱口竜介來港出席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談及電影創作背後的種種思考:語言、對白及所有無以名狀的演出,是甚麼讓他如此執迷攝影機開動後的世界?拍車戲是愛還是窮?311 大地震如何改變他的電影語言?對年輕導演又有甚麼寄語?
等待
奇怪的是,歲月教會了我們忍耐;我們的時間愈短,等待的能力就愈強。
—伊利沙伯.泰萊(英國小說家)
“It is strange that the years teach us patience; that the shorter our time, the greater our capacity for waiting.”
—Elizabeth Taylor, English novelist
選角
世界是一座舞台,只是這齣戲選角不佳。
—奧斯卡.王爾德(愛爾蘭詩人)
“The world is a stage, but the play is badly cast.”
—Oscar Wilde, Irish poet
【*CUPodcast】何謂傷痛:文學大師悼亡妻之旅
這次介紹的書籍 A Grief Observed,是作者 C.S. Lewis 在喪妻的痛苦中,寫下的筆記結集,紀錄了他失去靈魂伴侶後承受的傷痛和無助,又如何走出陰霾,當中夾雜很多思緒。這本書動人之處在於作者透過悼亡妻的深刻體驗,給所有因為失去摯愛而陷入悲傷的人帶來共鳴。
變變變魔法
變變變
變出高傲的姿態
變變變
變出可愛的模樣
變變變
變出傻傻的身影
變出無窮無盡的魅力
誰也猜不到
誰也為我著迷
守護
我喜歡認為我有勇氣在西方民主國家匿名站出來,呼籲其他人不相信的東西 —— 比如和平、正義和自由。
—班克斯(英國街頭藝術家)
“I like to think I have the guts to stand up anonymously in a western democracy and call for things no-one else believes in—like peace and justice and freedom.”
—Banksy, British Street Artist
抛離限制
我對其他殘疾人的建議是,專注於殘疾不會妨礙你做的事,不要為它干擾的事感到遺憾。不要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殘疾。
—史蒂芬.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My advice to other disabled people would be, concentrate on things your disability doesn’t prevent you doing well, and don’t regret the things it interferes with. Don’t be disabled in spirit as well as physically.”
—Stephen Hawking, English theoretical physicist
中立
我們必須始終站在一邊。中立幫助壓迫者,而不是幫助受害者。沉默鼓勵施虐者,而不是受折磨的人。
—艾利.魏瑟爾(美國作家)
“We must always take sides. Neutrality helps the oppressor, never the victim. Silence encourages the tormentor, never the tormented.”
—Elie Wiesel, American writer
避難
避難所可能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可以因為我們不理解的原因,成為我們的家。
—蓋伊.凱佛列.凱伊(加拿大作家)
“Shelter can be hard to find. A place can become our home for reasons we do not understand.”
—Guy Gavriel Kay, Canadian Writer
心心牙膏
刷了心心牙膏
只會說溫暖的說話
祈願
我知道生命短暫,死亡可能隨時會來臨,即使如此,再一年,再一天,就算只是再一小時也好,我們都想要活下去!
—「鈴芽之旅」
命がかりそめだとは知っています。
死は常に隣にあると分かっています。
それでも私たちは願ってしまう。
いま一年、いま一日、いまもう一時だけでも、私たちは永らえたい。
—映画「すずめの戸締まり」
【香港道別式】Openground —— 香港養不起的藝文空間?
Openground 進駐深水埗大南街 7 年,在地下設 cafe 和售賣設計書籍,閣樓則辦展覽,供公眾免費入場,可惜近年經營困難,最終蝕七位數字離場。告別前夕,創辦人林欣傑(Keith)回首分析 Openground 到此為止的死因 —— 香港,真的養不起這樣的複合式藝文空間嗎?
取代
全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意味著人類的終結。
—史蒂芬.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The development of fu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ld spell the end of the human race.”
—Stephen Hawking, English theoretical physicist
【*CUPodcast】ESG 傾呢啲:城市應對氣候風險的方案
極端天氣為全球帶來種種自然災害風險,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探討城市政策,各地專家有何創新方案,去應對氣候風險,並提升城市處理氣候問題的能力?
藝術鑑賞會
用欣賞的角度看自己
會不會有新發現
彼此
成功的婚姻需要多次墜入愛河,而且總是和同一個人相愛。
—米農.麥勞夫林(美國記者)
“A successful marriage requires falling in love many times, always with the same person.”
—Mignon McLaughlin, American journ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