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貓相處是兩位畫家的日常,曹夕的創作以繪畫和藝術玩具為主,貓是主體,但亦不乏各種自然景色;另一位畫家 chinochinochino 則以繪畫及裝置為創作媒體,探索光影、各種質感及紋理,並以此為創作的切入點。兩位畫家的聯合個展「meow painter」在一九九九藝術空間展出,他們從生活取材,把所思所感化作實體。這裡不只是畫作與藝術品,亦像是兩位畫家的對話。
貓
|共58篇|
【Soul Monday】可領養寵物的婚禮
在婚禮上,新人會得到眾人的祝福,邁進人生新一頁。近日美國出現一股新的婚禮趨勢,婚禮服務公司不但會帶新人家中寵物到會場,更會帶來待領養的貓狗,讓有需要的動物也能得到「祝福」。
【愛在左右】流浪貓的深夜食堂
大角咀有一家一人外賣雞煲店,老闆心田開店不為賺錢,而是用努力掙來的錢,餵飼和幫助區內的流浪貓。
禁貓不禁貓?冰島政府不准貓星人晚間出沒
隨著貓數目暴增,人貓矛盾日增,有冰島城鎮就推出貓咪宵禁令,希望保護環境和人類財產。
首席捕鼠大臣,何以勇敢驅趕狐狸?
英國內閣辦公室首席捕鼠大臣拉里(Larry),早前在唐寧街上趕走一隻狐狸。拉里一直深受大眾喜愛,有媒體形容為牠「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到底是愛還是責任,驅使一隻貓對抗比自己大的動物?英國「衛報」就訪問專家,解釋這位將要迎來第 5 位首相的拉里勇敢行為。
人類對貓過敏的反應,會突然消失?
花生、奶製品、麩質麵粉、雞蛋、貓,都可以是致敏原。專家們對過敏的發生機制有充足了解:體內免疫系統錯誤將無害物質,標識為危險並攻擊,促使免疫細胞們產生免疫球蛋白 E(IgE)抗體。IgE 再將致敏原帶到其他負責防禦的細胞和分子上,導致刺激,釋放包括組織胺(histamine)在內,大量促進發炎信號,可能引發瘙癢、紅腫、血管擴張、黏液大量分泌。最嚴重的情況下,這些過敏反應可能致死。不過,無論是花粉、食物,甚至寵物,隨時間過去,有些人原有的過敏反應竟會消失,有時也可能神秘地發生,卻難以解釋。
貓謎一般的咕嚕聲
貓不管是滿足或是痛苦,都會發出咕嚕聲,但這種透過喉頭抽動而出現的聲音,專家目前仍未能徹底了解出其確切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咕嚕聲的確能令一眾貓奴感到無比「治癒」。
【Soul Monday】拯救囤積動物,改善貓狗生活
動物囤積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囤積者飼養大量動物,卻沒有為這些動物提供最基本的照顧。美國非牟利機構 Animal Legal Defense Fund 指,當地每年有多達 25 萬隻寵物遭受囤積虐待,長期處於營養不良、患病或受傷但未經治療等情況。近日,當地有動物收容機構成功救出 80 隻慘被囤積的小狗,機構希望牠們在脫離骯髒可怕的生活後,可以找到懂得愛惜牠們的主人。
吳蚊蚊:彩虹橋上的貓咪
餵你吃飯,你在書檯上陪我讀書,我回家時在門口等我,一起睡覺、一起看電視。摸你毛茸茸的毛髮,頭頂傳來陣陣爽身粉的香味。想到這些,只為了與你相遇,走這一趟艱難的人生旅程就值得了。
在圖書館打工的貓
如果你曾在某地的圖書館遇過貓,看到牠們在一排排書架之間遊走或打盹,那麼你已見證了一個可追溯至幾千年前的傳統。而數世紀以來,貓都是世界各地的圖書館要員。牠們至今仍是 —— 儘管一直有反對聲音要將牠們趕走。
主子吸「貓草」,原來不止興奮咁簡單?
貓薄荷及木天蓼是貓界的興奮劑,即使是平時極高傲的「主子」,一旦見到這些植物,也會頓時表現雀躍,禁不住一直咀嚼,又會用身體磨擦葉片。而近日更有研究顯示,貓科動物對植物出現的反應,有助牠們避開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蟲叮咬。
茶里:為甚麼貓會讓你的生活不無聊
身為一個養貓新手,我幻想的養貓生活是:每天工作時都有牠安靜趴在旁、睡覺時會替我暖床,也會跑來跑去的跟我玩。結果,現實的牠都在我睡覺時跑來跑去、在我想跟牠玩時卻安靜趴在旁,高傲的態度讓我以為牠才是主人。
茶里:我在台灣養貓的日子
不知為何,台灣人養貓咪的比例高得嚇人,幾乎每認識 3 個台灣朋友,就有 1 個家裡有養貓,有些還會養個五六七隻,把家裡當成貓咪樂園沒兩樣。這種現象,也讓我不時會有「啊,要不然我也來養一隻貓咪吧」的念頭,但一直都擔心沒辦法把牠照顧好而猶豫不決。
貓之島危機:人口老化
幾年前才有報道指,以「貓之島」聞名的日本男木島,由於野貓繁殖過剩滋生各種問題,令島民決意為島上貓兒全部絕育。時移世易,同在瀨戶內海、曾被稱為「貓之樂園」的真鍋島,貓隻數目如今大幅減少,小貓難見一隻。這個現象的成因,竟然還是困擾全國的老問題 —— 人口老化。
神秘喵星人:黑貓為何會象徵不幸?
每到萬聖節,除了通街很容易見到南瓜和驚慄片cosplay,偶爾也會見到可愛的黑貓裝飾。黑貓明明外表高貴,理應人見人愛,可是在西方文化中卻慘成厄運的象徵,傳說只要黑貓從一個人面前走過,就會有倒楣事降臨到那人身上。福坦莫大學的倫理學教授 Elizabeth Yuko 就撰文分析背後的成因。
富德樓新藝術空間登場 「一九九九制作所」首展「貓 show」
新進駐富德樓的藝術單位為「一九九九制作所」,隨即帶來主題展覽「MEOW SHOW」(「貓 show」),集合 12 位本地藝術家及 1 位日本藝術家逾 20 件作品,還設一間秘密商店。喜歡貓的人士,若想一次飽覽各款有關貓的作品,這次的展覽不容錯過。
李衍蒨:毛孩與我(的屍體)(下)
狗狗雖然很可愛,但不要忘記,牠們始終與狼屬於同一家族。當人死後,就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無論在野外還是在屋內,屍體都會逐漸成為動物們的營養來源。
流浪貓在街頭生活並不容易
流浪貓在街頭浪蕩看似自由,但居無定所的生活其實並不容易。牠們既要避開忙碌的交通、被施虐者或其他動物傷害,也要面對誤食危險垃圾及疾病等威脅,所以大多數街貓捱不過去,在 1 歲之前就不幸離世。澳洲梅鐸大學及昆士蘭大學的生物科學專家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講解人類要怎樣做,才可解救這一群沒有貓奴照顧的流浪貓。
李衍蒨:毛孩與我(的屍體)(上)
貓狗將主人吃掉的主要原因為飢餓及焦慮。這種焦慮與我們壓力飆升時會嗜甜,從而瘋狂吃朱古力或雪糕的道理相近。
【愛吠又愛舔】寵物的惱人行為從何而來?
寵物雖集寵愛在一身,但在可愛背後,牠們常會做出令人類難以忍受的行為,像是無休止地吠叫或喵喵叫、跳起來舔人、嚼咬電線等等。英國廣播公司最近就有專文拆解此類惱人行為,到底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