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共1206篇|

鴻若遠:預告片中透露東莞仔的命運 ——「黑社會」1 和 2 後,還有 3 嗎?

自從上次買了英國修復版「天若有情」後,筆者一發不可收拾,繼續禮失求諸野,尋找港產片海外修復版,最新入手的是紐西蘭 Chameleon Films 的「黑社會 2:以和為貴」。這個修復版算是一個功德,它包含了外國影評人的語音旁述、對黑社會過去的介紹,以及杜 Sir 在影展的訪問。

香港足球代表隊的第一次大型國際賽事:1954 年馬尼拉亞運會

10 月 1 日將會跟伊朗爭入四強的香港,是亞洲最早發展足球運動的地區之一,而亞運會對於港隊更有特殊意義。香港足球專家、社會家李峻嶸在「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便考究指,1954 年馬尼拉是香港足球代表隊「首次參加正式國際賽的舞台」。

月巴氏:1994(24)—— 「Forrest Gump The Soundtrack」

買 Forrest Gump The Soundtrack,是因為偶然看見某本雜誌 B 書的樂評,說這是一齣將上映電影的 Soundtrack,收錄了大量美國搖滾金曲,簡直就是一次濃縮版美國搖滾發展史 —— 其實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最重要是當中收錄了 California Dreamin’,在「重慶森林」裡被阿菲不斷聽的那一首歌,那一首令她夢遊,遊到去加州的歌。

【愛在左右】弓道自在人心

一般對射箭的認知,可能是以射中標靶為最主要目的。但在香港弓道協會創會會長 Bruce、靖思堂弓道場負責人大卡等習日本弓道之人心中,從站姿持弓到引弓發箭,如何做好每個動作,才是要務。弓道重視完善自我,通過不斷練習,不同學員也別有體悟及收穫。

施彼理:不同班同學 —— 八代港男港女

上個月,香港統計處公佈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時,大家的著眼點都放在總人口數字上面:移民潮是否已經緩和?香港能否吸引更多的人移居?而新移居香港的,是怎樣的人?但無論當年還是今天,都鮮有論者提及,不同世代經歷過的男女比例各有不同,未必可以一概而論。

「華裔離散」共性:馬來西亞華僑在香港

多年來,香港與東南亞的聯繫都非常深厚,其中馬來西亞因為龐大的海外華人網絡,以及共同的殖民歷史,與香港的交流十分頻繁。馬國出生的金像影后楊紫瓊曾在香港影壇打滾多年;近日因 JPEX 案而受媒體關注的莊鍶敏,也是大馬拿督的女兒。除了娛樂影視外,多年來馬來西亞華僑亦為香港各行各業貢獻良多。

Moyashi:夜市何來何去

我搞不清是不是政府發現了可以把精力當成消費券派發的方法,竟然覺得今天社會可以承托一個沒來由的夜市。夜市本應是社會發展整個過程的末端,是一個發洩剩餘精力和資本的娛樂空間,而不是發展本身。夜市是振興了經濟後,自自然然出現的東西,用夜市來振興經濟只是倒果為因。

施彼理:自信點,今年就吃鯪魚球

旅發局為了響應「香港夜繽紛」活動,將會復辦美酒佳餚巡禮(Wine and Dine Festival),並計劃引入「大灣區人氣美食」如順德三寶(魚皮餃、魚腐、鯪魚球)、順德蒸豬手等,還會提供避風塘炒薯仔等「地道風味小食」。有網友指,「美酒佳餚巡禮」就應該喝葡萄酒、鋸牛扒,吃鯪魚球是自貶身價。請恕我不敢苟同。

紳士大哥:天道酬勤早已脫節 超短視才是未來

此時此刻,要是年輕人在你面前選擇躺平,或者是寧願花光所有賺到的錢去食餐好的、聽場貴貴的炒價演唱會,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是任何一個長輩都再不能表示責備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這種態度也許才是應對這個荒謬年代最合理的方式。

書店們:無為而治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人最原始的本性都源於自然,無為而治,自能化民。但現代政府不管有沒有天災人禍,都唯法而治,當我們為爭取更舒適太平的生活而想出各種「辦法」時,結果卻愈來愈爛。也許我們是時候想想甚麼是「無為而治」。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探討「無為而治」的書籍。

月巴氏:1994(22)——「金枝玉葉」

結果買了「金枝玉葉」七點半戲飛。

充滿 UFO 風格的電影。精緻的美術、流麗的攝影、幽默聰明的對白,以及一個靚到根本不似香港的香港 —— 不像「重慶森林」,裡頭那個香港也迷人,但感覺是真實的;「金枝玉葉」即使充滿了香港的街道和建築物,兼且都很美,卻有著一種虛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