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共1097篇|

1892 年巴哈拉號沉船事故:香港板球隊遇難

在民航業發展前,船隻是人們周遊列國的主要工具。航海不單所費需時,也因氣象監測技術不如今日發達,存在一定風險。世上最著名的海難事件當數 1912 年英國鐵達尼號沉沒,而香港也曾有一宗慘烈的沉船事故。1892 年香港板球隊乘坐的巴哈拉號(S.S. Bokhara,台譯博卡喇汽輪)從上海返港期間,在澎湖觸礁浸沒,過百人遇難。

日佔時期香港佛教史:高僧宇津木二秀的事跡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入侵香港,香港華洋將士展開香港保衛戰,但終於失守淪陷。在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中,日本對香港進行全面社會改造,其中一個較少被討論的是宗教戰線。京都大學佛學專家麥文彪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會刊」撰文,講述香港的日本佛教。

呂嘉俊:外國朋友遊香港,要帶他吃甚麼?

多年來一直有個「開心的煩惱」,到底外國朋友來香港,應該帶他吃甚麼呢?驟眼看,香港美食選擇多,但作為一個要「講好香港故事」的香港人,我們自然要盡地主之誼,特別是今天資訊流通量大,外國人未出發已可在網上了解香港美食,要滿足他們,大概要兵行險著,不宜太過保守。

關繼威反映的越南船民危機真貌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台譯:媽的多重宇宙)成為今屆奧斯卡大贏家,兩位得獎者與香港甚有淵源 —— 馬來西亞籍影后楊紫瓊在港出道,最佳男配角關繼威(Ke Huy Quan)是昔日逃港的越南船民。翻查報道,關繼威與家人曾經在 39 年前談及逃難經歷,其中提供了幾個線索,足以破除主流對船民危機的普遍誤解。

【香港道別式】Openground —— 香港養不起的藝文空間?

Openground 進駐深水埗大南街 7 年,在地下設 cafe 和售賣設計書籍,閣樓則辦展覽,供公眾免費入場,可惜近年經營困難,最終蝕七位數字離場。告別前夕,創辦人林欣傑(Keith)回首分析 Openground 到此為止的死因 —— 香港,真的養不起這樣的複合式藝文空間嗎?

Ryan Fung:綠色債券綠色溢價消失孰好孰壞?

香港政府矢志要發展成綠色金融中心,喜歡把綠色債券的發行量和集資額當成績效指標(KPI),但在過去好一段時間,坊間對這款投資產品的興趣不算太高,主要當然是收益率及不上傳統債券,投資者不願意收取更低回報,大規模付上「綠色溢價」(Greenium),但隨著全球綠色溢價也在收窄,到底這是否替香港政府解決問題?

彭碧珊:藍染創作還原香港本色

談起藍染,大家或會想起日本、非洲或中國等地的傳統手工藝,不過,製作藍泥染料的馬藍,早已活在香港過百年,跟鄉村傳統染布文化息息相關。環境生態藝術家郝立仁(Benjamin),過去幾年研究本地馬藍的成長故事,籌辦「源山手染」藝術項目。

【圖解】疫情 3 年,時光機上看他們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 3 年,3 年是個怎樣的概念?若要回想過去這幾年,到底是如何走過的,或者也會赫然一片空白,不知從何說起。當日香港出現由內地輸入的第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那是 2020 年 1 月 23 日。後來首次出現本地確診個案,那是 2 月 4 日,就此正式掀起疫情序幕。

【展覽】創作就是從忽發奇想中誕生 —— 四位藝術家的「認真接力派對」

一次聚會,四位藝術家區詠秋、劉杭霖、蟻穎琳及胡愷昕,忽發奇想在紙上接力創作四格漫畫,每人因應上一格而畫出接下來的劇情,續寫故事,再以此為創作基礎,以自身擅長的媒介或探索新素材,創作出八組作品。對四位藝術家而言,這並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個探索、未知及充滿樂趣的旅程。他們現正於藝術空間 WURE AREA 舉辦這「認真接力派對」。

彭碧珊:本地洛神花造醬,酸酸甜甜好開胃

去年秋天,這批產自元朗河背農圃的洛神花,長出結實飽滿的花萼。過百斤的收成,配上檸檬汁和冰糖一同加工,煮出 200 樽惹味的果醬。策劃產銷果醬的「香港生活發展基金」(SEED)希望,籍此增添農產食用價值,讓大眾一同發掘在地農產的獨特滋味。

【展覽】「meow painter」—— 畫家、貓與大自然

與貓相處是兩位畫家的日常,曹夕的創作以繪畫和藝術玩具為主,貓是主體,但亦不乏各種自然景色;另一位畫家 chinochinochino 則以繪畫及裝置為創作媒體,探索光影、各種質感及紋理,並以此為創作的切入點。兩位畫家的聯合個展「meow painter」在一九九九藝術空間展出,他們從生活取材,把所思所感化作實體。這裡不只是畫作與藝術品,亦像是兩位畫家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