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狗肉在韓國已有數百年歷史。現時南韓既沒立法禁止,亦沒把它合法化,但愈來愈多人關注動物權益及南韓社會的國際形象,因而支持禁食狗肉。近日南韓國會議員韓貞愛提出立法取消狗肉產業,惹來狗肉養殖場、餐廳及其他業內人士不滿。
狗
|共56篇|
可愛是怎樣煉成的 ——「嬰兒圖式」理論
面對頭大大,臉圓圓的小動物,人類總是無力招架,瞬間變成「貓奴」「狗奴」。究竟人們為何難以抵禦可愛的東西?或者更根本,這種可愛的感覺是怎樣煉成的?學界其實也有不少討論。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動物行為學家洛倫茲早在 1943 年便提出「嬰兒圖式」(baby schema)理論,解構可愛背後的機制。
招募貓狗滅鼠,原始卻有效
在美國華盛頓,亞當斯摩根是夜生活及餐飲場所的集中地,人們有閒暇就會到該地飲酒作樂。該處也是老鼠的美食天堂,牠們在餐廳、酒吧及夜店後巷徘徊,以扔在垃圾桶裡的剩菜為食,不過自社區組織獵犬隊之後,情況就有了改善。
【適者生存】切爾諾貝爾流浪狗 DNA 出現變異
在 30 多年前,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發生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周邊地區的居民被迫撤離,不少人只能遺下他們的寵物犬。數十年來,寵物犬的後代在切爾諾貝爾禁區(Chernobyl Exclusion Zone)繁衍生息,近日有研究發現,這些流浪狗的核心基因或已能適應毒性極高的棲息地,這將有助了解身處化學及輻射環境,對野生動物及人類產生的潛在影響。
【土耳其地震】機械人可取代搜救犬嗎?
在結構不穩的廢墟中作救援工作,人與狗都面對極大危險,日前就據報有來自墨西哥的搜救犬不幸殉職,使用機械人似乎可成為更安全偵察瓦礫中生還跡象的方法,近日「德國之聲」(DW)有專文探討,目前機械人可否在災難中取代救援犬。
【Soul Monday】可領養寵物的婚禮
在婚禮上,新人會得到眾人的祝福,邁進人生新一頁。近日美國出現一股新的婚禮趨勢,婚禮服務公司不但會帶新人家中寵物到會場,更會帶來待領養的貓狗,讓有需要的動物也能得到「祝福」。
【Soul Monday】拯救囤積動物,改善貓狗生活
動物囤積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囤積者飼養大量動物,卻沒有為這些動物提供最基本的照顧。美國非牟利機構 Animal Legal Defense Fund 指,當地每年有多達 25 萬隻寵物遭受囤積虐待,長期處於營養不良、患病或受傷但未經治療等情況。近日,當地有動物收容機構成功救出 80 隻慘被囤積的小狗,機構希望牠們在脫離骯髒可怕的生活後,可以找到懂得愛惜牠們的主人。
密集繁殖八哥,如何影響其健康?
有種可愛叫醜得可愛(ugly cute),八哥犬或是其中之一。一雙突出的眼睛、扁平的口鼻盡是褶皺、粗短的腿、尾巴向內緊密捲曲,還有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的「微笑」,在不少人眼中都是其可愛之處。不過,源自中國、16 世紀抵達歐洲的八哥,最初的模樣並非如此。皇家獸醫學院(RVC)一份報告提出,今天「醜得可愛」的八哥,是人工選擇密集繁殖的結果,同時令其一生受連串健康問題困擾。
當狗獨留在家,為何會衍生情緒病?
若你養一隻狗,你的世界就會在工作和社交以外,多了一隻狗;但作為寵物,狗的世界可能始終只有主人。當主人離開家門,獨留家中的狗會想甚麼、做甚麼?對人相當依賴、一心回報人類關愛的狗隻,是否也有空虛寂寞凍的時候?狗隻訓練師 Louise Glazebrook 就在「每日電訊報」,分享狗隻獨處的精神健康問題。
訓練狗隻便溺,如何塑造出現代都市面貌?
倫敦、巴黎與紐約貴為 19 至 20 世紀現代大都會,各居住有數百萬世界各地人口,但我們經常忽略當中還有數十萬計非人類居民。利物浦大學歷史學者 Chris Pearson 最新作品 Dogopolis: How Dogs and Humans Made Modern New York, London, and Paris 指出,當牲畜陸續遷往郊區,狗隻在市中心的數量卻與日俱增,牠們成為中產階層的新寵兒,又與現代公共衛生標準衝突,最持久的爭議是隨地便溺,以致馴犬成為現代倫敦、巴黎與紐約誕生的重要一環。
李衍蒨:毛孩與我(的屍體)(下)
狗狗雖然很可愛,但不要忘記,牠們始終與狼屬於同一家族。當人死後,就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無論在野外還是在屋內,屍體都會逐漸成為動物們的營養來源。
李衍蒨:毛孩與我(的屍體)(上)
貓狗將主人吃掉的主要原因為飢餓及焦慮。這種焦慮與我們壓力飆升時會嗜甜,從而瘋狂吃朱古力或雪糕的道理相近。
【愛吠又愛舔】寵物的惱人行為從何而來?
寵物雖集寵愛在一身,但在可愛背後,牠們常會做出令人類難以忍受的行為,像是無休止地吠叫或喵喵叫、跳起來舔人、嚼咬電線等等。英國廣播公司最近就有專文拆解此類惱人行為,到底從何而來。
人類的社交,貓根本不懂
養貓的人,通常不期待「主子」會熱情相待。近日日本一項實驗更發現,只要食物當前,不論給予食物的這個人對自己主人態度如何,家貓都不會避免接觸對方,這一點與狗截然不同。專家認為,這源於貓根本難以讀懂人類的社交互動。
你的樣貌如何,狗不在乎
與愛犬深情互望時,主人可能會覺得牠們能讀懂自己臉上的喜怒哀樂。但近日一項針對大腦活動的研究發現,人的後枕或正面,對狗隻來說差別不大。簡單來說,狗隻並非靠臉認人,或以此辨識人類情緒。
推算狗的人類年齡,真的乘 7 就了事?
相信愛狗之人都曾聽聞,「狗活 1 年,相當於人的 7 歲」。不過,近日一個研究卻推翻這種說法。透過研究狗隻 DNA 在老化期間的化學變異,科學家得出了嶄新的推算方程式,意外發現狗比大部分人想像中老。
方俊傑:極地守護犬 —— 只需演活一隻狗
「極地守護犬」入面的 Buck,表情栩栩如生,動作靈活精巧,說牠的演出比 Harrison Ford 更優秀,很多觀眾也會贊同。但有必要嗎?一隻真狗不是應該有一隻真狗的氣質嗎?
【Soul Monday】鴿子與小狗成為朋友的原因
跨物種的友誼是寓言或卡通片中的常見劇情,但原來現實中也存在著這種奇妙的友誼。在美國,不能飛的鴿子與舉步維艱的小狗一見如故,成為互相取暖的朋友。這對好朋友吸引熱心人士向牠們所屬的動物治療機構捐款,令更多有缺陷動物可以接受手術,改變悲慘命運。
【Soul Monday】幼犬普拉提籌款助退伍軍人脫離傷痛
愈來愈多人會與寵物一起做運動,美國一間普拉提訓練室就提供「幼犬普拉提(Puppy Pilates)」,只要支付 25 美元,即可在與幼犬玩耍,同時做普拉提。收益將撥捐退伍軍人犬隻計劃,訓練幼犬成為創傷性壓力後遺症(PTSD)服務犬。經認證的服務犬能夠應對退伍軍人的焦慮,包括能夠在公共場所留意他們情況,將他們從噩夢中喚醒等。
當你倍感壓力時,家裡的狗狗也有所感受
回到家,因工作上的壓力而心情極差。這時家裡的狗狗上前討摸,並發出「嗚嗚」的聲音,彷彿牠也知道你的處境。近來一項研究發現,當主人倍感壓力的時候,他們並不孤單,他們飼養的狗隻也會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