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樂斥巨資拍攝「明日戰記」,證明香港有能力攝製科幻動作大片。其實早於 1977 年,香港邵氏亦趁著荷李活翻拍「金剛」(King Kong)的熱潮,拍攝香港版特技大製作「猩猩王」,以英文片名 The Mighty Peking Man 銳意打出國際,其龐大投資金額打破邵氏紀錄,但當年特技仍要靠日本特攝團隊。
香港電影
|共4篇|
廖康宇:讀「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在 1960 至 80 年代之間,港產片又以武俠電影為主,因此,認識武俠電影,對了解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發展非常重要。而「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的作者葉曼丰博士,則希望透過了解香港社會在 6、70 年代的轉變,重新審視武俠電影的發展及其影響。
【專訪】聞天祥:有革命才有新浪潮
近日,香港藝術中心主辦「新浪潮.新海岸:康城導演雙週 50 遇見香港電影」,邀請台灣資深影評人及策展人聞天祥來港分享及開辦工作坊。他直截了當指出:「所謂新浪潮,就是有不滿所以有革命,有革命才有新浪潮。因此不滿甚麼,創造甚麼,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將康城帶到香港?藉導演雙週 50 支援本地影壇新聲音
康城影展 5 月尾閉幕,在 6 月時份,香港竟然有個「小康城」接力?說的,是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6 月 6 日至 23 日的節目「新浪潮.新海岸:康城導演雙週 50 遇見香港電影」。乍聽標題,難免有點摸不著頭腦:香港電影又怎會與康城導演雙週扯上關係?客席策展人、影評人徐匡慈(Clarence Tsui)告訴 *CUP,適逢康城導演雙週單元 50 周年,他不但想將導演雙週首屆的電影帶來香港,更想秉承導演雙週的創新精神,藉此活動支援本地影壇的新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