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香港人每天由三餐開始自力更生,持之以恆,說不定有一天能夠在英國建立起一個獅子山飲食王國。
廖康宇 創意經濟
|共57篇|
廖康宇:記一齣不能說的紀錄片,一場首映禮
三小時的內容轉眼就過,觀看後更叫人久久不能釋懷。在觀看之前,筆者從來沒有想過一齣紀錄片可以有如此的感染力:原本以為過去的事已成過去,但當回憶在大銀幕前重現,情緒依然如昔日般熱血沸騰。
廖康宇:對社會有懷疑,就問紀登斯
此書適合所有關心社會、對社會現況好奇、甚至有疑問的人,它有助認識社會學的一些基礎概念,同時書中每個關鍵字詞又有延伸閱讀,讓讀者作進一步探索。讀畢之後,讀者會發現原來社會學和其他人文和社會科學環環相扣,而這些思考框架,是我們反思社會現況、推動社會改變必不可少的思想裝備。
廖康宇:為甚麼要用盆菜去賣生髮水?
消費者普遍相信一個好的產品應該有一個自身的價值,不需要靠揭人陰私去抬高自己。正如好地地一個生髮水的宣傳,是不需要靠盆菜去鋪墊。
廖康宇:壞時代下的樂壇盛事
每一次筆者寫流行文化,都有讀者覺得這是做「港豬」的表現 —— 關於做一隻「港豬」,大意就是指一個人沉醉於飲食娛樂,忘記了自己生而為人的社會責任。但筆者可以斷言,香港近年的流行文化產物,包括歌影電視,絕對不是「港豬」的飼料。
廖康宇:再評黃兆輝「積極不干預」
不論英國紳士還是中國士人,貪污腐敗明顯有違政治道德,如果殖民地官員的管治哲學是如「積極不干預」所講,按倫理做決策,何以貪污問題會在香港落地生根?
廖康宇:學習歷史,亦要認識「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就如書中所寫,從邊緣看歷史,往往與站在中心看到的風景大相逕庭。
廖康宇:讀「香港簡史」
「香港簡史」為香港正在面對的問題提供了歷史背景,同時讀者會了解到,香港的發展自開埠以來都並非一帆風順。這些前人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在亂世中必須共同學習的事。
廖康宇:倒轉地球可笑,也很可悲
雖然陶老師明顯是一位藝術家,但藝術家也要開飯,而中國大米真是又綿又香。
廖康宇:讀黃兆輝「積極不干預 —— 港英政府的中國通」
西方知識分子不但對華人沒有敵意,同時肯定儒家文化當中的道德觀;在中國做到政通人和之餘,亦把西方平等、公義等理想在地實踐,成為「積極不干預」的倫理基礎。
廖康宇:看「梅艷芳」,想香港的黃金年代
究竟梅艷芳的故事,在今天的香港還可以怎樣訴說出來?年青的一代又會如何看待梅艷芳?認識這個「梅艷芳」後,會否改變社會對於 80 年代香港的想像?這些問題使筆者對「梅艷芳」的上映變得非常期待,同時亦在此邀請廣大讀者一同在戲院尋找答案。
廖康宇:Farewell, Mr. Bond
事實證明,克雷格是最適合在新 007 系列擔演占士邦的人選:除了是因為他有一雙藍寶石色的眼睛,更因為他是一個明顯有別於以往占士邦演員的普通人。
廖康宇:「獵魔士」 —— 由小說到電子遊戲
有別於「哈利波特」及「暮光之城」等小說在原著大賣後再被改編成其他影視作品,「獵魔士」初期在英語世界不算流行,反而是憑著被視為其外傳的「巫師」電子遊戲系列風靡全球,更被波蘭人視為國寶。
廖康宇:「獵魔士:狼之惡夢」—— 重新認識狼派一代宗師
所以,一個像獵魔士般,甚麼妖魔鬼怪都不怕的人,究竟會害怕甚麼?「狼之惡夢」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透過描寫維瑟米爾的遺憾,刻劃出獵魔士人性化的一面;而為了避免再有遺憾,他由一個只追求利益的賞金獵人,漸漸變成在其他作品中,粉絲所認識、愛戴的獵魔大師。
廖康宇:了解國家與工運,讀陳峰「當代中國的國家與勞工」
本書探討了多個研究中國大陸勞資衝突的重要課題,例如在市場化改革下,工人的政治意識形態有何改變?在權威政治體制下,工人和工人領袖如何能夠爭取話語權?中華全國總工會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合法的工人組織,在維護工人權益上有何貢獻和限制?
廖康宇:在監獄內,如何心存希望?
兩齣電影的劇情都觸及同一個主題:希望。角色們就算處於極壞的狀況,依然心存希望,「綠里奇蹟」講述對人性本善的執著;「月黑高飛」則相信行動可以帶來改變,即使改變不是一時三刻就能成功。
廖康宇:讀「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在 1960 至 80 年代之間,港產片又以武俠電影為主,因此,認識武俠電影,對了解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發展非常重要。而「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的作者葉曼丰博士,則希望透過了解香港社會在 6、70 年代的轉變,重新審視武俠電影的發展及其影響。
廖康宇:我的印度男友 ——「港產片」的一個新嘗試(含劇透)
在男女主角的加持下,「我的印度男友」不失為一套勉強合格的消遣之作,亦是筆者樂見、「港產片」的一個新嘗試。
廖康宇:沒有打算創業,為何仍要讀「創業家的現實主義」?
「創業家的現實主義」並不是一本營商秘笈,始終市場瞬息萬變,成功不可能有一條可以複製的方程式;但無論是創業家抑或升斗市民,能夠透過閱讀在思想上裝備自己,從壞時代中存活下來,已經是一件了不起的創舉。
廖康宇:讀鄭立「窮人經濟學」
此書談及香港近年的政治環境、黃色經濟圈、移民台灣,以及政府、人權、經濟和法律等概念的本質及矛盾之處。筆者認為其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能夠跳出社會的主流論述,提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香港人面對的社會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