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又不能名正言順為他歡呼,或者為他正名,因為這樣一來,自己身為天朝上國的上層階級,就名譽掃地,這種由自我尊嚴不可侵犯而衍生的道德正義,使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認同李鴻章所代表的、按國際外交規矩行事的立場,不要說大清在外交協商中落得下風,即使能平起平坐,也令他們覺得沒面子。
李鴻章
|共4篇|
唐明:從「鬼子學」到「二毛子」
畢德格向李提摩太表示,外交上最大的困難,是大清政府總是不明白,與外國政府簽訂的所有協議,都應當像遵守法律一樣嚴格對待,如果忽略或違背了協議,就會導致戰爭。
陶傑:啼笑皆非的「東南互保」小插曲
八國聯軍進入中國,導致辛丑條約,慈禧太后屈辱賠款。中國歷史教科書記述列強欺凌這件事,過程詳細,但有意忽略其中一段叫做「東南互保」的插曲。
陶傑:李鴻章的煤炭問題
中國人的百年李鴻章情結幻影,卻又倒不真的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