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

|共8篇|

甲午戰爭中的美籍抗日英雄:馬吉芬

回望歷史,其實有不少美國人對中國現代化作出莫大貢獻。其中一位美國人就曾協助大清帝國訓練北洋水師,甚至在甲午戰爭中親身走上前線,結果身負重傷,更因為北洋水師慘敗而鬱鬱寡歡,最終自殺身亡。他就是威海衛海軍軍校創校校長、鎮遠艦幫辦馬吉芬(Philo McGiffin)。

唐明:倫敦地鐵很陳舊,So?

他立即遭到皇帝斥責,民眾也覺得國家級專家說這種話,太小家子氣了,到處鋪鐵路,無非是乘了工業技術革命之便,有甚麼好吹噓的?同樣道理,北京的地鐵比倫敦新淨,又有甚麼好吹噓的?曼谷、雅加達、杜拜、多哈,哪裡不是呢?這些城市,包括中國在内發展的地鐵,摘取的不都是來自同一棵樹的果子,那棵樹就叫英國工業革命。

唐明:洋人的大衣,即使凍死也不能披

郭嵩燾便常常被人打小報告:譬如和洋人一樣握手而不是作揖,聽音樂會時學洋人拿起小冊子翻閱;外出時披了洋人的大衣(「即令凍死也不當披」);學洋人擔遮,而不用扇子 —— 這個報告尤其好笑,連郭嵩燾都忍不住搖頭:倫敦天氣這麼冷,幾時才用得上扇子?

唐明:中日蜜月的小插曲

1901 年 3 月 20 日,北京東文學社開學,當時義和拳之亂留下的瘡痍猶在,許多學校還未復課,街頭常有德國、俄國、日本,以及英國的印度士兵巡行,聽說東文學社招生,學子即如潮水湧至,本來只預計收生 30 人,結果第一學期就收了 280 人,除了少數的翰林、進士等人有知識基礎,大多數都是小學生和文盲。因此,能堅持下來讀書的人少之又少,1901 年入學 601 人當中,到了 1902 年剩下 152 人,1905 年只剩下一個人,能夠完成四年學業的,僅僅是千分之一。

朱浩霆:一種金融造就的民族主義

美國著名的中國通謝淑麗(Susan Shirk),曾在其著作「中國:脆弱的強權」(China:Fragile Superpower)中,形容中國政府為一個靠鼓動民族主義情緒來維持正當性的政權,雖表面強大,但實質脆弱。近年的何韻詩及周子瑜事件凸顯中國某些國民受到鼓動後,往往表露出一種激進剛憤的民族主義情緒,這些情緒把與達賴喇嘛合照、參加雨傘運動及揮動中華民國旗視為支持藏獨、港獨及台獨,完全不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