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

|共5篇|

湯若望與一眾傳教士,如何成就華人農曆?

每逢過傳統節日如新年、中秋、端午、冬節,人們都會忽然意識到農曆(又或者舊曆)的存在。其實我們認識的農曆也經過了不少歷史變遷,今天沿襲的版本,是由明代一眾外國傳教士如龍華民、羅雅谷、鄧玉函、湯若望所編纂,其中湯若望在清初更位至通政使,官至一品。

最人工的時間單位「星期」,為甚麼支配了你我的生活?

每逢年尾年頭,由聖誕到新年,假期一個接一個,很多人的時間感都會開始錯亂,分不清究竟是星期幾。「日」是地球相對太陽自轉,而「年」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對應月球的自然軌道周期;「星期」最沒有科學根據,卻大大影響我們的生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學教授 David Henkin,就在學術網站 Aeon 分析「星期」作為時間單位的社會意義。

時間之謎:「一週七天」為何主宰世界?

以「日」、「月」、「年」作時間單位,尚且有天文學的基礎,唯獨「星期」不符合自然,也不完全融入月或年。直至約 150 年前,除了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世上許多人沒此概念也如常生活,那為何「一週七天」如今卻是全球標準,主宰世界?歷史學家 David Henkin 的新書 ,就分析箇中演變和因由。

今夕是何年?耶穌降生年份推算有誤?

根據世上最廣泛應用的紀年標準「公曆紀元(Common Era)」,本年應為公元 2018 年。公元的訂立,源自西方信仰基督宗教的國家,以耶穌降生的時間「劃線」,救世主降生前的年份概作「公元前」,降生後一年則是「公元」的開端。假如依此計算,則代表人類在公元曆法上,正經歷第 2,018 個年頭。然而,若參照歷史文獻,不少證據均顯示,前人對耶穌降世的推算有誤,故現時的 2018 年,並非真正的 2018 年。

要與西方接軌,明治從「時間」開始

回首明治的歷史,改曆一方面是日本 20 世紀初所經歷的造國運動之一。明治 5 年 11 月 9 日,日本政府在毫無事前通知下,廢除既行的太陰太陽曆,改用西方的太洋曆,翌年發行的曆表中所記的年份是「神武天皇即位紀元二千五百三十三年 明治六年 太陽曆 東京時刻」,其以東京為代表,置於西方基督信的紀元年份計算中,但卻換算成日本天皇的政治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