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人工的時間單位「星期」,為甚麼支配了你我的生活?

A+A-
圖片來源: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每逢年尾年頭,由聖誕到新年,假期一個接一個,很多人的時間感都會開始錯亂,分不清究竟是星期幾。「日」是地球相對太陽自轉,而「年」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對應月球的自然軌道周期;「星期」最沒有科學根據,卻大大影響我們的生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學教授 David Henkin,就在學術網站 Aeon 分析「星期」作為時間單位的社會意義。

很多評論人指出,過去的疫情令在家工作興起,模糊了平日和週日的界線,工作和作息融合在一起,令人難以掌握究竟身處星期幾。Henkin 認為這不足以解釋失落的時間感。因為通訊發達,早在疫情之前,其實已經有在家工作和週末工作。而且這種模式轉變,同樣顛覆了一日的生活節奏,但較少人會抱怨分不清甚麼小時。同樣地,疫情也擾亂了一年內很多重要日子,例如球季、友人生日會等等,但也較少人關心自己身處幾多號。

Henkin 表示,「星期」沒有天文和氣象的含義,只是從文化歷史而來的單位,經我們的日常習慣和儀式(rituals)鞏固起來。「星期」大概只有 2,000 年的歷史,在此之前,有些地方亦會以 7 天作為一個循環,但真正以日曆形式呈現的「星期」,是公元 1 世紀羅馬帝國的產物。羅馬占星傳統會把一個循環周期分為 7 日,每日代表一個天上星宿,例如星期一是月亮,星期二是火星等等。當時管治者在羅馬的行星周期上,加上猶太人的安息日傳統,制訂出曆法。

後來,星期成為了協調活動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單位,令商人和消費者預先知道甚麼時間和地點可以取貨,也方便商家盤點。這個商業周期未必需要 7 天;尼日利亞的蒂夫族(Tiv)人,就有一個以 5 天組成的時間單位 kasóa,意即「市場」。不過古代歐洲人按照原有羅馬曆法規劃商業周期,並將之傳遍到世界各地。到 19 世紀,美國的北部和西部急速工業化,多了薪水工人,星期六就不單單是一週之中最後的工作天,更加是出糧的大日子,也因此影響了消費和休閒習慣。

工人們會在假日換上最好的服飾出行,因此好衣服亦被稱為 Sunday best。 圖片來源:Paul Martin/Getty Images

後來,工業社會更講求規律,美國人愈來愈依賴一週 7 天的單位去安排活動。19 世紀初,現代學校制度成形,學生每個平日都要上課,需要以星期為單位來知道有甚麼定期活動(例如課堂科目、週會)。星期單位同樣影響當時中產家庭的家務計劃,例如星期一洗地、星期二洗衣乾衣等等。星期對於文娛事業亦十分重要,有些劇院只在每週一個特定日子公映,週刊也是每 7 天出版一次。這個模式也隨著全球化散播到世界各地。

當人們圍繞星期建構生活,它也成為我們認知時間流動的意識框架。可是到了 21 世紀,當資本主義模式改變,「24/7」成為新的工作和消費節奏,隨處可找到通宵經營的商店,人們用手機就可以輕易聯絡親朋戚友。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星期終究是人工產物,知名評論家雅羅辛斯基(Eric Jarosinski)就講過:「星期二總是一個宏大而失敗的社會實驗,一直都會是。」到底會否一直如此,Henkin 認為目前仍然未知,不過過去的疫情告訴我們,星期作為一套人工節奏和精神習慣,仍令人難以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