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大約接受 20 年教育,工作 45 年,到 65 歲退休享受餘下人生;三階段人生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不過人類預期壽命一直延長,香港一個 2020 年出生的男嬰,平均預期壽命 82.9 歲已算低估,超過 90 歲實在不足為奇。更漫長的人生,或者需要另一套活法。
改革
|共58篇|
經濟寒冬下的企業生存指南
危機當前,身為企業領導者該如何面對?紅杉提出了一個危機下的應對框架,這個框架經過多年淬鍊,在一些非常棘手的危機時刻下都被使用過,並且不斷改進至今。
紅杉資本:凜冬已至,繁榮時代已結束
全球最頂尖的創投,同時也是 Google、Apple、Aribnb 背後最大的推手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日前在內部分享會上發佈了一份名為「適應與忍耐」的報告,引起業界關注。
Moyashi:校規改革的漫漫長路
日本一名天生頭髮偏茶色的女性,因為高中時期被學校強迫染黑,導致身心受創,最後決定控告學校。經過幾年的審訊,大阪地區法院終於在 2021 年 2 月判決,一審裁定學校有過失,需要向該名女性賠償 33 萬日元。
戈爾巴喬夫拍廣告的原因
戈爾巴喬夫日前去世,享年 91 歲。談起這位末代蘇聯總統,你會想到甚麼?他頭上那紅色胎記,還是偉人或罪人的爭辯?相信有一些人會記得,他曾在蘇聯解體前化身成日本紅白機遊戲角色,又於 1997 年和 2007 年分別為 Pizza Hut 和 Louis Vuitton 拍攝廣告。一個前共產黨領袖為不同資本主義產物宣傳,於西方而言,箇中反差和資本主義戰勝共產主義的意味,也許是他成為流行文化象徵的原因。
解放軍學到甚麼?
中國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沿海進行軍事演習,回應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對於解放軍史無前例接近台灣的軍演,有軍事專家認為,中國主要是想藉此測試自己的軍事改革成果,以及協同作戰的能力。一直以來,久無實戰經驗,但努力向美軍現代戰爭方式學習的中國,正面對甚麼挑戰或局限?美國對中國軍事實力的瞭解又是否充足?
1911 年的六四:憲友會成立與晚清君主立憲夢
晚清時期,封建朝廷的腐敗無能,激起很多有志之士投身革命行列,其中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就希望以武力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而滿清政府最終亦於 1911 年的辛亥革命中倒台。不過,晚清末期,中國亦有另一股民主勢力,希望以憲制改革的方式,把滿清改造成類似英國、日本的君主立憲體制。1911 年 6 月 4 日,梁啓超等人就推動成立憲友會,是中國初代政黨。
香港培育的太平天國改革家:洪仁玕
香港培育過無數革命和改革志士,太平天國的干王洪仁玕,可算是備受忽視的一位。有別於其他太平軍領導層,洪仁玕雖則是洪秀全最早信徒,但曾經在香港接受基督教神學訓練、任教英華書院,重投太平天國後負責總理朝政,憑藉在港習得的西方知識,提出領先時代的改革中國方案「資政新篇」。
穆罕默德是社會平權改革家?(上)
塔利班剝奪女性工作、教育和行動自由,背後總是奉伊斯蘭教之名。宗教研究學者阿斯蘭(Reza Aslan)在著作「伊斯蘭大歷史:穆斯林的信仰故事與改革之書」卻指出,伊斯蘭教不總是剝削人權,穆罕默德在世時便推動過平權改革,把男女價值等同、允許女性擁有財產、賦予女性財產繼承權,甚至讓女性擔當政治及軍事領袖,徹底顛覆 7 世紀的阿拉伯秩序,甚至比 21 世紀的塔利班更開明。只是改革成果都被後來的保守伊斯蘭教士抹殺,繼而編成保守壓抑的伊斯蘭教法。
亞馬遜接班人,從貝佐斯的「智力陪練員」到坐正之路
7 月 5 日,亞馬遜成立週年紀念日,53 歲的 Andy Jassy 取代貝佐斯接任該公司行政總裁,而貝佐斯本人則於 7 月 20 日搭乘旗下 Blue Origin 的火箭上太空。這兩則消息,對亞馬遜股價或其 1.7 萬億美元的市值影響不大。市場的「不在乎」,或許證明了投資者現在對貝佐斯過去 27 年創造的公司機器十分信任。
亞馬遜新任 CEO,如何解決貝佐斯留下的「地球任務」?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在寫給股東的最後一封信中表示,希望改善亞馬遜作為僱主的聲譽。對於一家擁有逾 130 萬員工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一些投資者表示,考慮到該公司的全球規模和聲譽繼續受損的風險,這是一個需要全心全力投入的挑戰。
打破組織慣性、帶領豐田度過危機的兩大人物
每個公司在成立幾十年後,幾乎都會發生組織慣性,習慣用固定的模式做事。對於已傳承到第二、三代甚至歷史更悠久的公司,組織慣性更普遍,主要是後代不喜歡改變成功創始人的戰術與戰略。但不管是豐田英二或是石田退三,他們都在任內打破了組織慣性,開創新的戰術與策略。
方俊傑:醫官同謀 —— 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以為目光只聚焦在醫院在藥廠?電影告訴你,要真真正正一勞永逸,必須改變整個政治架構,透過選舉,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才有望撥亂反正。由一場意外,一步一步推,推到去整個國家的最高領導階層。
靠一台健身器連賺十年,日本獨角獸如何從虧損地獄中翻身再起?(下)
2019 年度,MTG 淨損超過 260 億日元,但只花了一年時間就轉虧為盈,在 2020 年度以淨利 15 億日元作結,成為日本近年來反差最大的企業。2016 年危機爆發之際,松下剛抓住救命的最後一根稻草,試探大田能否重整經營。大田不忍看 MTG 漫無方向,便允諾協助並接下了會長一職。
在農田中央開超商,日本老米商的轉型之路(二)
除了抓住農家這片藍海市場,開展門市的策略也是米利(コメリ)另一個強項,讓競爭對手難以模仿。
VAIO 筆電重生記(下):找回 SONY 的 DNA
VAIO 已將企業電腦業務,發展成穩定的經營基礎,但電腦市場本身已無法預期在未來顯著增長。想要增長,就必須建立個人電腦以外的支柱。
無視暴政張狂,聯合國還可如何改革?
聯合國官方文件強調,以民主為聯合國核心價值,人民意志才是政權合法性來源。但正當全球民主倒退,人民意志屢遭鎮壓之際,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頻頻運用否決權,盡廢聯合國武功,眼睜睜看著暴政張狂。這個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究竟還有多少改革空間,以阻止暴行持續?
反叛而偉大的神學家:孔漢思
20 世紀其中一位最知名的神學家、倫理學家、哲學家孔漢思(Hans Küng),於今年 4 月 6 日在德國圖賓根逝世,終年 93 歲。他留下超過 50 本著作以及無數文章,在早年狠批羅馬教廷和天主教教義,到後期成立全球倫理基金會,希望尋找一套跨越各個宗教的倫理規範。現在就讓我們回顧孔漢思的傳奇一生。
一句歌詞,成為跨世代的抗爭動力
今年白羅斯的反獨裁示威,人民無懼血腥打壓,堅持走上街頭奮戰多個月,示威者對民主的追求,引來全球關注。在這場示威浪潮中,很多年輕示威者高唱一首名為「我要變革!」的歌曲。這首歌是已故蘇聯韓裔搖滾巨星維克多崔(Viktor Tsoi)的作品,他本身也是很多前蘇聯國家的年輕人心目中的精神領袖。
地獄朝鮮不再?慢改的韓國職場文化
韓國職場以深受儒家文化影響著稱。要求定期免費加班、上司下班前沒有人敢離開辦公室、前輩對後輩刻薄粗魯等等,或是人們長期以來對當地辦公室文化的印象。不過,曾著書探討韓國社會及職場文化的記者 Frank Ahrens 認為,隨著 X 世代以至千禧一代嶄露頭角,甚至成為公司管理層,他們正認真看待這些僵化的企業體制。今天,韓國不同財閥家族中,已有約 130 名 50 歲以下的子女晉身高層,當中更有 3 人成為會長。新一代企業領袖開始接掌公司,為固有職場文化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