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而言,「數碼龐克」抑或「後數碼龐克」都是概念工具,重要的是如何捕捉時代的變遷,又如何轉化成文字和影像。從美國到日本再回到美國,由先鋒文學到大眾文化,由逆輸入美國的日本九龍城,再到文化懷舊式的重製,數碼龐克一直在不同人手中變化著。
社會
|共99篇|
鄭立:香港版陞官圖,會不會是政客要貪贓才能夠投靠政府發大財?
所以看「陞官圖」,其實比玩更加有趣。它與其說是「大富翁」之類的輕桌遊,不如說是「生命之旅」或者「現金流」等人生遊戲的古代版。雖然不好玩,但只要看它,就能夠理解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生態,而且是非常具現立體的圖像資料庫,不是難以立體化的文字,故此這東西其實是很有價值的。
伍常:香港教育,撥亂反正
教育是智力、品德、情趣和創意的培養。教育就是誘導學生發現自己,學生解放性情之後,才可以講學問,求真理,否則只會培訓一群專事弄虛作假的齷齪小人。
千年以來,為何總有人希望禁賀聖誕?
君士坦丁大帝時代的羅馬教會,由公元 336 年起正式將聖誕節定於 12 月 25 日。今年受武肺疫情影響,多國政府實施不同限制措施,令群眾無法像以往一樣熱鬧慶祝。不過,要群眾放棄歡度佳節並不容易。牛津大學近世神話學博士 Tim Smith-Laing 就在「經濟學人」生活雜誌 1843 撰文指,聖誕節選定的日期,本身已決定了其狂歡性質,昔日不同國家想禁止,亦禁之不絕。
重視 ESG ,以病人為上的日本藥廠(下)
衛材行政總裁內藤晴夫表示:「近年來,雖然開始在製藥業聽到『以病人為中心』這句話;但能像我們一樣,實踐此定義的應該還是少數。」公司明確告知員工和股東,若能滿足病患,業績亦會隨之而來。公司不是只貼近病患,為社會做出貢獻而已,最終也要以收益為其目標。
研出阿茲海默新藥,卻重視 ESG 甚於股價的日本藥廠(上)
由日本藥廠衛材和美國生技業者 Biogen 共同開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 Aducanumab,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公佈受理核准申請。消息一公開,兩家公司股價分別上漲 15% 與 12%。對抗阿茲海默症這個人類的共同敵人,露出了一線曙光,讓投資者的期待高漲。比股價更亮眼的,是衛材獨特的 ESG 文化。
從視像會議虛擬佈景,回顧佈景攝影的時代
疫情下視像會議頻繁,但在家工作的大家未必希望房間入鏡,應用程式內置的虛擬佈景就派上用場。史丹福大學藝術史學家 Kim Beil 教學時發現,學生選用的佈景千奇百怪,令她聯想到 19 世紀流行的肖像攝影,當時人亦喜歡以油畫佈景拍攝,究竟背後心理與今日是否相同?
Moyashi:日本、歧視、還有那被炎上的 Nike
日本的「歧視」是戰後社會的系統性呈現,無論你在運動場上拿多少個獎盃,都不代表你能被「主流社會」接納。外國人還是混血兒都只是標籤的一種,即使你父母是純正的日本人,若你是個 50 歲的獨身女性派遣員工,對於「日本主流社會」來說,你仍是個渣滓。
疫情日本:令人窒息、令人尋死的社會
日本第三波武肺疫情隨冬季而來,再度勾起酒吧老闆村田裕昭對社會「同儕壓力」的恐懼。在政府呼籲市民大眾在疫情期間要自我約束(自粛)以來,民間開始出現「自肅警察」,自發懲罰他們認為不守規矩的人及店舖。據「日本經濟新聞」專文報道,疫情加劇當地集體監察傾向,社會氣氛愈來愈令人窒息。
武漢肺炎引發的全球貧窮浪潮
防疫是一門跨學科的學問,包括經濟學。武漢肺炎令很多社交活動停頓,為各行各業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包括航運、旅遊和娛樂產業,有些政府削減福利,令貧者愈貧;很多人失去工作,加入貧窮人口之列。英國「金融時報」的專題報道就指出,2020 年將錄得 1990 年代以來,首次全球貧窮人口增長。
武肺「麥路人」:為露宿問題的社會成本算帳
武漢肺炎導致經濟停頓、失業率暴漲,很多人因無法負擔高昂租金而無家可歸,但問題總是不被政府所正視。有澳洲學者綜合全球各地研究,警告露宿問題衍生的社會成本非常高昂,超出提供住宿的公帑開支,並呼籲各地政府必須對症下藥。
伍常:三權分立與公義
作品令我們不得不反思:當社會的「發展」去到一個地步,連一般收銀都不想收到一毫子的時候,是否真的代表著它已完全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呢?還是我們可藉著眾人的力量,把看似已被人忘掉,甚或唾棄的一些來自舊社會(前殖民地)的舊東西(英女皇頭像一毫子),以別開生面的方式重新包裝呈現於觀眾眼前,從而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日本獨有】無罰則的政策,可禁絕路上低頭族?
不施以任何懲罰,也可禁止行走的低頭族「累己累人」嗎?在日本大和市車站,職員拿著旗幟,白底紅字標明「禁止行人在走路時使用智能電話」。BBC 新聞引述地方官員稱,該措施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有望取得成功,全因日本「怕麻煩人」的傳統觀念。
Moyashi:華氏 630 —— 香港燃燒的溫度
2020 年 6 月 30 日,初夏的夜裡熱得有點心寒,下午 11 時 03 分,香港「國安法」正式刊憲。公共圖書館將政治不正確的書下架,白紙也成為顛覆政權的兵器。失去言論自由的世界裡,思想成為原罪 —— 華氏 630 度,城市冒著火光,這就是香港燃燒的溫度。
方禮倫:香港,我的家鄉 Thinking of Home
好的英文文章,要看細節。作者要表述的心情、立場、角度,全在此等細節中。
包大人:國安法 —— 有沒有心機做好公關?
可是我們這個特首和其他高官,只懂得機械式重複北京提出的口號,在所有報章電視電台賣廣告,交功課般只有形式而沒有內容。
陶傑:一膝蓋天下
全世界只看見一個美國白人警察的那個膝蓋。一膝蓋天下,這個世界,整個畫面,比那個明尼蘇達州的警察膝蓋大億萬倍。
鄭立:人係點嚟 —— 除了坐監,疫病亦會令人生更精彩
這遊戲的社會要進步,就必須從盛平走進亂世,才能夠重生,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社會。如果一直維持盛平,雖然繁榮,但也代表社會僵化以及不同的腐敗,社會只會停滯不前。
極權支持者:獨裁國度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在某些獨裁國家,無論政府如何貪污舞弊,軍隊如何屠殺人民,貧富如何懸殊,人民連上網的自由都沒有,依然會有一群真心擁戴政府的人。有學者就用為人熟悉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來解釋支持者對獨裁者的情意結。
【Soul Chill】嗎哪餐廳:免費派飯的老闆,不願領糧的員工
飲食行業本來就辛苦,要兼顧社福工作更是不易。一年前,方達賢(Leo)在觀塘翠屏道浸信會內開設名為「嗎哪餐廳」的社區飯堂,聘用戒毒、復康人士為員工,並利用餐廳賺得的盈餘,向無家者及基層人士提供實惠甚至免費的無味精健康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