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畫的一本向外國人介紹香港的書,目標讀者絕對不會是香港人本身。他萬萬沒有想過半個多世紀後,香港人會對這繪本有興趣,自己連同這堆手信會被重新打包,抬回「IN」的門口裡。
六十年代
|共4篇|
【「從前,有個香港」編後記】重新發現,還原香港
已故捷克畫家 Miroslav Šašek 於 1960 年代繪製的「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繁體中文版今夏首度面世。打從一開始,我們製作團隊便抱著「再不出版,便無機會」的決心,編輯這本逾半世紀前的繪本,但過程一波三折,更發現英文版時空錯亂。為真實呈現 60 年代的香港,我們肩負起「光復」歷史的使命,無異於走了一趟時空穿越的考古之旅。
鄭立:2020 年的香港與 1965 年的香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
對我來說,看這本書可以讓我代入 60 年代一個第三者觀察到的事物,去感受現代香港的幼年期。畢竟照片、紀錄片能記錄的,是眼睛能看到的東西;繪畫記錄下來的,卻是內心看到的景象吧?
【「從前,有個香港」序】陶傑:1965 年的另一個香港
當香港又一次處於波濤洶湧的歷史十字街頭,每一個香港人在心情凝重地踏出下一步之前,若還肯駐足回顧,這本畫冊裡,都記錄了三代人的曾經。如果你是香港人,凡有心的,都會撫思再三,都會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