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當所謂的「從前」其實是現在式

A+A-
圖片來源:「從前,有個香港」

雖然筆者在 CUP 寫專欄,但「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出版的時候並沒有甚麼興趣,也沒有命令要求寫鱔稿之類。宣佈書展取消的時候,更是心想他們應該收不回成本,可憐哪,到總編大人的 Facebook post 施捨個 like 吧。豈料今天會賣到第三版,不只超越了小眾的興趣玩意,還算是本暢銷書。

扉頁上有一幅作者的自畫像,他手拿一本畫簿,從寫著「IN」的門口走進去。尾頁有作者另一張自畫像,見他挾著原來的畫簿,從寫著「OUT」的門口出來,但裝扮換成唐裝草帽,拿著一堆行李手信,還拖帶一條龍。作者畫的一本向外國人介紹香港的書,目標讀者絕對不會是香港人本身。他萬萬沒有想過半個多世紀後,香港人會對這繪本有興趣,自己連同這堆手信會被重新打包,抬回「IN」的門口裡。

書本尾頁有作者另一張自畫像,他挾著原來的畫簿,從寫著「OUT」的門口出來,裝扮換成唐裝草帽,拿著一堆行李手信,還拖帶一條龍。 圖片來源:「從前,有個香港」

這個 60 年代的香港,絕大多數的讀者都沒有經歷過,所以狹義上的「鄉愁」無法解釋暢銷的現象。然而廣義上的「鄉愁」和實在的過去並沒有必然關係,反與身份認同及外在環境變化相互動。是因為你失去了,所以才會產生去尋根的念頭;但你連自己失去了甚麼也不太清楚,所以才會回到連自己都不存在的時代裡尋根;奈何從分裂的現在追溯回去,只會尋得分裂的過去,所以屬於群體的根,大多都植於想像中。

圖片來源:「從前,有個香港」

當代的文化身份是一幅破碎的砌圖,大眾高速流失「自我」,又急於創造符號來裝備自己。美國文學學者 Svetlana Boym 在其著作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中,評「侏羅紀公園」是美國影視文化中的鄉愁表象,因為新興國家的美國沒有民俗傳說,也沒有屬於自己的神話,在現代科學發展的核心價值回溯,考古學就取代了民俗學。沉睡在百萬年地層下的恐龍,成為屬於美國的遠古眾神與怪物,螢幕上的巨大復活蜥蜴也是另類的問米,填補了「傳說」與「歷史」之間的狹縫。

你不會把這本繪本當成歷史書,這些圖畫是一個流浪的捷克人在香港暫居時,憑印象畫出來的。然而正因為其不嚴謹,才有想像的空間,才可以成為鄉愁的土壤。在支離破碎的當下,我們渴求過去他者的視覺。因為透過「他者」眼裡模糊的倒影,我們可以自由且安心地拼砌理想的自我像。並因為擁有了物質的憑據,所以可以告訴自己,這個表象是可信的。

英文書名是 This is Hong Kong,中文卻翻成「從前,有個香港」,那個時候的現在陳述成為了過去式,這雙對倒式的書名卻點出了鄉愁的時空二重性。現在即過去,過去卻屬於未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